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量下滑10%!2023年304家A股上市公司购买董责险

[综合] 时间:2024-03-29 00:35:5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36次

  董责险投保量经历三年连续激增后,投保在2023年首次出现回落。量下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保险业务团队最新发布的滑年《中国上市公司董责险市场报告(2024)》(下称“报告”)显示,2023年共有304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购买董责险投保公告,股上投保量较上年下滑10%。市公司购

  值得注意的买董是,自2020年3月新《证券法》实施以来,责险A股上市公司因为诉讼风险上升,投保主动购买董责险的量下比例越来越高。2020年公开披露投保董责险的滑年上市公司为119家,2021年投保公司增至248家,股上2022年再次增长至337家。市公司购

  董责险投保量为何回落?又出现了哪些新趋势?

  仅304家A股公司投保

  董责险全称为董事、买董监事及高管责任保险(英文全称Directors and Officers Liability Insurance,责险简称“D&O保险”),投保是以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及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一种职业责任保险,也是全球上市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董责险并非一项新险种,自2002年进入中国,至今已21年。但由于之前国内上市公司投保意识一直不高,董责险仍属小众险种。据安联全球企业与特殊风险公司(AGCS)介绍,董事高管责任险脱胎于美国法律,在美国的发展也最充分,投保率最高。受法律和诉讼环境影响,北美上市企业投保率居首;其次中国香港市场,上市企业投保率接近100%;境外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的投保率较高,民营企业投保率较低;纯境内上市公司投保率较低,在15%左右,尚不足20%。

  报告显示,购买董责险的上市公司数量在经历了三年持续快速增长后,在2023年首次出现回落。2021年董责险投保公司数量同比上升超过200%;2022年投保公司数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同比上升36%;2023年,投保董责险的上市公司数量同比下降10%,共304家。去除往年已经发布过购买董责险公告信息的上市公司,2023年首次发布购买董责险公告信息的上市公司共计174家。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律师王民博士表示,过去几年因为新《证券法》所确立的“中国式证券集体诉讼制度”大幅提高了A股上市公司及其董监高的诉讼风险,以及康美药业等案件的司法实践唤醒了上市公司对董监高的责任风险意识,因此上市公司对董责险的购买需求显著上升。

  2023年上市公司计划投保董责险的数量与去年相比略有回落,一方面是因为前期典型的虚假陈述案曝光已经过去一段时间,市场对证券诉讼风险上升的反应逐步消化,需求减弱或放缓;另一方面是董责险非强制保险,主要依赖上市公司的主动风险管理意识。此外,考虑到今年实体经济发展的挑战也有上市公司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

  保额有待提高

  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公司购买董责险数量遥遥领先,占比超六成。紧随其后的行业依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与上一年大体相同。

  从地域分布来看,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是购买董责险的主力,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位居前五,排名略有变动。

  报告还提到,2023年购买董责险的上市公司中,民企占据多数,占比近75%,中外合资(含港澳台与境内合资)占比10.5%,国企占比4.6%,外商投资(包括港澳台投资)占比10%。相较往年,2023年外商投资董责险投保量占比明显上升,其他企业类型占比变动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董责险保单限额仍待提高,选择5000万元至1亿元人民币保额的上市公司占大多数。王民举例称,2023年12月26日中国证券集体诉讼调解第一案泽达易盛案成功调解,7000余名科创板投资者获赔2.8亿元,而泽达易盛投保限额仅5000万元,若此案的调解结果经保险人事先同意,该保额远不足以赔偿投资者的全部损失。

  王民说,考虑到日益上升的投资者索赔风险,建议A股上市公司应考虑购买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保单限额。“这也说明董责险投保实践的发展受到投保公司与承保主体对法律风险认知水平差异的影响,风险教育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报告进一步指出,影响A股董责险市场发展的最主要挑战是缺乏公开理赔案例、客户投保意愿不强及客户决策流程复杂;其次是保险市场不理性竞争。此外,专业人才不够、保单条款复杂晦涩与市场费率水平不足也影响了董责险市场的发展。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