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摆渡生命——医师节庆祝大会上的欢笑和泪水

[探索] 时间:2024-04-24 15:14:1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20次

原标题:用生命摆渡生命——医师节庆祝大会上的用生欢笑和泪水

岁月可以带走时光,却带不走记忆。命摆命医那些哭过、渡生痛过、师节上的水笑过的庆祝拯救生命的故事,被永远定格。欢笑和泪18日,用生在湖北省卫健委召开的命摆命医第三个“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上,曾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渡生医护们,再次开启记忆的师节上的水闸门,将抗疫故事娓娓道来。庆祝一幅幅照片,欢笑和泪一张张笑脸,用生一个个故事,命摆命医笑与泪、渡生爱与痛,交织成属于生命里的珍贵片段。

拼,是医者对使命必达的执念

“我和他的女儿拥抱了很久,我们都哭了。我很感谢老崔和他的女儿,对我们医生施以托付生命的信任。救治崔志强,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从医的使命感、荣誉感!我坚信,老崔也是凭着抗疫必胜的信心,坚毅地重生。这股力量来自内心,更来自全国人民的关心。万众一心就会凝成抗击疫情的力量,这就是中国力量。”

18日,站在演讲台的中央,湖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国务院联防联控肺移植专家组成员林慧庆哭了。在那一刻,所有的情感都如这滚落脸颊的泪珠,苦涩而温热。 崔志强是湖北首例新冠肺炎终末期肺移植患者,也是全球首位达到出院标准的新冠肺炎肺移植病人。从1月23日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到使用ECMO和呼吸机维持生命62天,一度被认为“救不过来”的他,4月20日在省人民医院接受了双肺移植手术。在医院救治的166天里,先后有四川、江苏、浙江、湖北等4省的50多位医护人员呵护,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在92天的漫长术后康复期里,人民医院多学科20余位医护人员帮助他闯过一道道难关。

讲述着其间一个个动人心魄的瞬间,林慧庆泪眼婆娑:“我们体会到医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初心和使命,真切感受到‘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崇高与伟大。”

再弱小的生命,白衣战士们都会捧在手心里,翼翼呵护,一如捧掇着一束新绿的嫩芽。

疫情期间,一名胎龄仅31周的早产儿出生,生命垂危。更为严重的是,孩子患有新冠肺炎。对早产儿而言,用药就像走钢丝,容不得一丝偏差,药量精细到克。宝宝体重每天变化,用药也需每天重新核算。为了挽救这个脆弱的生命,武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主任曾凌空持续50小时没合眼,一步一步,从死亡边缘把宝宝拉了回来。

豁出命去,只为让病人少一点伤痛;不计血汗,只为给世界弥补一点遗憾。

“我们内心也欢喜弥漫,这是作为医生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从接诊第1例新冠肺炎新生儿起,我们就有一个梦想,治好所有的这种疾病患儿,让他们健康回归父母的怀抱,我们愿拼尽所有。现在,梦想变为现实,新冠新生儿救治成功率100%。”曾凌空动情地讲述着:“疫情期间,我们还要救治全市非新冠患者的危重新生儿,最多时病人超过130人。有的孩子很轻,只有500克。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我靠什么支撑?就是这500克,他不如一瓶矿泉水的重量,但又重于泰山,因为那是一个全新的生命,是阴霾里的阳光。”

战,是医者对誓言无声的坚守

一张大照片定格在大屏幕上,旁白简单而质朴。

“这张照片拍摄于2020年2月5日深夜,照片右侧靠墙而立的是协和医院呼吸内科陈龙医生。那是江汉方舱医院开舱的第一晚,也是我们无法忘记的风暴之夜,原计划第一天只收60多个病人,实际涌来600多人,舱内一片忙乱。深夜,舱内才安静下来。我看到不远处的陈龙,静静站着,一动不动。我走过去喊他,‘嘿,陈龙,睡着了?’厚厚的面罩下,传来轻轻的声音,‘有点站不住了,我靠会儿。’极度疲劳下,他担心自己一坐下去就会睡着,他需要靠这扇薄薄的墙蓄积一丝力量,随时准备战斗。”

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副教授肖行远一字一顿地讲述着。从2月5日开舱到3月9日休舱,江汉方舱医院历时34天,云集了来自21只援鄂医疗队和6家武汉医院的1000多名工作人员。

这里蕴含着希望,从第一批患者出院到单日出院破百,再到第1000名患者出院,终于顺利休舱,创下床位数最多、累计收治患者人数最多、累计出院患者最多等记录。

英雄并非与生俱来,至暗时刻,他们忘却了血肉之躯,本能地挡在最前面,用身体劈开一道白色的光芒。

“必须马上找到传染源、摸清传播途径。每快一分钟就能早一分钟保护更多人,每快一分钟就能早一分钟扼制谣言,让百姓不再恐慌。”为了找到26位密切接触者,省疾控中心的流调员们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不舍昼夜排查,终于无一遗漏地找到所有密切接触者,跑赢了病毒。

因为他们,这座城市艰难地撑起了铁骨与衷肠。白衣,是和平年代里最神圣的戎装。没有一条生命比另一条生命更强悍,只有一种牺牲比另一种牺牲更慨然。脱下白色铠甲,他们是父亲、母亲、子女、妻子、丈夫。

黄冈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王昌锋医生的父亲不幸病故、仅仅回家4个小时,将父亲火化后,他和妻子又迅速返回前线;麻醉科吴耀华医生,给儿子留书信,誓言不胜不归;呼吸内科黄虎翔医生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后,人在病房,心在战场,通过微信看CT影像、视频会诊、电话讨论病例……病愈后,再次义无反顾重回一线。

暖,是医者对生命的敬畏

挣扎、痛苦、无助,那些噬咬心灵的小精灵也同样来过。

“疫情最胶着时期,面对不断涌入的病人,加上身体上的极度疲劳、精神上的巨大压力,我一度不敢踏入隔离病房。但当我再次踏入病房,看到病人受到病毒折磨时,我全然没有了惧怕,只想着怎么减轻病人的痛苦。”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医师程文涛说。

在隔离病区3个月,他为每一名逝去的患者难过,为每一名患者的治愈而欣慰,也不断地为自己打气加油。“当看到呼吸困难的患者呼吸慢慢顺畅,卧病多日的病人能下床慢慢走路,危重病人挥手告别出院的时候,我内心的喜悦如同潮水一样,冲刷着那些悲伤阴影。我不后悔投身重症监护室的选择。”

这就是医生,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系的是情。是这些坚韧的白衣战士,让大家明白,原来守护世界的满是温柔与善意。

有些康复,是在身体;有些治愈,更在心灵。在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们挨个给患者把脉,一人一方,还带领患者学习八段锦、太极拳。那些“曾闻到死亡味道”的患者们,又看到了生命里的一丝丝光亮。

从被称为“医生”的那一刻起,就誓死捍卫这一身白衣的庄严与荣光。每一道白色的荣光,都承载着生死重托,凝注血液的红、萌发生命的绿。

一双、 两双、三双……再多的手套不会束缚医生灵巧的双手;一层、二层、三层……再多的雾水不会迷茫救死扶伤的双眼。

烈日灼灼,人在路上。去哪里?去明天。白衣执甲,是他们践行一生的承诺。重新出发,踏上征途。

“上到百岁老人,下至刚出生的新生儿,我们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道阻且长,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恢复正常医疗秩序的双重任务,我们将继续努力,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护好每一个生命。”会场里,再度响起的铮铮誓言,和着如雷掌声,经久不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蔓 曾莉 通讯员孙苗)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