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广东高质量发展!实施“五大工程”建设新时代人才强省

[知识] 时间:2024-03-29 18:24:2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76次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麦婉华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在北京、五大工程上海、广东高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展实战略布局,赋予广东新的施建设新时代重大机遇、重大平台、强省重大使命。五大工程广东扭住“五大工程”精准发力,广东高质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展实全面领导,在教育、施建设新时代科技、强省制造等方面大力引育高层次人才。五大工程

  9月27日至28日,广东高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展实中共中央总书记、施建设新时代国家主席、强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进行战略布局。综合考虑,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总书记作出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战略布局,赋予广东新的重大机遇、重大平台、重大使命。

  记者获悉,近年来,广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形成集聚高端要素资源的强大“磁力场”,各类人才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成长。

  截至目前,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总量达2100多万人,位居全国前列。研发人员队伍壮大至110万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有效发明专利量稳居全国首位,有力支撑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四年排名全国第一。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

  广东有效发明专利量、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等指标稳居全国首位。图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

  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18年如一日,从事跨海桥隧工程建设、科研和技术管理等工作。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研究创建了海洋环境长寿命混凝土结构、超长桥梁及深埋沉管隧道抗震及防灾减灾设计、工业化建造等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这一系列改革创新,使得横亘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获国际桥协、国际隧协、国际桥梁大会等最高奖项。

  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广东省专家人才锐意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创造,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东省委人才工作会议授予张忠德、高文2人“南粤突出贡献奖”,授予苏权科等10人“南粤创新奖”。

  这是广东对人才素来尊敬、重视的体现。在广东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当天,广东省委书记李希指出,总书记作出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战略布局,为广东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因此,广东要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为牵引,扭住“五大工程”精准发力,奋力开创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新局面。

  记者从广东省委组织部获悉,“五大工程”分别是:一要实施战略人才锻造工程,壮大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着力构建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育支撑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在新的高度挺起高质量发展的人才脊梁。

  二要实施人才培养强基工程,全面提升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企业承载创新人才主体作用、重大人才工程牵引作用,推动各类人才如雨后春笋般竞相破土、茁壮成长。

  三要实施人才引进提质工程,集聚全球人才为我所用。精准链接全球一流人才,与时俱进优化引才路径,加快建设高水平多层次聚才平台,积极有效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

  四要实施人才体制改革工程,全方位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向用人主体授权,遵循规律积极为人才松绑,突出实绩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五要实施人才生态优化工程,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发展环境。下功夫打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厚植人才发展沃土。

  除了实施“五大工程”以外,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也非常重要。

  据悉,广东要压实各级党委抓人才工作的政治责任,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要加大统筹力度强化工作落实,立足实际务求实效,确保实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要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鼓励引导广大人才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

  那么具体来说,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如何实施?记者了解到,广东省委领导班子以上率下、率先示范,“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机制不断健全。

  广东带头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政治要件纳入闭环落实机制。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结束后,广东省委常委会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召开会议,专题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意见。随后,广东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召开会议,各地级以上市召开市委常委会、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第一议题”,建立闭环机制推动落地落实。

  而且,广东的党管人才领导机制不断完善。广东成立了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专题研究部署人才工作。各市、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挂帅,人才工作纳入市县两级党委书记、省直有关单位党组(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重要内容,用“硬杠杠”力推人才工作落地落实。

  以高质量教育引育高水平人才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教育则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也是引进、用好人才的主战场。

  其中,大学是人才和科技的重要结合点。2015年4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三年后又推出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支持高校争取项目、组建团队、搭建平台,在不同层次争创一流、特色发展。

  如今,广东高等教育走在全国前列,有5所大学18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14所高职院校19个专业群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234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0个学科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

  除了大学学府的高水平建设外,高校老师的培养也非常重要。目前,广东省有专任教师154.59万名,其中高校两院院士数量增加到68位;“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48人;在岗“珠江学者”314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比稳定在60%以上。

  引育高水平人才,正是为了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近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广东学生斩获27金53银,金奖数名列全国第三。这正是广东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的缩影。

  记者了解到,2021年秋季,广东有70.3万名高考生踏入大学校园。最近5年,广东高校为社会培养输送270万名毕业生;70%以上新增技术技能人才由职业院校配置;主要劳动年龄人口(20—59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52年提升到11.14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比例从16.73%提高到21.08%。

  这些喜人的成果离不开广东对教育的投入。长期以来,广东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教育经费稳居全国第一。2020年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5386.96亿元,比上年增长9.52%,有力促进人才快速成长。

  然而,在教育水平和人才引育的过程中仍然有挑战。如今,广东的教育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现象,这与广东发展定位、人才需求仍不相适应。面对这些问题,广东怎么做?

  记者获悉,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广东要构建全链条人才自主培养体系。2021年,广东省政府出台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5年内新增438万个公办学位,力争15年内推动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跨入国内先进地区行列。

  而在揭阳、清远、汕尾、阳江这4个地市启用首所本科高校,梅州、潮州新添首所公办高职,实现本科高校、高职院校21个地市全覆盖。另外,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都会大学等港澳高水平高校在广东陆续开展合作办学。

截至目前,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总量达2100 多万人,位居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总量达2100 多万人,位居全国前列。

  打造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近年来,广东聚焦重大发展战略强化人才支撑,特别是在科技领域大力引育高层次人才,统筹推进各支人才队伍建设。记者从广东省科技厅获悉,广东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下大力气解决“卡脖子”问题,加快推进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有力支撑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截止2020年底,广东已布局7批400多个省重点领域研发项目,带动集聚超过6000名高层次人才进行重点攻关。同时,广东还积极引进“高精尖缺”人才。目前,广东10家省实验室布局完成,汇聚院士124人,引进高水平团队200余个,汇聚8家香港高校、40多位港澳科学家参与建设。

  记者从广东省科技厅获悉,顶尖人才加快集聚广东,全职在粤两院院士和发达国家院士超过130人。截至2021年9月,广东省持有效《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的外国人才4万多人,其中外国高端人才超过1万人,均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除了科技人才的引育外,广东在创新项目上也成绩斐然。2020年,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四年保持全国第一;有效发明专利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指标稳居全国首位,全省研发人员突破110万人,位居全国第一。

  广东还聚集了国家级战略性创新平台和广东省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以广东省实验室为例,自2017年年底起,广东先后启动3批共10家省实验室建设。随着省实验室布局完成,广东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布局逐步完善,吸引集聚海内外人才近9300人,其中80%拥有博士、硕士学历和高级职称。

  人才政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除了教育、科技领域的人才引育外,广东还在制造业人才建设工作上不遗余力。据悉,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对世界制造业贡献的比重接近30%。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1)》显示,全国制造业十强省份中,广东排名第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致力于制造业人才引育势在必行。2020年8月,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强化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广东打造总量超过1350万人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初步构建起与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具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人才发展制度体系。

  《意见》提出,以人才集群与产业集群相互促进为主线,以夯实制造业人才基础、开发急需紧缺人才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为动力,这为广东省人才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

  其中,政策创新提出培育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聚焦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大力培养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培育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卓越工程师、工业设计师和质量标准领军人才。

  如今,在高端人才支撑下,广东的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1—8月,广东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6%,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74.6%,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82.3%,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90.1%。

  广东还围绕产业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搭建平台载体,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人才集聚高地。

  广东正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集聚人才。广东创建柔性及印刷显示、高性能医疗器械2个领域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28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吸引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技术团队和专业人才参与研发建设,打造了以企业为主体、联合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相关资源的跨界协同创新生态系统。

  广东还打造活动赛事品牌扶持人才。广东连续5年举办“创客中国”广东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吸引10000多个优秀创新项目参赛,并坚持跟踪服务参赛项目。截至2021年9月,50强项目中有83%已在广东省实现产业落地,36%与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24%获得融资,融资金额超11.9亿元。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12月中旬刊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