“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中非关系及其相关法律问题”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召开

[探索] 时间:2024-04-24 17:02:0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32次

原标题:“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中非中非中非关系及其相关法律问题”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召开

2020年10月31日,由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和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合作“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中非关系及其相关法律问题”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召开。这是论坛云南大学“构建更为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系列研讨会的第三场研讨会。研讨会围绕“中非合作论坛的框架开成就、问题与前景”“百年大变局下的下的相关学召中非关系与中、非自贸区建设”“中国的关系非洲法研究与中非法律合作”三个议题展开。来自外交部、法律商务部、问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会、研讨中国非洲研究院、中非中非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合作湖南省委外办、论坛云南省委外办、框架开上海社会科学院、下的相关学召北京大学、关系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和云南大学等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30余人出席研讨会。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党委书记张永宏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云南省委外办夏剑锋副主任在开幕致辞中回顾了云南省与非洲国家较为深厚的历史渊源,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云南与非洲国家在政治、经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旅游等方面开展的友好合作,目前云南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夏剑锋副主任强调云南希望能够全面参与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六个方面的建设,为落实中非合作“八项行动”贡献云南力量,希望能够承办“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中非友城大会等,加强与非洲国家在政党干部培训、民族团结和摆脱贫困等方面的经验交流,承建中国-非洲国家境外经贸合作区,参与非洲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在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合作,开展多层次的人文交流来进一步促进云南与非洲国家的民心相通,不断扩大云南国际朋友圈,提升云南企业国际化水平。

云南大学常务副校长李晨阳研究员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云南大学国际问题研究的历史与进展,分析了云南大学非洲中心的发展情况,指出未来的发展应该突出优势,做到人无我有,做真正的学术研究,服务国家战略,同时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并期待与会专家给予更大的支持。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了相关讨论,主要内容如下:

中非合作论坛的成就、问题与前景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黄昭宇研究员主持第一节的发言讨论。他认为,研究中非关系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要立足于现实但是又不能局限于现实,必须要有一些前瞻性的思考。

中国政府首位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大使以《从亲历中非合作论坛进程看其成就、挑战与前景》为题做了发言。刘贵今大使结合自身外交实践,从亲历者的角度讲述了中非合作论坛的源起和发展现状,全面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认为中非合作论坛取得突出成绩的主要原因:一是中非关系和合作的历史基础比较好,二是中非合作论坛充分尊重双边合作意愿,中国始终平等对待非洲各国;三是从一开始就贯彻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舒展大使以《中非合作论坛非洲方始终有着主动性》为题做了发言。他首先简要分析了外国学术界近年来对中非合作论坛的看法以及对中非双方动机和实践的认识,随后将中非合作论坛与非洲同其他域外合作伙伴的相关论坛(非洲+1,或“多对一”)进行比较,认为非方始终比较积极参与并发挥一定的主动性,这是中非合作论坛能够不断完善、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中非合作论坛能够真正做到共商、共建、共享的重要原因。

湖南省委外办叶劲松副主任以《深耕对非交流与合作 打造中非合作新高地》为题做了发言。他认为中非合作论坛启动以来,湖南省与非洲国家在政治、经济、卫生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都实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2019年6月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举办的规模和产生的效益远超预期,促使湖南积极探索对非合作成功经验、成立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和建立对非经贸合作的长效机制,努力成为中国面向非洲地区开放的先行区和桥头堡。与此同时,他也认为还存在中非贸易投资结构不均衡、对非合作的外部环境较为复杂和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未来将进一步完善贸易机制,加速在农业等优势产业领域开展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促进人员往来、技术交流与抗疫合作。

百年大变局下的中非关系与中、非自贸区建设

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春研究员主持第二节发言讨论。他认为,上海进博会未能给与非洲国家特殊关照的有关问题可以考虑在中非经贸博览会解决,此外还应当注意“易货贸易”、“泛非动力变化”的有关问题。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袁晓慧研究员以《非洲大陆自贸区对中非经贸合作的影响》为题做了发言。袁晓慧研究员简要梳理了非洲大陆自贸区谈判进展和主要内容,从非洲大陆自贸区谈判的三个主要阶段(服务贸易谈判阶段、投资协定谈判阶段、电子商务谈判阶段)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对中非经贸合作的影响。认为中非之间签署自贸协定的难度较大,中非经贸合作应更多地以中方的优惠为主,积极支持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李开盛研究员以《百年大变局下“一带一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埃塞俄比亚为例》为题做了发言。李开盛研究员从个人对埃塞长期的跟踪调研出发,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埃塞的经贸发展,从个案为出发分析了中非经贸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并探讨了中非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从“大写意”到“工笔画”还将面临一些挑战。

湖南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陈晓红教授以《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为题做了发言。陈晓红教授特别强调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中非经贸博览会与中非合作论坛的关系,从6个方面同与会代表分享她对中非经贸博览会的看法,一是建设理念,二是如何运作,三是建设什么样的机制内容,四是如何让大众了解非洲,五是如何传播中国,六是如何加强部门间的协调。

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卢凌宇教授以《中非经贸往来与中国国际金融能力建设》为题做了发言。卢凌宇教授从中国的国际金融能力出发谈中非关系,他首先分析了国际金融能力的具体定义,将国际金融能力获得渠道分为制度化渠道和非制度化渠道,制度化渠道又分为人民币的国际储备和人民币的国际投资,中国国际金融能力在非洲的表现包括贸易、投资和援助三个渠道,卢凌宇教授用大量的数据印证中国在非洲构建国际金融能力的现状。

云南大学非洲中心博士后卡斯以《论非洲自由贸易区的整合、挑战和影响》为题做了发言。卡斯以非洲人的视角对非洲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非洲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外部冲击和内部挑战仍然十分巨大,非洲经济对外依赖性仍然很大,非洲内部区域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仍然很强,非洲国家之间的产品结构趋同、竞争激烈,非洲国家之间和区域组织之间的协调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非洲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还任重道远。

中国的非洲法研究与中非法律合作

湘潭大学中非经贸法律研究院院长、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副会长洪永红教授主持第三节发言讨论。作为中国非洲法研究的拓荒者,洪永红教授亲历了中非法律合作的整个过程,分析了中非合作论坛-法律论坛没有能够按时举办并继续下去的原因。

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安山教授以《非洲历史上的法律观念》为题在线上做了发言。李安山教授首先从历史的视角梳理了非洲法律研究的情况,认为西方历史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社会史的角度介入殖民时期的非洲法律研究,并将法律作为文化体系或社会史的一部分进行研究。随后李安山教授从“殖民统治建立前”“与殖民者接触后”“殖民统治时期”三个阶段对非洲法律进行详细的分析,认为殖民统治对非洲人民的主权意识、法律观念、法律制度和执法人员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殖民统治时期的法律制度对宗主国侵占非洲财富、使用非洲劳力和树立殖民权威有直接关系;当代非洲法律是一种混合法,被不同宗主国统治过的国家情况更复杂。最后李安山教授提出了相关研究议题:奴隶贸易时期的法律与贸易和原始积累之关系、19世纪的法律谈判与殖民地边界的确定、非洲习惯法的非正式有效性、法国四个领地的法律建构、英国皇家殖民地的法律建构等。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夏新华教授以《中国非洲法律文化研究的学术史》为题做了发言。夏新华教授首先对非洲法律文化研究进行了一个学术史梳理,介绍了国内非洲法的研究,尤其是近二十年中国在非洲法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随后对当前国内非洲法律研究出现的困境进行了简要分析,对如何在未来加强非洲法律研究提出了几点思考,认为应该将非洲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纳入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材,以填补在法律教育中的非洲法空白。

中国非洲研究院非洲法研究中心主任朱伟东研究员以《非洲大陆自贸区的法律挑战》为题在线上做了发言。他介绍了非洲大陆自贸区的相关法律制度的背景、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认为当前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是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标志性成果,并进一步分析了非洲大陆自贸区框架协议的10个附件内容。同时,他认为当前非洲大陆自贸区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作为非洲大国的尼日利亚目前仍未签署非洲大陆自贸区的框架协议;二是非洲大陆自贸区还面临制度不完善的困境;三是作为非洲大陆自贸区优先发展的服务行业,其服务的承诺表仍然没有明确,严重制约了服务贸易方面的发展;四是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还面临主体协调的困难,包括成员国之间的协调困难、成员国与共同体之间协调的困难和共同体之间的协调困难等。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李伯军教授以《21世纪中国对非经贸投资的国际法保障》为题在线上做了发言。李伯军教授对中国对非经贸投资的历史做了简要梳理,将中国对非经贸投资面临的风险分为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市场风险三大类。认为当前中国对非经贸投资国际法保障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一是相关企业缺乏对相关国家法律现状的了解及发展动态的跟踪调查,二是现有的国际法律框架存在不健全和滞后于中国对非经贸投资现实发展的问题,三是缺乏解决相关中非经贸投资法律纠纷的双边解决机制。为此,李伯军教授认为,在21世纪,为了确保对非经贸投资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中非之间应积极利用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非命运共同体机制等推动双方法律合作进一步发展。

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贺鉴教授以《中非法律合作与构建中非自贸区的相关法律问题》为题做了发言。贺鉴教授从中非法律合作的缘起与发展、构建中国—非盟自贸区的重要意义、构建中国—非盟自贸区面临的法律难题、中国与非盟合作构建自贸区的法律进路等四个方面展开发言。贺鉴教授指出,湘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中国法学会为推动中非法律合作做出了重大贡献;认为中非法律合作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构建中国-非盟自贸区既可以有效应对全球经贸治理困境,又可以继续深化中非双方经贸合作;但中国和非盟构建自由贸易区面临来自几个方面的法律障碍;中非双方需要携手克服中非自由贸易区构建中的法律挑战。贺鉴教授认为,中国与非盟合作构建自贸区应确立共商共建共享的价值理念并予以法治化,应当进一步加强法律合作并努力调和相关规则冲突,可适当参考“中国-东盟”自贸区法律模式,在此基础上探索创建“中非+X”自贸区法律模式。

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梁益坚副研究员主持了补充发言阶段的讨论和闭幕式。在补充发言阶段,刘贵今大使回答“中国对非政策能否做到‘一国一策’”的问题,认为非洲国家千差万别,当前中国对非合作战略不可能用一种政策就包治百病,也不能用一条政策去划线要求,肯定会根据非洲国家的具体情况来开展合作。中国当前虽然是大国,但还不是真正的强国,要从多方面来推进中非合作,特别是要加强对非研究工作。

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贺鉴教授做了会议总结。贺鉴教授认为本次研讨会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政界与学界、务实与务虚的有机结合。作为资深外交官,两位原驻非大使结合自身经历分析了中非合作论坛与中非关系的有关问题。云南省外办和湖南省外办领导分别从边界省份和中部省份的视角探讨了如何参与构建更为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与会嘉宾们都认为中非合作论坛、中非自贸区建设、中非法律合作对于推进中非关系和构建更为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大部分与会嘉宾认为,当前不应对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持过分乐观态度,应谨慎对待。为了进一步推进中非法律合作,必须十分重视非洲法入教材和进课堂的问题,中非合作论坛和中非关系的发展都必须重视相关机制建设,特别是中非经贸投资关系更加需要法治保障。最后贺鉴教授代表云南大学非洲中心对与会代表和会务组成员表示诚挚感谢。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