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当传统文化与数字文明相遇

[娱乐] 时间:2024-04-25 13:16:2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74次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红色摇篮收藏着一件1959年12月发掘出土的烽火革命文物,这是硝烟毛泽东为延安保育院题写的“好好的保育儿童”石刻。

延安保育院是红色摇篮当时设立在延安的儿童保育院、托儿所的烽火统称。据不完全统计,硝烟从中共中央到达延安至抗战胜利,红色摇篮延安保育院先后接收了近3000名婴幼儿,烽火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成长为建设新中国的硝烟栋梁之材,延安保育院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摇篮“红色摇篮”。

中央领导纷纷捐款

第一保育院顺利扩建投用

1937年1月7日,烽火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城。硝烟3月份,红色摇篮就在城南柳林村办起了延安托儿所,烽火最开始,硝烟共接纳了18名前方将士子女和烈士遗孤。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一时间,中国大地满目疮痍。

“遍地血腥的中国,只能听见哀哭无援的儿童的声音。”美国著名女记者斯特朗看到战场的惨状后,曾这样形容。

要在战火中拯救孩子!1938年3月,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汉口成立,目的是救济和教育受难的儿童。4个月后,陕甘宁边区的战时儿童保育会,也宣告成立。边区的儿童保育会一经成立,就开始行动:要在延安托儿所的基础上,扩建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

863元、200元、1000元……包括毛泽东和朱德在内的中央领导,以及陕甘宁边区党政军各界纷纷捐款,区政府也专门拨款,得到各方支持后,扩建工作顺利开展。没过多久,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第一保育院,就在延安城南柳林(延安托儿所旧址)正式成立了。

毛泽东等领导人多次题词鼓励

在日军轰炸中坚持办学

“尽我们的一切力量,来保护、教育新中国的后代。”《新中华报》的报道标题这样写道。1938年9月25日,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正式成立,为此,《新中华报》专门编发了通栏特刊。特刊里还刊登了毛泽东为保育院成立的纪念题词“儿童万岁”。

成立的那年冬天,边区妇委副主席赵峰和吴瑛曾到凤凰山下,请毛主席为保育院题词,“好好的保育儿童”七个大字赫然纸上。

如今,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内,还展览着朱德为保育院的题词“耐心的培养小孩子”、林伯渠的题词“新的战士在孕育中”、吴玉章的题词“培养我们的新生力量”等,这些石刻留存至今,都是珍贵的历史见证。

“这些题词为保育院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专业指导,尤其是毛泽东的题词‘好好的保育儿童’成为办园宗旨,代代传承。”延安革命纪念馆保管部工作人员李霞说。

然而,第一保育院成立不久后,就遇上了日军疯狂轰炸延安。为了孩子们的安全,1938年11月,第一保育院迁往了几十公里外的安塞县(今安塞区)。后来,接收的孩子越来越多,保育院又迁往延安城区周边,继续办学。

直至1940年秋天,第一保育院接纳的儿童已经达到280名,工作人员增加到120名。如此规模,不只在延安,在全国范围内的幼儿保育机构中都名列前茅。

一千多天的“娃娃长征”“马背摇篮”无一人伤亡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美国在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日军为支援东南亚战场,试图打通大陆交通线,于是发动了豫湘桂战役。

这一时期,战争主要在国统区进行,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压力瞬间减轻。同时,随着大生产运动的开展,边区的经济水平有所提升,边区政府也有能力为更多儿童提供保护和教育。于是,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再建一所保育院,第二保育院随即诞生。

当时的延安,已经拥有3家保育机构,从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到七八岁的儿童,都在保育的范围,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大家都愿意把自家娃娃送到保育院。

“那时的延安,山坡上、大树下、窑洞前,到处可以看到孩子们愉快玩耍的身影,到处可以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李霞说。

第二保育院于1945年6月建成,但好景不长,1946年11月又匆匆撤离延安,在延安办学的时间只有一年多。当时,胡宗南率20万大军进犯延安,为确保孩子们的安全,第二保育院被迫踏上了漫漫转移征途。

“撤退前,康克清妈妈(时任解放区战时儿童保育会代主任)就到保育院进行了动员。她说,3天以后我们要离开延安了,在行军的路上,大人在,孩子要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大家能做到吗?保育院的叔叔阿姨们都高喊,能!”延安保育院亲历者刘松柏曾回忆当时的情景。

1946年的冬天,懵懂年幼的孩子们,坐进了马背上特制的“摇篮”,开始了这场旷古未有的“娃娃长征”。渡黄河、过绵山、翻太行,一千多个日夜,在战火中颠沛辗转三千里,创造了没有一个孩子伤亡的人间奇迹。

山核桃当算盘、沙盘当纸张

“延安娃”亲手制造快乐

在中共中央进驻延安时,本地居民还只有几千人,那时的延安,地广人稀,还只是西北一座籍籍无名的边陲小城。随着中共中央的进驻,延安人口飞速增长。

来自全国各地的仁人志士纷纷奔赴延安,他们要把满腔热血都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大家在纯粹的革命氛围中恋爱、结婚、生子,呱呱坠地的“延安娃”,让这片土地充满了生机。

那时候的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孩子们都快乐地成长着。很多“延安娃”回忆起童年经历都表示,从不觉得苦,大家在一起,穿着一样的衣服,吃着一样的饭,到处都是歌声,成天就是高兴地玩,高兴地唱。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这首广为流传的儿歌《丢手绢》就诞生于延安保育院。词作者鲍侃于1939年来到延安,先后在抗大和中国女子大学学习,因为文化水平较高,鲍侃当上了第一保育院的文化教员和保教科科长。

最开始还没有儿歌,丢手绢只是孩子们经常玩的游戏。后来,鲍侃简单编了几句歌词,没想到,歌词很快就流传开来。恰好,作曲家关鹤岩捕捉到了这段歌词,觉得很有趣,就给《丢手绢》谱曲,这首诞生于烽火中的儿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三楼展厅,还展出着一组与陕甘宁边区教育紧密相关的文物:用山桃核做的算盘,练习写字用的沙盘,《陕甘宁边区政府作出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

“当时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但并没有难倒师生。孩子们缺少纸和笔,就做了简易沙盘,写完字轻轻摇晃又可以继续用。而算盘就用当地的山核桃,就地取材制作而成,非常简易但很实用。”延安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张洁说。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教育,拨出财政经费的20%,专门用于发展教育事业。许许多多的“延安娃”就是在这个温暖的“红色摇篮”里,度过了快乐而又珍贵的童年时光。长大后的他们,时刻把延安精神融入血脉,成为建设新中国的栋梁之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记者 李江峰 贺秋平 张益博 华商报记者 李新怡 周晶)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