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那些借条里的承诺和纪律 正文

那些借条里的承诺和纪律

[知识] 时间:2024-04-26 00:15:4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28次

原标题:那些借条里的那借诺和承诺和纪律

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关于借条、条里借据的纪律故事。透过这些故事,那借诺和可以看到我党我军的条里如山承诺、如铁纪律。纪律

1929年,那借诺和红四军筹得一笔款子。条里此时,纪律毛泽东立即提出,那借诺和红四军进军闽西前,条里曾在江西瑞金大柏地向群众借过粮食,纪律留下总数约500元的那借诺和借条,红军应该守信用,条里有借有还,纪律不能失信于民。于是,前委决定由宋裕和带上500元光洋,前往瑞金大柏地,挨家逐户对着借条还钱,感动得当地百姓无不交口称赞“红军好”。这一佳话,流传至今。

事实告诉我们,唯守信守纪方能赢得群众信任。

买卖公平,不拿群众一块红薯……红军算的不仅是经济账,更是纪律账、人心账、政治账。

1935年4月,女红军谢飞、刘彩香、钟月林因照顾发烧的吴富莲掉了队,借宿在一个空无一人的老乡家。她们在烧火时,发现了几个梨,又渴又饿的她们,很想尝一尝。但她们想到了红军铁的纪律,梨虽味美可口,但纪律更重要。倘若主人在,还可用钱买,偏偏主人不在家,只好将梨放回原处。后来,吴富莲高烧不止。为了缓解她的病情,三个女红军经过反复商量,决定买一个梨给吴富莲吃。她们不知道梨的价格,便决定多给一些。谢飞还给房东写了一张“借条”:“老乡,我们是工农红军,路过此地,住在你家,我们有个病人正在发高烧,买了一个梨,现留下12个铜板,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对不起,请原谅。”这样,她们才心安地追赶大部队。

可以说,长征的胜利,也是纪律的胜利。

在我军的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门板连队”。这一荣誉称号,源自著名的“门板借条”。1934年5月,红七师机炮连官兵路过一处村庄,借用了当地民众黄堂珍家中的一些食物,离开时把借条写在了门板上:“老板,我们吃了你半坛咸菜、几根大葱,烧了几根柴,共补你黄豆六升。”

全国解放后,黄堂珍老人主动将贴着红军“借条”的门板捐献出来,“门板连队”的故事由此传开。历经战火硝烟,连队逐渐锻造形成了“信念如磐、练兵如火、备战如弓、守纪如铁、爱民如亲”的“门板精神”。

有一张借据,穿越时空,彰显了我党我军对人民的承诺。1996年,湖南汝城有个叫胡运海的人在翻新家中灶台时,发现了一张借据。这张借据写于1934年冬,是一位叫叶祖令的红军司务长给胡运海的爷爷胡四德写的。借据上写着:“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谷壹佰零伍担,牲猪叁头重量伍佰零叁斤,鸡壹拾贰只重量肆拾贰斤。此据。”

虽然叶祖令和胡四德都已去世,但不影响这张借据的效力。汝城县委县政府决定如数奉还,按时价折款,于1997年5月向胡运海支付了1.5万元。

回首百年,我党我军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立下一张张借条借据,也立下了对人民的庄严承诺,立下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比铁还硬的纪律,立起了党和军队的好样子。这一切,让我们赢得了民心、守住了人心,战胜了困难、打赢了战争,获得了发展、创造了奇迹。

新长征路上,我党我军信守爱人民、为人民的不变承诺,严守“不拿一针一线、不越雷池一步”的党纪军纪,一定能铸就生死相依的鱼水深情,确保我军无坚不摧,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

(作者单位:63869部队)(■李炳涛)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