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在基层】杨文钰: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贡献力量

[热点] 时间:2024-04-18 14:57:3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9次

原标题:【二十大代表在基层】杨文钰: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贡献力量

让1亩地产出1.5亩地的大代粮食,对一位普通农民来说,表基保国不断需要劳作一个季节。层杨但是文钰为确,对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教授来说,家粮勤勉耕耘了22年。食安生活水平

党的全和二十大代表、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教授

将杨文钰教授与中国千万农民联系起来的人民,是提高今年第一年全国性推广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这项技术连续两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贡献

玉米、力量大豆,大代被称为“粗粮双王”。表基保国不断可是层杨,原产于中国的文钰为确大豆,却是近年来最依赖进口的粮食作物。来自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总量首次超过1亿吨。这是什么概念呢?根据专家们测算,若要解决1亿吨大豆的进口替代,全国需要7.69亿亩耕地。

杨文钰教授说,我国耕地面积有限。玉米、大豆的争地矛盾,始终是困扰国家粮油安全的“卡脖子”难题。

国家需求就是农业科技工作者们的奋斗方向。作为作物栽培、耕作领域的专家,杨文钰教授将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技术作为研究重点。属于同季旱粮作物的玉米、大豆,也可以是黄金搭档。他带领着团队,在传统种植模式基础上,进行科技创新,研发出新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06年,四川遭遇大旱,杨文钰教授团队的玉米套大豆试验田却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大豆亩产100公斤以上。

但科研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特别难的时候,太多了!”令他记忆尤深的一道难题,是玉米和大豆的品种选配问题。2009年,四川雨水较多,玉米普遍都长得较高,当把大豆套种进地里后,却长得又矮又小。两者生长不匹配,直接影响着收成。作为技术负责人,他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觉得是一种“耻辱”。“这个技术不行了吗?”他开始反问自己。直到来到南充的基地,当看到2米多高、果穗也不少的玉米,和长势喜人的大豆时,他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找到问题症结所在,他心情顿时由阴转晴。

炎炎夏日,杨文钰教授顶着烈日为农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杨文钰教授为农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但没想到,后来在解决农业机械化应用这一难题时,他又遭遇了一次“尴尬”现场。2012年,杨文钰教授拿着研究出来的标准参数,找了一家农业机械生产厂家,并按要求全款付了30多万元,制作3台收割机。当其中一台收割机送到玉米大豆亩产喜获丰收的宁夏,准备在全省的现场会上大展身手时,机器仅运转了一会儿便直接停了。见此场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直接停止合作。这次重挫让杨文钰教授感到非常失落。

尽管遇到困难挑战不少,但杨文钰始终相信,“国家需要这个技术,对人类有贡献,我还是要坚持。凡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最后一定会产出它应有的价值。”

正是因为他和团队的坚持不懈,这项技术目前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至2021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四川累计推广面积5758万亩,遍及61个县市,技术覆盖率75%以上;在全国累计推广966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335亿元。不仅助推四川大豆产量跃居全国第三位,也为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粮油安全的玉米大豆争地矛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今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16个省份推广种植1500万亩以上。其中,四川扩大310万亩。据悉,通过多方努力,今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取得预期成果,基本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目标。

“作为农业科技界的基层代表,参加了党的二十大,感到无上光荣,无比自豪,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唯有埋头苦干,全心全力致力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贡献出的自己微薄力量,才对得起党给予自己的神圣荣誉,才对得起培养自己的四川农业大学。”在向四川农业大学师生作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时,党的二十大代表杨文钰如是说。

(图片来自四川农业大学)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