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国际“IP”狄仁杰与荷兰人高罗佩

[休闲] 时间:2024-03-29 18:34:2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05次

  2月6日,IP电视剧《大唐狄公案》开播。知名剧中,国际高罗狄仁杰卷入奇案,狄仁开启了艰险的杰荷探案之旅。值得注意的兰人是,电视剧《大唐狄公案》不只属于中国观众,IP其国际版本还将登陆全球100多个国家。知名

  实际上,国际高罗早在七十多年前,狄仁一位叫高罗佩的杰荷荷兰人便将“狄仁杰”从中国引向国际,使之成为知名国际“IP”。兰人他先是IP将清代的“侦探小说”《狄公案》翻译成英文,后来又亲力创作了《大唐狄公案》。知名从此,国际高罗高罗佩的名字便与狄仁杰紧紧捆绑在一起,时至今日,小说《大唐狄公案》依然深受读者欢迎,某种意义上,它甚至成为狄仁杰这位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在文学和影视中“侦探”形象的重要参考依据。

  高罗佩的创作令人耳目一新

  荷兰作家扬威廉·范德魏特灵的著作《高罗佩:其人其书》,是世界上第一部高罗佩评传。其中详细记录了高罗佩创作《大唐狄公案》的细节,以及高罗佩的汉学研究经历。从这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一个国际化的“狄仁杰”的诞生。

  在创作《大唐狄公案》之前,高罗佩首先将清代“侦探小说”《狄公案》翻译成为英文。“此书产生于十八世纪,是一部真正的侦探小说,比西方同类作品出现得更早。1940年,高罗佩第一次看到它就被其精彩的情节(狄公破获了三桩互不相关的案件)深深吸引,经过多方查证,发现此书问世已有数百年。当他四处搜集有关狄仁杰这位出身县令、官至宰相的历史人物的资料时,尚不知道《狄公案》将会成为自己日后创作系列小说的基础。”《高罗佩:其人其书》中写道。

  1949年,高罗佩将《狄公案》译成英文,并私人印制了1200册,全部售完。20世纪70年代,美国一家出版社重新印刷了这一版本的《狄公案》。

  高罗佩非常喜欢狄仁杰,也是侦探小说的资深读者,在寻求几位英美作家继续写狄公故事无果后,他开始亲自创作,并于1950年用英文完成了其中《铜钟案》与《迷宫案》两个故事。1953年,高罗佩关于狄公案创作的英文手稿在英国出版,并立刻成为畅销书。

  “高罗佩从此接连创作有关异域探险的通俗小说,尤其在英语世界里声誉鹊起——自从无与伦比的歇洛克·福尔摩斯诞生之后,英文侦探小说便不断出现在读者面前,高罗佩的创作令人耳目一新,极受欢迎。”《高罗佩:其人其书》中写道。据书中介绍,20世纪70年代,高罗佩的狄公案系列故事重新出版,在5年的时间里售出将近一百万册。

  《高罗佩:其人其书》中认为,这一系列故事之所以受到欢迎,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塑造的狄公形象。“……狄公是一名正直的官员,人人都可以接近他,包括收入最低的体力劳动者、乞丐甚至女子,如果他觉得这些人蒙受了冤屈,就会为他们的案子进行辩护。只要受害人的创伤尚未愈合,被压迫者尚未重新站起来,作为国民而受到尊重并再度恢复勇气,狄公就不会半途而废。”此外,高罗佩还在书中加入了一些有助于向大众推销作品的元素,比如其中总是包括不止一桩案件,狄公四处奔忙,无暇家庭生活。

  高罗佩还为他笔下的主人公虚构了一份年表,从其出生一直到他官至宰相,而这段经历便由那些故事串联起来。比如《黄金案》的故事发生时,狄公正任蓬莱县令,到了《湖滨案》,狄公则已担任京城附近的汉源县令,而到了《柳园图》一案发生时,狄公已是京师大理寺卿,最后一件《广州案》时,狄公已身为宰相。

  他是个很有魅力的男子

  高罗佩创作《大唐狄公案》,与其说这是他与狄仁杰的一场偶遇,不如说这是一位荷兰人在漫长的准备后与汉学的一个交集。

  1910年,高罗佩出生于荷兰聚特芬的范古利克家族,他的英文名字是罗伯特·范古利克。这个家族的男士有从军入伍的传统,包括高罗佩的父亲,但是高罗佩却是个例外。他自幼跟随父亲从荷兰来到东方,学习汉语、马来语和爪哇语。回到荷兰读中学时,高罗佩用自己的零花钱跟随一名中国留学生继续学习中文。进入莱顿大学后,高罗佩以东方语言为专业,他出版了印度作家梵文剧作的荷译本,他的博士论文题目则是《马头明王古今诸说源流考》。他没有像家族里的其他男士那样入伍,而是申请成为日本东京公使馆的一名秘书,从此离开荷兰,回到他心心念念的东方。

  “他研究中国和日本的刑法、书籍印刷与书画装裱艺术,弹奏中国古琴,研究古代琴谱,攻读医书和案录,并开始收集艺术品。”《高罗佩:其人其书》中介绍。在彼时一些与之有所交往的中国文人眼中,高罗佩的思想和行为像是被一个中国古代才子灵魂附体。“根据姓名发音,那些博学的同道们给他取了一个中文名:高罗佩(高=Gu,罗佩=Robert),他将这个名字欣然签署在自己写的汉语文章里。”

  《高罗佩:其人其书》中认为,高罗佩个性极富魅力,外形仪表堂堂,语言天赋惊人,每到一处都声名卓著,“但是他之所以能够享誉世界,则是得力于狄公案系列小说的出版。作为最受欢迎的中国古代探案小说的作者,他的作品拥有十几个国家的数百万读者。”

  因为《大唐狄公案》的系列故事,高罗佩与狄仁杰这两个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高罗佩曾对朋友如是说道:“狄公就是我。”他常常会把自己投射在自己创作的狄公身上,特别是那个理想中的自我形象。

  “高罗佩向我们呈现出一位真正的英雄,理想的父亲(为了不使孩子们感到乏味无聊,他在深情的劝诫中加入了舞刀弄剑、各种精彩表演和奇思妙计),甚至还是最富魅力的情人(身材高大、胸膛宽阔,健壮勇武,博学睿智,堪称女读者们的最佳选择),知情识趣,行事得体。”

  高罗佩的狄公案系列故事有许多女性读者,她们时常给高罗佩写信。“我不得不给许多喜爱此书的女读者回信,她们总是询问是否能将狄公刻画得‘更加温情脉脉’,毕竟他是个很有魅力的男子:双肩宽阔,蓄有一副飘洒的美髯,家中虽有三位夫人,但是时常外出公干,所以……好吧,我只能说我已经尽力了。”在写于1950年的《迷宫案》中,高罗佩曾写下这样一则注解。

  隐士独居茅舍,抚琴自乐

  高罗佩的一生之中当然不是只有《大唐狄公案》。他后来还曾写过一部荷兰人为主人公的小说《天赐之日》,其中的故事大都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后的阿姆斯特丹。某种意义上,高罗佩当然可以被贴上“侦探小说家”的标签,但他更是一名汉学家。

  高罗佩喜欢古琴,并为之写了两部著作《琴道》和《嵇康及其〈琴赋〉》。“1945年,高罗佩在重庆曾拍过一张照片,当时他正聆听一位琴师的演奏。琴师头戴道士冠,旁边燃着熏香,两名身穿白袍的中国弟子恭敬地凝神倾听。这不是一次演奏,而是一种仪式,高罗佩看上去坐得笔直,非常专注,完全沉浸于这一切之中。”

  按照历史传统,古琴被视为圣人的乐器,比如嵇康就曾弹奏古琴。“高罗佩掌握了弹奏这种稀有乐器的技巧,因而觉得自己有资格走入这位道家隐士的内心。”高罗佩当然知晓“竹林七贤”的故事,但在他的研究里,其中只有嵇康堪称“贤”字。

  “竹林七贤的日常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高罗佩的研究显示出他们并非圣人,也并未生活在竹林里。他们家境富有、地位显赫,是拥有权力的朝廷大臣,初期仍保持理想主义的时候尚未到如此地步,不过后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而逐渐腐化,七人聚会也越来越少,直至终结。然而嵇康是个例外,他就像苏格拉底一样不受影响和腐蚀,于是也如苏格拉底一样被处以极刑。在引颈就戮之前,他捧出古琴弹奏了一曲,然后慷慨赴死。”《高罗佩:其人其书》中解释。

  有意思的是,《高罗佩:其人其书》也打破了高罗佩的一些想象。高罗佩认为,嵇康作为理想化的隐士会独居茅舍,抚琴自乐,但是《高罗佩:其人其书》不认为这样的情景会发生,“嵇康家境富有,生活安逸。倘若他在茅舍中消磨了一整天,势必要转回家中,将换下待洗的衣物交给妻子。”

  1967年,高罗佩辞世。他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是《长臂猿考》,书中,他引用了许多诗人的篇章来介绍这唯一来自中国的灵长类动物。他在书中写道:“猿是诗人与哲人的纯中国式的传统象征,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神秘纽带。猿教会人类如何利用科学与魔法,在晨昏时发出的鸣叫带给诗人和画家以灵感,尤其是在晨雾之中和月圆之夜。”

  高罗佩曾在家中豢养过长臂猿。有一次客人来访,高罗佩随长臂猿一起“合唱”,还弹奏了古琴。

原标题:知名国际“IP”狄仁杰与荷兰人高罗佩

值班主任:田艳敏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