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牧民跃下马背 草原生态好转 正文

牧民跃下马背 草原生态好转

[百科] 时间:2024-04-26 18:23:5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85次

原标题:牧民跃下马背 草原生态好转

新疆那拉提空中草原。牧民马背  杨天民摄

6月底,跃下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大同乡克其克同村的草原马孜克·沙发尔正准备上山往草场送一些补给,毛驴背上的生态褡裢里装满了米面油,还有蔬菜。好转

4月初,牧民马背马孜克一家赶着牛羊上草场。跃下一大早,草原一家人吃完早饭,生态准备好路上吃的好转水和馕,以及少量生活用品,牧民马背赶着100多头(只)牛羊等牲畜从家里出发了,跃下“15公里路,草原骑上毛驴、生态牦牛,好转只走了5个小时就到了,东西也不用带太多,草场里有搭好的帐篷,里面也有生活物资。”

路上简单吃了点馕,中午刚过,一家人便赶着牲畜到了自家草场,收拾打理好之后,留下一人在草场看护牲畜,马孜克和家里其他人便下山了:“要回来收拾饲草,过一阵子就上草场送一次补给,半年之后就可以赶着牲畜回来在家里养着了。”

在新疆,逐水草而居,风雪侵途,人畜困顿……这样的情形已经不多了,很大一部分牧民已像马孜克一样实现定居,房子掩映在群山中间,周围长满了绿油油的饲草,家里有电视、洗衣机、冰箱等家电。

游牧曾造成超载过牧情形发生。一段时间里,随着不断增多的牛羊啃食,新疆北部的草原严重退化,生态环境恶化,草畜矛盾日益突出。

在国家支持下,新疆启动了一系列牧民定居工程,开始以人工草料基地为中心的牧民定居建设。各地在水土、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修建定居点,开发饲草料基地,让牧民相对集中定居下来,同时开展配套的医疗、教育、文化、卫生建设。一批批牧民搬入新居,建起暖圈,种起饲草,不再顶风冒雪放牧牛羊。

“我们是半年放牧,半年圈养,家里有1.1万亩草场,按照以草定畜的规定,我们养的牲畜变少了,但是因为国家给草原补助奖励,收入并没有减少。近些年,我们的草场因为牲畜少了,草长得越来越好了。”马孜克告诉记者。

2020年,新疆共落实草原补助奖励总面积6.91亿亩,其中禁牧草原15010万亩,实施草畜平衡管理54090万亩,每年每亩2.5元,发放补助奖励资金24.7725亿元。

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先是促进了生产方式的转变,牧区集约化生产水平提高,牧民逐步实现了“定的下来、稳得住、能致富”,还进一步完善了家庭草场承包责任制。其次是社会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加大饲草料地建设为牧民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定居为牧民提供了增收渠道,“综合来看,新疆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以来,草原畜牧业实现了向冷季舍饲、暖季放牧生产方式的逐步转变,草原生态总体趋势向好。”根据《新疆实施牧民定居工程规划》,在2011-2020年期间,新疆将有16.93万户、76万多名牧民跃下马背,过上现代、文明、舒适的定居生活。(李亚楠)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