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 打造民营制造企业发展新优势

[时尚] 时间:2024-04-26 22:50:2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45次

原标题:专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 打造民营制造企业发展新优势

在日前举行的专家制造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2021年首次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推进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杨崇汇、关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技术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迎秋等专家围绕“大力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创新打造民营制造企业发展新优势”的打造主题展开讨论。

高培勇表示,民营去年和今年的企业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市场主体比喻为“青山”,说明在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市场主体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新优地位获得极大提升。这两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专家制造主线是“六稳”“六保”。不管是推进“六稳”还是“六保”,排在第一位的关键都是就业。无论是技术“稳就业”还是“保居民就业”,都要从市场主体入手。创新只有保住了市场主体,保住了企业,才能保住居民就业和基本民生。正因为如此,市场主体才被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

高培勇进一步指出,这两年的减税降费也是围绕市场主体配置。他举例说,去年在严峻的形势和条件下,几乎所有税种都出现下滑,唯独证券交易印花税和个人所得税两个税种上扬。“按道理说,经济下行,个人收入减少,个人所得税不应该上升,但个人所得税不但上升,而且上升幅度很大。就结果而论,去年的减税降费主要不是针对个人,主要受益群体是企业,减税降费主要落在企业身上。”高培勇说。

高培勇认为,围绕市场主体转的宏观经济政策格局是去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基本景象,可以预期,“十四五”乃至更长时间,这种以企业为中心,围着企业转的宏观经济政策格局将持续下去。

杨崇汇认为,民营企业要打造新优势,就不能“安于”现状,必须在开拓创新中前行。首先,民营企业要学会向“合作共赢”要效益,尤其是与国企合作前景就非常广阔;其次,要善于向专业化协作要效益。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在国际更大范围内的“协作”,细化“分工”造就了我国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广大民营企业也应积极参与进来;最后,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培育新优势。特别是要建立适合自身的股权结构、管理制度、科技创新与监管体制。

侯云春认为,我国民营企业之所以往往受制于关键技术,难以突破;许多专利束之高阁,不能转化为实用技术;不少技术成果转化率低,回报慢,效益不理想,症结在于机制不灵活、模式比较落后。为此,他建议从几方面推进关键技术创新。一是优化创新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利益为纽带、企业为主体,组建创新体,结成创新链;二是明确创新分工。政产学研用等在推进关键技术创新中,应该明确功能定位、各有侧重;三是发挥创新人才作用。通过培养、延揽、重用、激励,发挥人才在关键技术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四是分散创新风险;五是净化创新环境。关键技术创新各参与方要重合同守信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责任共负。政府尤其要加强市场监管,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在努力降低风险、减少重大失误的同时,建立容错机制,创造关键技术创新的宽松环境。

刘迎秋提出,民营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关键技术上寻求新突破。把“卡脖子”技术作为企业进行关键技术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同时将其与国家发展战略、特别是“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战略安排紧密结合。通过在此类“卡脖子”技术上的创新,不仅可以不断提升企业的产品制造水平,还可以大幅提升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从而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质量及其市场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还会获得更多超额利润,进而成为其他企业效法的对象。届时,会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新的更高层次的“关键技术”的创新和高水平的竞争当中。最终,由于拥有“关键技术”作支撑,民营企业整体发展质量会得到大幅提升。(李伦)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