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梅闻香忆苦寒——评《千古风雅苏东坡》

[综合] 时间:2024-04-16 12:37:4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07次

原标题:撷梅闻香忆苦寒——评《千古风雅苏东坡》

近年来,撷梅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闻香发展与升华中,忆苦不断焕发出新的寒评活力。

苏轼是千古大文豪,诗词歌赋样样精绝;也是风雅社会活动家和美食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苏东传说和美味佳肴;更是中国书画史上独树一帜的大师。

荣宏君同志多年来深入学习研究苏东坡书画艺术,撷梅自成一家。闻香他受邀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翰墨风雅苏东坡》节目,忆苦将苏东坡所代表的寒评传统文化以现代传媒方式普及大众,难能可贵。千古《千古风雅苏东坡》(华艺出版社),风雅是苏东荣宏君全面梳理苏东坡存世代表性书画作品的成果汇集。这本书学术根底扎实,撷梅观点独辟蹊径,叙述史实生动鲜活,文物考证严谨精当,文字典雅流畅,图文并茂,是一部深入真实地了解苏东坡的优秀作品。书中从苏东坡书画艺术创作、人生悲欢际遇到书画作品历代传世惊心动魄的故事,多角度立论叙述、多时空交互印证,循环往复、娓娓道来,看似中国画构图“散点透视”“高远、深远、平远”,实则环环相扣、珠玑组链、纲目可依。

苏东坡人生跌宕起伏,有关他的传世文物、史料、事迹浩如烟海。从传世书画入手,印证其人生轨迹和生命各阶段思想艺术风格,无疑是全面了解苏东坡心路历程的一条重要途径。书中全面梳理、细致考订存世的74件苏东坡传世书画作品,结合近百种参考书籍文献,对这些作品的创作年代、传承脉络、收藏地、真赝定性状况有明确的著录。尤其选取苏东坡《黄州寒食帖》《书和靖处士诗后》《治平帖》《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潇湘竹石图》《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合卷》《枯木怪石图》《归安丘园帖》等各时期书画代表作,详述笔墨点染中的苏轼人生和北宋历史,使读者切身体验到他从早年积极入世、中年一度消沉出世到转向人生境界升华的嬗变。在此意义上,苏东坡书画何尝不是他恢宏生命过程最为生动的写照。

苏东坡一生经历了许多悲欢离合。他的传世书画在其后的历史长河中也被历代收藏者、爱好者、研究者赋予了惊人的生命力。无论是《黄州寒食帖》《枯木怪石图》,还是《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合卷》《三马图赞残卷》,虽屡遭兵火战乱、天灾人祸而苦留人间,逢盛世又风光无限陡然成无价之宝,其坎坷多难又天祐地载,与苏东坡人生何其相似。苏东坡的传世书画已经被赋予了不朽的精神品格和生命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坚守“追求正义”的理想信念和“仰慕高远”的艺术旨趣。可以说,在这些书画作品里,苏东坡一直还真真切切地活着!

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章秉持韩愈古文运动“文以载道”的主旨,书画也追求“尚意”和“神似”。在王安石“新学”、程颐“洛学”贬斥文章、诗歌、书画对政治教化的作用之时,苏轼毅然赴汤蹈火地坚持“文”“学”是导正社会道德与风气的根本,须臾不可分;“艺”“道”蕴含着天地浩然之气,倏然不可裂。他的艺术创作,在哲学上超越了宋代“性理”“心性”之学的争议,以华夏文章载道行义、激荡雄杰,影响了后世辛弃疾、文天祥等一大批南宋“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烈之士。可以说,中唐以后中华士人推动新古文运动的结果是:到北宋,苏轼以个人生命磨砺的代价,实现了文、学、艺、道的融合,促进了中华文化复兴。

《千古风雅苏东坡》从书画艺术的维度和文物传承的面向,拓宽了当代苏东坡研究的领域,可谓别开生面,是崭新的探索和尝试,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的具体实践。尤其在历代苏轼研究赓续不断,史料专著汗牛充栋的基础之上,在近现代各类研究方法和考古论证不断趋近苏轼生活的历史环境和场景之下,荣宏君以自身精湛的学术素养和艺术才能,在苏轼书画艺术人生的“万花筒”中投射一缕清光,辐辏万般景致,再点染出一个如同梅花风骨一般的苏东坡。真可谓:撷取一枝梅,闻香忆苦寒。(■辛子)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