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柞枝生“金” 木耳富民 正文

柞枝生“金” 木耳富民

[焦点] 时间:2024-03-28 23:31:4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16次

  本报记者 王晓波

  2月初春,金乍暖还寒,柞枝铁岭开原市上肥镇挠贝村却是生木一派繁忙景象。村东头一排蓝色厂房里,耳富传出阵阵机器轰鸣声,金十余名村民在车间里忙着填料、柞枝装袋、生木上架,耳富菌棒加工在这里按下了生产快进键。金

  “一周前,柞枝咱合作社就开始复工了,生木你看咱这原材料,耳富绝对货真价实。金”站在车间的柞枝进料处,上肥镇三福土特产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刘忠涛捧起一把棕色粉末状菌棒原料向记者展示,生木他说这其实就是添加了稻糠、麦麸、豆饼等辅料的柞树枝碎料。

  7年前,乘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东风,外出打工的刘忠涛回到家乡钻研农业。“当年,咱上肥镇响应开原市发展山林经济的号召,已经发展起柞树养蚕产业,随着该产业规模的壮大,每年淘汰下来的柞树枝如何处理,成了蚕农的难心事。”刘忠涛说,他外出学习,发现柞树枝条细,营养成分很高,是制作木耳菌棒的优选材料,于是他决定把这些废弃物利用起来。

  成立菌棒制作基地,建起种植冷棚,刘忠涛带着村民成立了三福土特产专业种植合作社。“咱合作社自己生产菌棒,用料足,产出的木耳品质高,每年都有来自贵州、福建、吉林、哈尔滨、沈阳等地的客商上门采购。”刘忠涛介绍,合作社去年种植25万棒木耳,产出的1.5万公斤干木耳全部销往外地,销售额近百万元。

  近两年,木耳市场价格一直不错,合作社为此也扩大了生产规模。“今年咱合作社计划生产加工40万个木耳菌棒,预计两个多月可以制作完成,这些菌棒经过冷却、接种、养菌后,5月将移栽至冷棚内。”刘忠涛说,每年新木耳都在6月末左右上市,采收期可持续至10月。

  利用养蚕的废弃物种植木耳,三福土特产专业种植合作社每年消化千余吨柞树枝,木耳产业不仅串起了循环经济链条,还很大程度上吸纳了本村的劳动力。“木耳产业的建立,成功地带动了百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每年从制作菌棒到将其移栽至冷棚,再到木耳采收,周边村民都来合作社打工。”刘忠涛说。

  村民安万库和安宁父子俩,一个年岁已高,一个身患疾病,无法外出打工,自从家门口成立了合作社,他们平时没事就来帮忙。“打料、放料、搬运货物,这些活儿俺们都能干,俺俩一年在这收入5万多元,平时还不耽误种地。”安万库说,能在家门口打工,他很知足。

  发展循环经济,柞枝木耳生“金”富了村民,刘忠涛获得了乡亲的信任,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刘忠涛表示,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领头雁”,他要带领大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完善山林经济产业链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