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用舞姿传递精神 以当下回望历史

[娱乐] 时间:2024-04-16 11:59:4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2次

原标题:海南周刊 | 舞剧《永不消逝的海南回望电波》:用舞姿传递精神 以当下回望历史

文\海南日报记者 昂颖

1月13日至15日,由上海歌舞团演绎的周刊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海南省歌舞剧院连演三场。这也是舞剧舞姿2022海南岛春季国际艺术展的一个单元。

高度凝练的电当下舞剧叙事、唯美的波用意象表达、灵活写意的传递舞台布景和谍战的紧张悬念,把观众带回惊心动魄的精神上海解放前夕,再现了我党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历史、可歌可泣的海南回望英雄形象。

演员手里的周刊围巾都饱含深意。

舞剧《永不消逝的舞剧舞姿电波》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烈士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在尊重史实的电当下基础上进行大胆创作。因其融合了青春色彩、波用红色记忆、传递浪漫情怀、精神谍战氛围等元素,在艺术上有着明晰的追求和鲜明的突破,该剧自诞生以来,获得了众多观众的追捧,是叫好又叫座的红色题材主旋律舞剧。

唯爱与信念永存

“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每当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落下帷幕之际,这句“电波口号”,总能感动在场的每一位观众。人们不会忘记,在革命历史上,有这么一群革命者,他们紧张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置生死于度外。他们又是一群普通人,有家庭,也有柔情的一面……

婉约优雅的“旗袍蒲扇舞”。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该剧时长约两小时,分上下半场,从主人公李侠与兰芬假扮夫妻在上海潜伏开始,在长达12年的岁月里,谍影重重,李侠二人时刻提防冷枪暗箭,与敌人斗智斗勇。在革命斗争中暗生情愫,最终结为革命伴侣。1948年12月30日,在发送出最后一份电报后,李侠被捕,于次年牺牲,距离上海解放仅20天……

这部剧将传统舞剧和现代影像手法完美结合,演员用无声的语言精彩“讲述”了一段段催人泪下的故事。剧中一段缠绵又温情的“回忆双人舞”,将李侠与兰芬的感情通过细腻的肢体语言娓娓道来,把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相爱,将革命友谊转化为革命爱情温暖而浪漫地展现在舞台上。

“正是带着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促使李侠的信仰更加坚定。”李侠的扮演者、著名舞蹈演员王佳俊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虽然李侠与兰芬经历了时事艰难,经历了内心煎熬,然而在他们心中,信念从未有过动摇,理想之光从未黯淡,因为他们相信,“天,快亮了。”

用舞姿传递叙事美感

作为一部爆款红色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巧妙地运用空间的变化、大胆的设计和敏感的捕捉,完美展现了当代舞蹈美学创作的匠心精神。其中广为称道的群舞,便是婉约优雅的“旗袍蒲扇舞”。

演员用无声的语言精彩“讲述”了一段段催人泪下的故事。

伴着《渔光曲》的旋律,一个个身着旗袍的女子缓缓走出,手摇竹蒲扇,轻盈起舞,和背景板上隐隐勾勒的石库门建筑线条呼应着。她们不仅舞出了上海弄堂里的烟火韵味,也使得女性革命者的柔婉之韵与男性革命者的刚健之风交融成一种刚柔相济的奇妙意象。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一个节奏紧凑、环环相扣的谍战故事,不但长于抒情,而且能够更好地叙事,为舞者拓展了表演的空间。比如,撑着黑伞的黑衣人往来于街头,身着浅灰长衫的李侠穿梭其中,这一情景作为重要渲染多次在剧中出现,而每一次都带有不同的戏剧任务。再如,黎明前的黑暗,共产党人面临的情势极其危急,通过舞蹈中蕴含的紧迫节奏、压抑情感来呈现这一氛围,其中主人公交接情报、躲避追踪等细节甚至达到了电影特写的效果。

与传统的舞剧线性时空逻辑叙事的方式不同,《永不消逝的电波》大量使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通过倒叙、插叙、闪回、平行等叙事手段,巧妙地钩织对比性、复合型舞台艺术时空,构架起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让观众产生了“看电影大片的即视感”。

“当我遇到兰芬这个角色之后,我对舞美有一种全新的理解和定义。舞美不仅在于形式,更是一种力量,应该是道德精神的象征,是伟大而崇高的生活。”兰芬的扮演者朱洁静表示,“舞者要把这种崇高和伟大融入舞蹈中,回归到人物的生活中,让感人至深的角色‘跳’进观众的心里,让观众产生共鸣。”

通过青年人的眼睛回望历史

自2018年12月21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试演以来,“电波”热迅速席卷全国。许多剧迷自发多次刷剧,有不少“90后”“00后”的“电波迷”,这是主创人员没有料到的。

演员以婉约优雅的旗袍舞出上海弄堂里的烟火韵味。

“《永不消逝的电波》犹如一粒种子,剧组每个人关心呵护着它,慢慢拔节孕穗、开花结果,直至香飘四溢。”该剧制作人陈飞华表示,每一个动作、每一场情绪、每一次走位、每一幕布景,都经过创作团队反复构思,精雕细琢,执着付出。从以总编导韩真、周莉亚,作曲杨帆,服装设计阳东霖为代表的主创团队,到演员王佳俊、朱洁静、侯腾飞、王景等,基本都是“80后”“90后”青年,“我们想通过当代青年人的眼睛去回望这段历史,塑造出舞剧特有的英雄形象。”

“只有平凡真实才能打动观众,才能和观众产生共鸣。”王佳俊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排练期间,他们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学习同题材的影视作品,走进红色教育基地采风。简单朴素的家具,嘎吱作响的木质楼梯,不足两平方米的小阁楼……在参观李白烈士故居时,王佳俊感触很深,“这样的环境让我对角色的塑造有了很具体的想象空间。小阁楼仿佛是李侠的战场,发出了无数封重要情报,直至他抱定必死的信念在那里发完人生的最后一封电报。”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一部爆款红色舞剧。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表达,植根于最素朴的生活、最平凡的人民。每一种演绎都基于我们对角色的最真实理解和解读,当舞者真正有了感受,便会有表达的冲动和激情。”朱洁静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剧中兰芬手中反复出现的蒲扇道具,即使它发黄了、开裂了,她依然舍不得更换。“这个物件代表一个时代,代表那个时代的普通女性,极具烟火气和质朴感。我认为它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舞蹈道具,而是角色的一部分,让我找到了角色的灵魂,通过肢体语言呈现出那个时代普通女性应有的姿态。”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南日报记者李天平摄(昂颖)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