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2018年外贸创新高 2019年有信心保持稳增长

[焦点] 时间:2024-03-29 06:59:3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62次

原标题:伴随特区经济发展壮大 崛起为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深圳港:现代海丝之路“桥头堡”

蛇口集装箱码头。桥头堡 记者 李晓玲 摄

1979年7月8日,伴随一声开山炮响,特区硝烟腾起,经济崛起界级集装深圳蛇口工业区在山、发展海和滩涂上正式破土动工开山填海建港工程,为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箱枢大幕。不到两年时间,纽港一个以航运业为主体、深圳丝以轻工业、港现饮食旅游服务业为附属的代海多元化、外销为主的桥头堡港区初具规模。

随后40年的伴随建设和发展,从蛇口港脱颖而出的特区深圳港,逐步建设成为我国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和集聚了现代服务业、经济崛起界级集装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平台,并从2013年开始,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枢纽港,崛起为世界级的集装箱枢纽港。

伴随着港口贸易的迅猛发展,特区新城深圳也从历史上海防前线落后的农业县,借助完善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网络,不断增强航运、贸易和金融集聚辐射功能,跃居粤港澳大湾区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要冲,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

与特区同呼吸共成长

面朝大海的深圳拥有260千米海岸线。水深港阔的深圳港有两大港区,分别位于珠江口以东、南海大亚湾以西的深圳市两翼,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出海口,与香港九龙半岛隔海相望。

改革开放前,深圳市(原宝安县)只有几个百吨级的内河土坡码头,年吞吐量10多万吨,海上运输几乎一片空白。特区成立后,深圳开始炸山填海建设港口。发展初期的深圳港,以原材料和能源运输为主,集装箱主要通过香港中转。经过10多年的发展,1991年深圳港步入全国沿海十大港口行列,蛇口集装箱码头建成并开辟了蛇口至中东的钟摆式航线,随后赤湾开辟了至欧洲的定期集装箱班轮,深圳港逐步拥有了华南远洋运输港的地位。

二十世纪90年代初,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需要,深圳港确立了以集装箱运输为重点的发展方向。随着“双港齐飞”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推进,深圳市新建了盐田、赤湾等专业化集装箱港区,实现了港口集装箱运输的迅速发展。2000年深圳港“变身”为全国第二大集装箱干线港。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深圳市和珠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深圳港进入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全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先后突破一亿吨和一千万标箱,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1%和29%。港口建设也以专业化、大型化和功能提升为方向,实施了集装箱港区的资源整合,并对东部盐田、西部蛇口及赤湾港进行了扩建,新建了大铲湾港区和国内第一个LNG专用码头。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港航处处长董燕泽说,深圳港进出口货运的“井喷”式发展,有力带动了当地物流等现代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深圳港迅速崛起为全球知名的集装箱干线港,成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补充。

自2010年至今,深圳港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开始大力建设绿色港口、智慧港口,邮轮经济成为港口发展的新亮点。2013年,深圳港超越香港港跻身全球集装箱港口前三。

作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经过40年的发展,深圳港累计投资逾500亿元,目前为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口,也是我国珠三角地区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资源和依托。作为珠三角重要的贸易门户,截至今年一季度,深圳港共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215条,覆盖了世界12大航区,通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

港口运输,素有经济“晴雨表”之称。港口在深圳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特区成立以来,深圳港就承担了深圳市绝大部分能源、粮食、建材等重点物资的调运任务。“十二五”期间,深圳物流业更是实现了年均11.2%的高速增长,各年份同比增速均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速水平。

上海海事大学《深圳港对深圳市贡献度研究》中指出,2015年深圳市实现物流业增加值1782.7亿元,占GDP比重达11%,港口对深圳市经济和就业的拉动分别达到11%和10%。而到了2018年,深圳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57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保持在10%以上,深圳港为服务特区深圳的经济社会持续全面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强化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

疫情之下,不少国家“封国”“封城”,切断了正常的经济联系,全球供需链条也像是被按下“暂停键”,许多港口深陷困境。但深圳港却是繁忙依旧:万吨巨轮进出港口,集装箱货柜云集,桥吊、龙门吊紧张有序地装卸着货柜。进入6月以来,每天通过深圳港盐田港区进出口的货物接近10万吨,货值30亿元人民币,基本上恢复到疫情之前的高峰状态。

深圳海关所属大鹏海关关长温思权说,抵港直装等通关新模式打通了物流方、工厂方、码头方、海关等多个作业环节,实现了货物从工厂直接运到岸边装船。改革创新有力地支持了盐田港物流畅通。今年1到5月份,盐田港进口实现了12.1%的逆势增长。

作为全国港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试验田,深圳港既是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也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枢纽。深圳市提出“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夯实港航基础设施,完善集疏运体系,推进港口绿色化、智慧化,加快航运服务业集聚,深化交流合作,改善营商环境,巩固深圳港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优势地位”。

根据《深圳港总体规划》,未来深圳港将形成“两翼、六区、三主”的总体发展格局:“两翼”指东、西部两大港口群,“六区”指东部的盐田、大鹏港区和西部的南山、大铲湾、大小铲岛和宝安港区,“三主”指以集装箱运输为重点、体现深圳港核心竞争力的盐田、南山和大铲湾三大主体港区。规划预计到2030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3500万标箱,港口可为深圳市形成3000亿元的经济贡献,带来6000亿美元的国际贸易量,届时深圳将树立全球港城协调发展的典范。

与集装箱吞吐量相匹配的是,深圳港港口建设和规模保持了世界领先水平,成功吸引了三大航运联盟航线落户深圳,奠定了深圳港华南地区对外贸易第一港的地位。去年深圳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近2.58亿吨,同比增长2.6%;集装箱吞吐量2576.92万标箱,同比略有增长;截至去年末深圳港拥有港口泊位157个,其中万吨级泊位76个。全球超过1万标箱以上的集装箱船舶80%都靠泊深圳港,1.8万标箱3E级以上的超大型船舶更是100%挂靠深圳港。

城因港兴,港为城用,深圳外贸出口连续保持“27连冠”与深圳港的发展密不可分。根据测算,深圳港每新增一万标准箱可产生经济贡献0.43亿元。港口的发展也带动了船舶运输、仓储物流、港航服务、商贸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深圳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孵化器”。

当前深圳正着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以期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董燕泽认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经营创新一直是深圳港最具港口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体现。投入43.7亿元建造的深圳海星码头,通过5G应用的无人驾驶集卡、实时巡检无人机、智慧安防等高科技技术与港口业务的结合,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5G智慧港口,打造了湾区港口运营管理高度自动化的“智慧港”平台。未来海星码头还将探索5G技术在港口行业和全球供应链的应用,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引领行业新标准。

邮轮经济打造港口发展新亮点

1981年开港的蛇口客运码头,一直是深圳市民水上出行的主要场站。近年来,深圳港依托太子湾邮轮母港建设,以打造华南地区邮轮门户港为目标,加快推动邮轮业的对外开放,构建了邮轮产业体系。邮轮产业成为深圳港继集装箱之后又一张亮丽名片。

记者从太子湾邮轮母港所属的招商局蛇口公司了解到,2015年公司提出“前港-中区-后城”的发展模式,将邮轮产业的建设与运营确定为主营业务之一。公司以蛇口邮轮母港为样板,全方位建设了集航运、口岸联检、旅游配套、特色免税、商业地产、邮轮物供、国际物流中转、海工修造、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可复制的创新型邮轮母港,实现了“船、港、城、游、购、娱”一体化联动管理,构建集旅游地产、母港经济、邮轮产业于一身的高端旅游服务生态圈。

深圳蛇口邮轮母港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位置,区位优势优越,在中国邮轮旅游市场极具发展潜力。作为我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之一,蛇口邮轮母港自2016年开港以来,已经与国际各大邮轮公司合作,开通了新加坡、苏梅岛、曼谷、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及地区航线,吸引了丽星邮轮处女星号等全球11家邮轮公司的17艘邮轮靠泊,创下了亚太地区邮轮港口开港首年之最。截至目前,蛇口邮轮母港已累计接待出入境邮轮游客134.8万人次,名列国内第四大邮轮母港。享受浪漫的邮轮之旅正日益成为我国居民新的休闲消费方式,邮轮经济也成为深圳重点打造的旅游增长极。

深圳招商蛇口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吴炜介绍说,经过40年开发建设,作为改革开放发祥地的蛇口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改革开放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海上世界、袁庚塑像、价值工厂、天后宫、少帝墓、左炮台等。蛇口正积极策划开发融历史、艺术、休闲、会展、海洋文化于一体的特色区域旅游产品,推出中外闻名的精品旅游线路。

据他介绍,国际邮轮母港公司将着重打造“经深邮”品牌,日均营运150余个航班,覆盖粤港澳地区主要客运码头,推动深圳市、大湾区“海陆空铁”立体交通体系互联互通,并计划开通高铁和邮轮母港一站式海铁联运,丰富深圳邮轮旅游产品。

除了已在深圳开启全年母港航次的“艺术之船”——歌诗达邮轮·大西洋号之外,蛇口邮轮母港还将引入地中海邮轮·辉煌号和星旅邮轮·鼓浪屿号两艘新邮轮靠泊,吸引全国乃至全球游客到深圳、游深圳,从深圳出发,坐邮轮看世界。(□记者 李晓玲 深圳报道)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