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院士汪品先的“老人与海” 正文

院士汪品先的“老人与海”

[热点] 时间:2024-03-29 05:38:2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82次
3年前,老人与海82岁的院士他随深海勇士号在南海三次下潜至1400余米处;2021年上半年,他在同济大学设立关于科学与文化的汪品公开课,场均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过十万;去年底至今,老人与海他先后入驻两个视频平台,院士做短视频海洋科学科普,汪品粉丝量、老人与海点赞量过百万人次。院士  汪品先的汪品办公室里摆设整齐,最多的老人与海是书柜,靠墙放了四个,院士挤不下的汪品书成堆摞在地上。书柜上有他年轻时的老人与海照片,清瘦挺拔。院士现在,汪品他的背弯了,走路要扶着后腰,银发梳平了还会翘起。有人比着他的样子,为他的短视频账号设计了一个头像:穿衬衫、背心,戴副眼镜,打黑色领结,我说你这是肯德基chicken老爷爷嘛?  3年前,82岁的他随深海勇士号在南海三次下潜至1400余米处;2021年上半年,他在同济大学设立关于科学与文化的公开课,场均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过十万;去年底至今,他先后入驻两个视频平台,做短视频海洋科学科普,粉丝量、点赞量过百万人次。  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在耄耋之年出圈了。  在互联网上的走红,让他多了几个称号,深潜院士、深海勇士、科普老顽童、最大咖位的UP主。有人把他的人生经历比作老人与海。  他把这些称号称为人设,他自认的唯一身份是院士后,年轻想做事情的时候做不成,老了该谢幕的时候反而要登场……别人是博士后,我是院士后。[page]  我的人生是倒装的  一点钟,睡满了半小时,汪品先从沙发上起身,叠好毛毯,和枕头一起搁在沙发角。去年他生了一场大病,入院治疗三十七天后,在人生的第八十四个年头,他头一次开始尝试午睡。同济大学给了他一间办公室,他就地取材,午睡就蜷在里间的沙发上。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翦知湣来敲门,告知他,十月起有五十天左右的马里亚纳海沟深潜活动,可邀请他。  我今年很困难,五十天太长了。汪品先说,年内,他要开未定数量的科学研讨会,要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写战略报告,还要作他自己的书。他因此婉拒,又惜惜地说:但很有吸引力。他反复强调,这不是身体上的问题,身体上他没有问题,这是时间紧张的问题。  要是深潜活动能安排到明年夏天就好了,翦知湣说。汪品先哈哈大笑:如果我还活着!  他在和时间赛跑。生病前,他的作息是晨八点半进办公室,晚十点半离开。病愈后,老伴勒令他休整,他就改到了晨七点半进办公室,晚九点半离开,早睡早起。但算起来,一天内还是工作14小时。每年的除夕夜,他早收工陪老伴看春晚,年初一至初三则给自己放三天假,挑一座历史名城去旅行。其余时间,他参加工作后的六十年间是一致的,几乎无休。  再过两个月他就八十五周岁了,高龄是紧迫感的来源之一。另一方面,他在许多场合感叹过,年轻想做事情的时候做不成,老了该谢幕的时候反而要登场……别人是博士后,我是院士后。  1991年,五十五岁的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现在回想起来,那时还没有完成他认为值得称道的工作。转折点是在1999年,六十三岁的他作为首席科学家,随航了中国海区的首次大洋钻探航次,也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设计和主持的大洋钻探航次。他记得格外清楚,1999年2月12日,钻探船从澳大利亚西部起航驶向南海时,他在甲板上眺望,感到自己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地质学家了。  1955年至1960年,他在苏联莫斯科国立大学地质系学习。回国后,分配到华东师范大学的地理系。1972年,他随华师大海洋地质联队一同被合并到同济大学,到1975年终于建成海洋地质系。他在同济最早的工作是分析海洋样本中的钙质微体化石,以探明石油储藏状况。他说,那时候的科研环境与今天是大不一样的,尤其是海洋地质这样彼时冷门的院系,研究业绩无人问津,研究基金无处申请。他用饭碗在厕所淘洗化石样品,用一架不能对焦的显微镜观测。实验室是废弃的工厂车间,宿舍楼曾做过肝炎病房,装潢破败,外面有人行走,屋里的地板会吱吱响动。  系里有一本俄罗斯古生物学大全,汪品先据此鉴定出无数从中国近海获取的微体化石。要等到七十年代末期,大庆油田为解释储油层的河成砂岩,需要长江三角洲沉积模式作比较,同济的海洋地质才受到国内重视。  1980年,他近十年的化石研究成果被整理成文集《中国海洋微体古生物》,而后被翻译成英文版,在国际发行,中国觉醒了。法国一本学术期刊这样评价。  1985年,由各国出资执行的大洋钻探计划开始实施,计划在全球各海区采样、钻探获取岩心,以研究大洋地壳的组成、结构以及形成演化历史。汪品先立志要让钻探船前所未有地由中国人主导,开到中国海区来。厚积薄发十年后,他于1995年提交了中国南海的钻探计划书,参与各国竞标。1997年,该建议书在各国计划书中名列第一。  1999年3月初,在南沙海域,中国海区的第一口深海科学钻井开钻。而后,国内关于南海科研的呼声渐起。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正式立项南海深部计划,由汪品先牵头主持。  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南海做研究,一开始是我们和欧美国家的合作研究为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翦知湣说,一直到最近十年,也就是2010年‘南海深部计划’立项之后,南海的研究终于变成了以中国人为主导。  汪品先记得,1999年,南海第一筒岩心被取上甲板后,一位英国科学家问他,这一筒岩心,你等了多少年?汪品先答,三十年。  所以我总说,我的人生是倒装的。——我什么都可以慷慨,但时间不能慷慨。[page]  我是为海洋搞科普  最早,汪品先想当文科老师。  抗战期间,他的家人从苏州老家逃难至上海,父亲早逝,只有母亲顾家,小时候的日子清贫。他爱好写作,想在文学方面有点成就。高中毕业的志愿,他依次填了历史、中文、政治。  1953年,他得到公派留学的机会,先在北京学了两年俄语,1955年赴苏联留学。当时他的第一志愿是拖拉机制造,因为看电影时觉得开拖拉机很神气。第二才选的地质专业,响应全国的找矿政策。  在苏联莫斯科国立大学的五年里,他很快爱上了地质专业。  在海洋地质方面摸索了近二十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随团访问法国、美国,后又去德国深造一年半,见识到了各国的先进设备、实验室。一次晚宴,一位法国专家向他介绍深潜地中海的经历:漂亮极了,到处都是海百合,安静得没有一点声音。  那时候国内的海洋系可能连块舢板船都没有。汪品先震惊海洋科学研究的国际前沿之高深。  回国后,他开始在国内到处鼓吹海洋。他去开海洋科学报告会,门可罗雀,就在会后加映电影,吸引人来听讲。他在报纸上疾呼向蓝色世界进军:太空和海洋,就是人类应该关注的对象……人类对深海海底的了解,甚至还不如月球表面……  翦知湣1987年到同济大学读研究生,他回忆,汪品先邀请了瑞士、德国等国的教授来同济大学讲课,开办过两场古海洋学的国际讲习班。1989年,在汪品先主导下,同济大学又召开了第一届亚洲海洋地质大会,到会有中、日、韩、东南亚及欧美澳各国海洋地质专家130余位。此会议延续至今,已办过九届。  搞起面向社会大众的科普,是在2011年后。在《十万个为什么》出版六十周年庆的座谈会上,汪品先提意见说,书里怎么没有系统性的海洋分册呢?他们就说,那你来弄。我说,我来弄我来弄——我是为海洋搞科普——在以前,海洋学在中国是排不上号的。  汪品先任主编,现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黄维做他的副手,一道编写《十万个为什么》的海洋分册。黄维回忆,编写过程中,找选题最吃力,汪品先动员学院里的学生出建议,但大多选题都没有被他采纳。  汪品先说,有一回他去浙江开会,走过杭州湾大桥时,司机问他,这水为什么这会儿退潮?退潮之后水去了哪里?我说你这个题目正好!最终将题目收纳进书本。  在成书中,他还设置了诸如为什么加勒比的海盗名气最大?、为什么‘冰’也可以燃烧呢?、古代有潜水员吗?等问题,原则是必须写孩子会问的问题,而不是科学家会问的问题。  去年底至今,陆续有两个团队找他做互联网短视频科普,讲述的问题与《十万个为什么》类似,给我设计了一个卡通形象,要在网上推出来。他同意了。  视频里,他两手握拳放在腿上,偶尔手舞足蹈,对着镜头不紧不慢地说上几分钟,为什么阳光只能照到水下200米呢?、死海淹不死人,为什么叫死海呢?、海里的鱼会口渴吗?网友纷纷留言评论:汪院士,我是您网络大学的第一批学生!  在每一个视频末尾,汪品先都会加一句:如果你喜欢我的视频,就请记得关注,并且一键三连。我们下次视频再见!这些词汇原本是他的知识盲区,他说起来有一些磕绊,但他乐此不疲,只要是能促进大众化科普的事,我都做。[page]  科学与文化  我是个有点爱惹事的人。汪品先自我总结。  2005年的一场院士圆桌会议,13位两院院士、数十位科技人士及企业家在场,汪品先原计划宣读一篇学术论文,临场却当众批评起国内对院士的过分炒作,多一票选上院士就什么都会、什么都懂了,少一票就落选,就回家抱孙子去……这种做法站不住的,总要掉下去。  2000年至今,汪品先多次公开建议,国内或华人间举办的科学会议,要用汉语交流。他听说有的大学要将10%的课程设置为全英授课,便屡屡在会议上提出反对意见。有些所谓的国际会议,请了一个老外来,大家就都用英文围着他,实际上英文又讲得很蹩脚,他直言不讳,我觉得真是倒胃口。  翦知湣说,汪品先自身是一个多语言应用者,俄文讲得最好,英语次之,德语、法语也都能做日常交流。汪老师是出于科学创新、自主的角度,主张中国人不要只用英语去思考科学问题。  谈到这些,汪品先会言辞激烈地提问,用别国的语言体系,中国人如何完全适应西方语境的逻辑?中国又何来科学创新的土壤?  2010年,在汪品先的倡议下,同济大学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科研单位主办起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主要邀请华人、华侨、中国专家进行地球科学学科交叉讨论,也有其他国家、民族的专家参与,把地球当做一个系统来研究,海洋、陆地、气象等等结合着看。大会的宗旨之一是使用汉语作为主要交流语言。  翦知湣介绍,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发展至今已办成六届,与会人数过两千。  2017年,汪品先向学校提出,要开一门叫科学、文化与海洋的公开课,谈科学与文化的关系。他作六讲,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丁抗、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各作一讲。结果座无虚席,大受好评。  以这八讲为基础,2021年,汪品先又排出八讲公开课科学与文化,讨论的主题五花八门:科学的产生科学与视野人类与海洋科学与好奇创新与教育东西方文化科学通用语地球的未来。  我在苏联留学时就开始思考,像李约瑟难题问的,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不在近代中国产生?以中国为主的大陆文明,和欧洲的海洋文明,它带动出来科学发展的不同路径。我想把这个讲清楚。汪品先说,科学与文化不是独立的,科学是从文化中生出来的。  线下公开课在同济大学逸夫楼报告厅举行,场场爆满;线上则通过多平台直播,同时段观看人次超十万。不少学生听完课,感叹文理原来是一家,从此对科学的认知要改观了。  汪品先在全网络平台有粉丝150万,他的公开课和短视频总获赞量接近400万,点击量破千万。他不避讳课程火爆带给他的愉悦,这两年弄的公开课,线下有几百个人听。后来又在网上做科普,有百万人次听……从前我上课,有几十个人听,我就觉得很热闹了![page]  生有涯  几年前有一次,汪品先带着公文包坐出租车,司机问他,老先生还没退休啊?他感到一种窘态。  最近又有人建议他,把常骑的男式自行车换成女式的,这样骑行时更安全。  现在每天早上七点多,汪品先就骑着这辆紫色的自行车,从家出发,骑行五分钟即可进入同济大学校园。七点半他能准时走进办公室,烧水、吃药,四年前他查出前列腺癌,状况已趋平稳,但需终身服药。  爱人孙湘君每天从家里过来陪他。他跟孙湘君是同级生,一道在北京的俄文预备班呆过两年,又共赴苏联五年,她是党支部书记,他是团支部书记。学成归国后,汪品先被分配在上海,孙湘君则去了北京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工作,两人两地分居30年。直到2000年,孙湘君退休并被返聘到同济大学做兼职教授,两人才又相聚。  黄维1989年到同济大学读本科,选修过汪品先的古生物课。他记得,他们所在的老系楼夜里十一点以后必须锁门。汪品先常留夜,在办公室看书、审稿、写文章,或是学各国语言。深夜,老楼大门被锁,已年过五十的汪品先就和年轻人们一道另辟蹊径,从二楼的窗户翻出去,跳到一座矮墙上,再跳下去。  他一直是个风风火火的人。黄维说。  年轻时,汪品先走路大步流星,现在则是碎步高频。近两年他作报告、上公开课,讲兴奋了,就觉得好像上气不接下气,心脏负担过重。因此他试着压住情绪。这对他也是挑战,就像有些院士,讲课时都有自己的行为习惯。我完全体会他们的心情,只要让我讲我感兴趣的、新鲜的东西,我就老要提起十二万分的精神。  早在十年前,汪品先就带完了最后一批博士生,从此金盆洗手。  他打比方:我的学生们也都在教学生了,我再教学生,就像婆婆跟媳妇一道生孩子,这怎么可以?  6月,结束科学与文化的最后一讲,他决心再也不上课了。他说这是他的告别演出,是一首《天鹅之歌》。  他想做的事太多了。他的时间观越来越苛刻。  从青年时期就爱阅读的俄文小说早几年就丢下不读了,时间上太奢侈。有些学术座谈会邀他去,他要先做评估,没有多大价值的会,不能这么把时间送给别人。  许多时候他看文章,只看图和摘要。每天唯一的休闲时间是下班前的几分钟,听一听京戏。但九点半还是必须回家,要不然老伴会生气。  我觉得他是一直在路上。翦知湣说,在学生、同事中,没听说有劝汪品先退休的,都看他做得挺快乐的。他要是累了,自己就会退下去。  以前有人建议他多写书,写科研成果、人生经历,他犹豫,出了如果卖不掉,好丢脸。前两年,他的一个老友去世,我才突然想到,我还是出吧!要不然我走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因此,他的最新愿景是把上半年讲授的科学与文化写作成书籍,可能是两本书,一本偏科学,一本偏文化。他希冀,书写成了,又是极好的科普作品。  此前,他花两年时间,把自己上了20年的地球科学课程写作成了《地球系统与演变》。  9月4日下午,他迈着碎步带记者去库房拿书。  这就是我的教材,我一辈子研究的海洋与地球的内容,全在里面。他指着一大捆蓝色封皮的《地球系统与演变》,扶腰,颔首向前,声音因兴奋而有些抖动。  文丨新京报记者 冯雨昕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