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米兰·昆德拉,离开“别处” 正文

米兰·昆德拉,离开“别处”

[娱乐] 时间:2024-04-25 19:59:2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79次
综合法新社和捷克公共电视台12日消息,别处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米兰终年94岁。昆德开

米兰·昆德拉,拉离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别处布尔诺市;1967年出版长篇小说《玩笑》,这部作品使他获得了国际声誉;1969年,米兰他写出《生活在别处》;1975年,昆德开他流亡法国;在这之后,拉离他又创作出《笑忘书》《不能承受的别处生命之轻》等作品,后者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米兰小说之一”,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的昆德开地位。

这样一位生命经历横跨世纪的拉离文学巨擘离去,不仅是别处文学界的遗憾,更提醒着我们一个时代的米兰过去,那个群星闪耀的昆德开世纪终有结束的一天。

米兰·昆德拉一生未获诺贝尔文学奖,但这不是最重要的,他的作品在人类文明里留下了不可替代的一笔。

今天的文章,我们以《生活在别处》来纪念米兰·昆德拉,他在书中写,“最好的旅行,是在陌生的地方,发现了一种久违的感动。”

衷心祝愿米兰·昆德拉,旅途愉快。

讲述 | 许志强

来源 | 《20世纪欧美经典小说》

01.

青春与革命的二重奏

《生活在别处》的叙述采用了一种类似于音乐的复调结构,有三个不同声部的旋律交织在一起;一个是诗人的私生活,雅罗米尔本人,他的家庭、母亲、密友和情人等,一个是社会环境,时代、社会、学校和文化思潮等,第三个是文学史上著名诗人例如兰波、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人的肖像和插曲。

尤其是文学史这条线索,就是第三条旋律线时隐时现,和小说主人公的生平构成对照和呼应,构成类似于“诗人交响曲”之类的效果,这是该篇颇具特色的地方,在虚构的叙述当中,穿插一些文学史的细节。

雅罗米尔进入新的两性关系,进入成人世界,进入社会。这是他成长的必然轨迹。而所谓的社会是有特定的时代背景的。雅罗米尔上大学的时候,恰逢捷克发生革命的动荡年代,于是青春和革命结成了一对伴侣。

雅罗米尔倾向于革命,主动加入激进政党,也就是捷克共产党的阵营,这也是那个年代无数青年的选择,所以我们看这个小说它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关于革命的主题,这跟雅罗米尔故事发生的那个年代、作家设置的那个时代背景是密切相关的,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代。

小说对“青春和革命”的主题做了重点描写,这是刻画主人公命运的关键,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做个概述:

首先是革命的颠覆力量对一个卑微青年的吸引力。比如,雅罗米尔一向讨厌和他们住隔壁的姨父姨妈一家。姨父把革命党骂作是纳粹,于是雅罗米尔就毫不犹豫地支持革命,其实他自己并不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但只要是姨父反对的他就支持,结果在争论中被姨父扇了一耳光,屈辱和仇恨使他更加坚定地同情和支持革命。

还有,雅罗米尔曾经写信给一个前辈大诗人讨教诗歌创作,结果没有收到回信。这种现象其实挺平常的,但是这种其实很平常的经历对一个少年诗人来说,同样是会给他带来屈辱感的。他处在一个偷偷手淫的年龄,荷尔蒙旺盛,血气方刚,当他看到革命要把当权派和姨父那种资产阶级打倒时,他从心底里、从他的荷尔蒙的力量出发会欢迎这个改天换地的时代。

其次是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的结合对一个年轻诗人的吸引力。大概是在1948年到1950年,捷克发生社会主义革命,这几年当中逐渐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革命的历程。这个时候西方世界也都处在一个相同的节奏当中,只不过像法国巴黎没有社会革命,但是它有文化革命。

我们可以去网上查一下“五月风暴”这个名词,就是法国巴黎的大学生纷纷起来走上街头游行抗议。抗议什么呢?抗议既成的体制,他们对资产阶级已经僵化的体制非常反感。索邦大学的学生以及其他大学的学生把诗人兰波的诗句刷在墙头,号召全方位的文化革命,要在社会、文化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反抗陈规陋习。

兰波有一句诗歌叫“生活在别处”,因为大学生把它刷在墙头当标语口号变得非常有名。这句话也是这部小说的标题的出处。雅罗米尔的大学同学把巴黎的文化革命的口号和标语刷在墙上、张挂在校园里面,诸如“生活在别处”、“梦想就是现实”等等。

“生活在别处”、“梦想就是现实”这两句话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对现实的否定,对梦想的肯定,而且是把梦想和革命结合了起来。这是那些雅罗米尔的同班同学的又一个举措,因为他们本来就处在这个社会革命当中,于是他们把文化革命和社会革命结合在一起,召唤“政治革命、家庭革命、爱情革命”,而这恰好是延续了整整半个世纪的法国超现实主义文学的核心价值观。

超现实主义文学和艺术是比较激进的,它背后包含着政治、家庭、爱情等多方面的革命的诉求。捷克的社会革命和巴黎的文化革命,两者结合在一起,对雅罗米尔这样敏感而卑微的年轻诗人非常有吸引力。

巴黎索邦大学还有一句口号更加有名,这个口号说,“我越做爱,就越想革命,我越革命,就越想做爱”,传播很广,也被雅罗米尔的同学刷成标语张挂在他们的学校里面,那个时代的风气确实有一种很动荡的革命色彩。

对作者来说,小说的这个部分的内容正是他非常关注的,因为它就是米兰·昆德拉自身经历的某种写照。米兰·昆德拉和笔下的主人公一样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战争年代和革命年代,经历了铁与血的洗礼。不同之处在于小说主人公年纪轻轻就死掉了,作者本人的思想却走向了成熟。

米兰·昆德拉也是党员,在他早期的创作当中也写革命诗歌,但他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从一个激进派逐渐成为一个怀疑派。《生活在别处》这部小说表达了米兰·昆德拉对那个特定年代的反思。他深入地反思了青春、革命和诗歌这三者的关系,这种思考的视角也是其他成长小说所没有的,它是《生活在别处》很值得关注的一个看点。

我们看到米兰·昆德拉的视角、他的思考的出发点,是把发生在文学艺术领域的超现实主义革命和发生在社会领域中的社会主义革命综合起来加以分析,他对“崇高”、“抒情”、“历史”、“一元论”这些概念都重新作了定义,结合他的这个特定的年代、历史背景和他的思考,重新对这些概念进行定义,是《生活在别处》这本书非常惹人注目的一个方面。

02.

混乱与残酷:

当不成熟的诗人进入复杂的现实世界

昆德拉指出,“抒情的态度”是源于人的不成熟,诗人面对不成熟的窘境,用抒情的诗句来自我保护,就像在母亲的子宫里那样获得安全感。不成熟的男人即便逃离了母亲的怀抱,他也还是害怕成人世界,或者说会误解成人世界,这是他成长的一种障碍,因为成人世界意味着相对性而不是统一性或绝对性,这个辩证的关系、矛盾的概念是昆德拉非常关注的。昆德拉在书中讲了这样一段话,他说:

“年轻人往往是一元论的热衷者,是绝对的信使;因此诗人会制造一个用诗歌组成的私人世界;因此年轻的革命者要求建立一个只由一种思想统治的激进的世界;因此他们不接受妥协,不论是在爱情上还是在政治上。”

这段话把作者对革命、青春、抒情这几个概念的认识都表达出来了。昆德拉并没有贬低青春的价值、诗歌和抒情的价值,但他敏锐地意识到那种倾向于绝对、倾向于一元论的思想是如何与青春、革命、抒情的态度联系起来的,而且他意识到母子联盟的建立,骨子里也是一种一元论立场,正如雅罗米尔和他的母亲的那种关系、那种关系背后的精神。

小说里有这样一句话:“这两个人是多么相像,母亲和儿子!两个人都是那么迷恋统一、和谐的一元天堂”。我们在情节当中也可以看到,儿子想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母亲想重新占有儿子,拥抱儿子的思想,为此母亲还去接受现代艺术,追求共产主义,相信儿子是很光荣的。

然而,现实永远不是一元论的天堂。昆德拉强调指出:“成人世界很清楚绝对只是一种欺骗,人类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或者永恒的”。我们看到,革命是历史的高潮阶段,但是“历史不仅仅会沿着到达生命的顶峰的路行进,它也会沉浸在日常生活的一潭脏水里。”我们说梦想是美好的,但是昆德拉指出:“当生活在别处时,那是梦,是艺术,是诗,而当别处一旦变为此处,崇高感随即便变为生活的另一面:残酷”。

作者从一个理智和反思的角度,对特定年代的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做了一系列分析,把抒情态度的不成熟、追求绝对和一元论的倾向与成人世界的相对性、凡俗性和复杂性进行了对照,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刻画出来,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小说主人公的背叛和激情的逻辑,同时也让读者看到他的挫败和悲剧的命运。

03.

抒情国度里的王子,现实世界中的告密者

关于雅罗米尔的挫败和悲剧,可以简单概括为两点。

第一点是关于雅罗米尔富于激情的爱情故事。他爱他的女友,像任何一个年轻男孩那样为他的占有欲而痛苦,嫉妒,吃醋,争吵,也就是说他的爱情不允许一丝一毫的妥协。

书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情节:有一次女友放了他鸽子,他便怒火中烧。女友解释说是去看哥哥了,他就更愤怒了,觉得他的约会简直一钱不值,竟然不如她哥哥重要了。结果女友坦承,事情很紧急,是个秘密,因为哥哥打算偷渡国境。然后雅罗米尔便去警察局告发,结果女友和哥哥被抓捕,被判刑入狱。

在一个特定的、法制并不健全的社会当中,叛国罪,所谓的偷渡过境是大罪,而且往往没有经过一般的刑法诉讼,它其实就是反革命罪,结果是非常严重的。那么,这个激情和背叛的故事中,雅罗米尔的行为,是崇高还是卑劣?

第二是关于雅罗米尔爱情生活不为人所知的侧面,即雅罗米尔本人不知道的,生活当中其他绝大多数人也不可能知道的生活的某个侧面。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我们自己不知道、很多人也不知道的侧面,生活是很复杂的,所谓生活的某些真相,当事人不会知道,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但是,小说,包括电影、其他艺术存在的一个理由就是能够提供一个窥视孔让我们看到生活的秘密。

事情是这样的,雅罗米尔的女友其实有另外一个男人,一个中年人,四十来岁。他们说不上是爱情,但他们保持稳定的性关系。原来那天约会女友放他鸽子,她是和那个男人去约会了,根本就没有哥哥计划偷渡国境这回事,是她为了安慰雅罗米尔临时编出来的故事。这是一场悲剧,也是一场喜剧,尽管说它是喜剧未免有点残酷。

为什么说是喜剧呢?因为雅罗米尔认识不到,现实是神秘、相对和复杂的,人的现实关系处在一个相对性构成的网络中,把现实看得很绝对是很可笑的。不仅女友没他想的那么简单和崇高,他本人也并不像他自认为的那样崇高,他去告发女友的哥哥,没想到把女友牵连进去,坐了好几年牢。这个悲剧是多么具有辛辣的讽刺意义啊!

小说的结尾是这样的:雅罗米尔在一次聚会上和人发生争执,被人像拎小鸡一样拎到阳台上,关在外面冻了一夜,很可怜的,后来他发烧生病,好像得了流感、急性肺炎什么的就死掉了,这个结局确实很惨。

一个抒情诗人在自己抒情的国度里是王子,你看他就是这样狼狈不堪地死去,作者对小说结尾的处理是有意避开悲剧的崇高性,显示现实生活的偶然性、反抒情以及讽刺色彩,这和作者的倾向是协调的。

《生活在别处》视角独特,细节和叙述都很生动,对“诗人和母爱”、“诗人和社会”等主题做了精彩的刻画。尤其是“诗人和梦想”这个主题,小说的第二章“克萨维尔”,整个一章都在写诗人的梦游生活,一个梦又一个梦。

“克萨维尔”这个名字就是雅罗米尔的另一个名字,专门用在那个做梦的雅罗米尔身上,这个时候他就变成了克萨维尔,他是一个有许多梦幻生活的人。这部分写诗人生活在一个又一个的梦幻当中,写得很美,让人难忘。这些梦游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生活在别处”这句话的另一种诠释,用小说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

“最好的旅行,是在陌生的地方,发现了一种久违的感动。”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