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黄金搭档”芒格去世,他影响了一代人的财富观

[热点] 时间:2024-03-29 13:32:2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45次

长期看好中国投资机会的他,没等到100岁生日。巴菲

投资界传奇大佬查理·芒格,芒格在当地时间11月28日上午去世,去世距离100岁生日只有一个月。影响

99岁的代人的财芒格,是富观股神巴菲特的合伙人,有“行走的黄金搭档百科全书”和“幕后智囊”之称,很多人把他们俩视为投资界的巴菲神级组合。

他们曾联手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救活,芒格股价从7美元一股涨到了90000多美元一股,去世缔造了一大奇迹。影响

得知芒格去世后,巴菲特第一时间悼念:“没有查理的富观灵感、智慧和参与,黄金搭档伯克希尔不可能达到今天的地位。”

在巴菲特看来,投资的道路上有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第一个是被誉为华尔街教父”的本杰明·格雷厄姆,第二个就是查理·芒格。

芒格这一生命运多舛,先后经历了金融危机、战争退学、离异丧子等危机,又在投资界深耕,身家高达26亿美元。他的财富观,影响了一代中国人。

01

不只是巴菲特

背后的男人

每年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总是侃侃而谈,比他大7岁的芒格却沉默寡言。“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这9个字,一度成为他的标志。

不过巴菲特对他的评价很高,不仅把他当作益友,更把他看作良师,认为“在遇见芒格之后,我以非同寻常的速度从猩猩进化到人类,否则我会贫穷得多”。

两人相识60多年,一见如故。巴菲特在认识芒格之前,早就已经听说过他的大名,对他颇有好感。

有一次,巴菲特去一位医生朋友家推销证券基金。这位朋友很忙,没空听他仔细介绍,却满口答应了投资。巴菲特疑惑不解,直到朋友告诉他:“你让我想起了查理·芒格。”

正是在这位朋友的牵线下,芒格和巴菲特在一场晚宴上相识。两人聊起来滔滔不绝,以至于芒格拿起茶杯倒水时,都要伸起另一只胳膊阻止别人说话,以免打扰他和巴菲特的对话。

巴菲特在接受采访时称赞说:“我们的想法如此相似,简直令人毛骨悚然。”

1972年,芒格说服巴菲特以2500万美元收购See's Candies,这家公司为伯克希尔创造了超过20亿美元的销售额。

从1965年到2021年,伯克希尔公司的平均年涨幅高达20.1%,是标准普尔500指数涨幅的两倍。

在芒格的影响下,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潜移默化发生了变化,从青睐投资陷入困境的公司,转而寻找质量更高但定价过低的公司。

每次两人产生分歧时,芒格都会笃定地说:‘巴菲特,你再好好想想,就会同意我的看法,因为你是聪明的,我是正确的。”

02

多年来一直看好中国

遵循儒家中庸之道

芒格几乎一辈子待在美国,可在中国的人气,反而高于美国。

就连他自己也自嘲:“我在中国的人气很高了,但在洛杉矶不太受欢迎。”

他很欣赏孔子的儒家思想,多次在股东大会上说,人们应该学习儒家的中庸之道,克己慎行。

在投资中国方面,他一直非常乐观,从2010到2022年,至少5次公开谈到对比亚迪的认可。

他常说,要在有鱼的地方钓鱼。在他看来,中国就是这样的地方。

今年10月30日,在谈及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时,他预言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的前景,会比几乎任何其他大型经济体都要更好。

一位股东问他:“既然全世界最优秀的公司大部分在美国,我们是不是应该着重分析美国最优秀的公司?”

芒格直言:“我不同意。在我看来,最强大的公司不在美国。我认为,中国的公司比美国的公司更强,而且它们的增长速度更快。”

“如果我是中国人,就会投资中国而不是美国,因为中国的果实挂得更低,有些公司已经站稳脚跟了。怀里明明有个大馅饼,还盯着天上的那个,这就不对了。而且以目前的价位来讲,他们投资中国也比投资美国更好。”

芒格的投资观说起来并不复杂,他给中国投资者最大的启示就是买入真正的好公司,实实在在给顾客创造价值的公司,而不是去玩一些投机取巧的金融手段。

“你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行动,而是极大的耐心。你必须坚持原则,等到机会来临,你就用力去抓住它们。这些年来,伯克希尔就是通过把赌注押在有把握的事情上而赚钱的。”

央视财经评论员单仁博士不止一次公开推荐芒格的投资理念,他曾3次现场、5次网络参加巴菲特股东会,从这位耄耋老人身上汲取人生智慧。

华人投资家李录更是他的拥泵,受他的影响对自己的公司结构改组,并不断寻找优质企业,跟它们长期一起成长。

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就发生在他俩之间。他们经常约在7点半见面,第一次,李录踩点前来,发现芒格已经吃完早餐了,并且看完了当天的报纸,有些不好意思。

于是第二次,他提早了15分钟,第三次提早了半个小时,还是发现芒格坐在那看报纸。直到第四次,他早到了一个小时,才终于赶在了芒格之前。

03

把一手烂牌

打成了王炸

芒格的成长经历,并非一路坦途。他拿到的初始人生剧本,是一手烂牌。

出生于1924年的他,小时候正赶上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

虽然父亲是律师,收入还算稳定,可为了补贴家用,他6岁时就开始打工赚钱。

他曾在镇上一个杂货铺打工,巧的是,这个铺子是巴菲特的爷爷开的。芒格和巴菲特算是老乡,不过当时并没有交集。

打工的日子并不轻松,芒格称其为每个周六的“服役时间”,必须连续12个小时不停地干活,才能获得2美元报酬,日子捉襟见肘。

17岁那年,芒格才摆脱这种兼职生活,考上了密歇根州立大学。可在大二时,珍珠港事件爆发,他被迫中断学业,应征入伍。

年轻的他被安排在犹他州冰天雪地环境恶劣的帐篷里,成为一名气象预报员。也是在服役期间,他遇到了第一任妻子Nancy,很快生下儿子泰迪。

然而,命运并没有放过他,磨难接踵而至。1953年,他跟妻子离婚。没多久,儿子就被查出有白血病。为了赚钱,他开着一辆用廉价油漆粉刷过的车疲于奔命,几乎倾家荡产,可儿子还是没能救回来。

芒格回忆道:“我想象不到生命中有什么经历,比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孩子一点点死去更糟糕的了。”

30岁的芒格,经历了离婚、丧子之痛,在破产边缘徘徊。

所幸,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工作上,一点点积攒起财富,这才有了日后在投资界的传奇。

后来,他通过相亲认识了第二任妻子,名字也叫Nancy,两人婚姻持续了54年,直到妻子2010年去世。

可能是因为前半生经历过太多风雨,哪怕芒格已经很有钱了,在生活依旧保持着节俭。

他出行时坚持坐经济舱,觉得坐专机太浪费油了,也不希望自己被财富所缚脱离了平凡生活。

曾看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中国人喜欢研究芒格?

有个说法是,他的人生符合大多数中国人对于圆满人生的期望。坎坷的青年时代,给了他足够的生活智慧。中年遇到一辈子的朋友和持续上升的事业,再加上富足和长寿,让他生活呈现出一条向上的曲线。

他对自己的人生经验毫不藏着掖着,留下了50多万字的智慧箴言。

对于幸福,他说,要降低你的预期,也就是让预期更符合现实。

对于学习,他说,真想取得别人无法取得的成就,就要甘坐冷板凳,日复一日地阅读,“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

这些话虽然看似鸡汤,但当他身体力行地做到,并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时,就会引人深思。

斯人已逝,可他的这些朴素的观念,依旧影响着千千万万普通人。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