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水润醋柳沟 正文

水润醋柳沟

[探索] 时间:2024-04-20 21:46:0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62次

原标题:水润醋柳沟

题:水润醋柳沟

新华社记者王民

“霓虹闪烁,水润徘徊无数,醋柳熄灭了烟,水润我眺望远处。醋柳可村里没有他们说的水润小芳,只有我那可爱的醋柳大爷大娘。”

……

头顶微秃的水润“85后”第一书记郭璇抱着吉他,倚靠在扶贫工作队的醋柳土院墙上,自弹自唱自创的水润乡村民谣。

67岁的醋柳村党支部书记赵中林牵着驴,行走在起伏的水润山路上,车上大铁桶、醋柳塑料桶装满了水。水润

初秋的醋柳清晨,悠扬的水润吉他声、嗒嗒的驴蹄声打破了一个偏远山村的宁静。

这就是醋柳沟,位于河北蔚县最北部,海拔1400米,出县城向北走50公里大路、7公里山路,90分钟才能到达这个近乎与世隔绝的地方。

醋柳也叫沙棘,是一种能在沙漠里生长的植物。这个村取名醋柳沟,可见有多么干旱缺水。十层梯田上种满的杏树、小米,山沟谷底里的玉米,所有作物只能靠天收。

两年以前,醋柳沟的饮水条件更加恶劣:村民自建的水窖,水源来自山根的渗水,到了枯水季节,人要钻到水窖里的角落,贴着山根石头缝,一瓢一瓢地淘水。全村160多口人、25头驴和家禽的饮水全靠这石头缝里的“恩赐”,赵中林辛辛苦苦一天要拉3次水。

2017年3月,郭璇一行3人背着行囊、踩着黄土,从河北省胸科医院来到醋柳沟村扶贫。这个村多少年没啥变化,到底怎么弄?走访了两个月,工作队最想干的事是打井。但村民们都劝:“干脆别打,不可能出水,省得浪费钱。”

2018年8月打井时,50米不出水,150米不出水,200米还不出水……正当所有人濒临绝望时,290米,突然井里出水了!那一刻,乡亲们流下了热泪。

源源不断的井水让水窖天天充盈,村民再也不用钻到水窖里淘水了,接通电源,开启水泵,水龙头哗哗地出水。虽然人畜饮水问题解决了,但醋柳沟靠天收的命运仍未根本改变。

由于出村道路坑洼不平,采杏下山只能肩扛、手搬、毛驴驮,效率极低,再加上杏的保鲜期短,1100多亩木瓜杏,每年有大半鲜果烂在地里、坏在路上。

2017年7月,扶贫工作队发动媒体搞消费扶贫,将4万斤鲜杏运到石家庄,卖了27万元。除去包装、人工、运费和村民返利,村里用剩下的15万元修了条9.3公里的“杏福路”。鲜杏顺利出村使76户人家户均增收1000元。去年和今年,倒春寒几乎使1100亩杏连续两年绝收,好在提前上了农业保险,每亩能得到400元补偿,农民算是保住了本。

人不能死守着山杏听天由命。扶贫工作队发现,醋柳沟偏远,海拔又高,形成了天然的防疫屏障,适合禽类养殖。2019年,扶贫工作队联系北京农科院,连续三年分批赠送1.1万只北京油鸡鸡苗,分发给40户养殖,1年出栏,单只纯利润可达四五十元。

2018年11月,扶贫工作队招商引资,仅用66天就建成5间木屋民宿。别致的民宿与上百年的老窑洞形成强烈对比,一年四季周围景色各异,每到节假日,来自北京、上海、青岛等地的游客在这里欣赏梯田、感受农村、放松心情。

如今,醋柳沟的年轻人大多进城务工,村里留下的多是50岁以上老人。经过4年脱贫攻坚,这个村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的48%降为0,年人均收入达8000元。郭璇在那首名为《村儿》的歌词里写道:“醋柳沟没有枯萎,可爱的大爷大娘笑起来像花儿一样美丽。”

天色渐暗,秋凉阵阵。落日余晖下,76岁的老石匠赵本礼用骨节粗大的手搬石头,修补冲坏的水泥路基;67岁的建档立卡户赵本奎在罩坡山下搬砖修公园;正在进行的饮水提升工程,入户水管沿着道路和山势铺设,不久村民就可在家门口取水……

坚守在醋柳沟的村民老当益壮,铆足干劲,正奔跑在小康路上。(王民)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