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立功奖励金补发的背后——河南军地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公益诉讼维护军人荣誉启示录

[休闲] 时间:2024-04-26 08:50:5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71次

原标题:一笔立功奖励金补发的笔立补背后——河南军地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公益诉讼维护军人荣誉启示录

今年5月,陆军某旅指导员刘宗原向解放军郑州军事检察院(以下简称郑州军事检察院)反映,功奖关依2018年他荣立三等功的励金奖励金,一直未发放到位,背地检请求协助解决。后河护军

以刘宗原反映的南军情况为线索,郑州军事检察院调研发现,察机入伍优抚金、法开立功奖励金漏发、益诉誉启少发,讼维示录光荣军属牌挂不到位,人荣立功喜报送不到家等问题,笔立补仍不同程度出现,功奖关依对军人军属的励金荣誉感有所挫伤。

如何对症破解?

7月上旬,背地检郑州军事检察院联合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河南省军区“问诊”此类问题,提出破解之道。他们将保护军人荣誉纳入公益诉讼,依法营造尊崇军人的浓厚社会氛围,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这一探索实践,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

“俺要的不是钱,是军属的荣光”

初秋时节,进入三伏天的豫中原野,热浪袭人。

一份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书,让刘宗原的家乡——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成为各级关注的焦点。

“我们漏发部分军人立功奖励金,被河南军地检察机关下发检察建议书,虽说是改革交接中出现的纰漏,但也要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尽快解决问题!”在襄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会议室,该局局长黄军华有一种被“烤”的感觉。

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刘宗原,听他讲述了事情原委。2019年春节前,他所在部队将他2018年的立功喜报寄往襄城县民政局,春节后被签收。

“儿子在部队立功了!”刘宗原的父亲刘许召是一名退役军人,他对接到儿子报喜电话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没过几天,这一消息传遍刘许召所在的村庄。快过年那几天,刘许召扫了院子,擦了玻璃,等着来人送喜报。

“立了功咋没个说法,老刘不是个显摆的人啊。”年过完了,送喜报的事还没动静,村里有人开始议论。

犹豫了近半年,刘许召决定到县民政局、人武部问问立功喜报的事。民政局工作人员找到刘宗原的立功喜报,让刘许召取回家。

刘许召问:“喜报没送,奖励金发吗?”工作人员告诉他,年前已发放过2018年的立功奖励金,2019年预算里没有刘宗原的奖励金。

“许昌市有规定,军人立功后政府发放不同档次的奖励金,三等功的奖励金是1000元,怎么莫名其妙就没了呢?”刘宗原从电话里得知父亲的遭遇,感到很迷惑。

今年5月,刘宗原将情况反映给郑州军事检察院。

很快,郑州军事检察院和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启动协作工作机制,向襄城县检察院发出检察建议书,督导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调查解决刘宗原立功奖励金一事。

襄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立即组织全面排查,将漏发的34名官兵的立功奖励金全部发放到位。

“俺要的不是钱,是军属的荣光。”刘许召对记者说,家里每年收入不错,不缺吃喝,但因为这1000元奖励金是一种政治荣誉,所以很在乎。

“这1000元舍不得花,就放在电视柜上。看着信封上‘立功奖金1000元’几个字,就能想到儿子在部队的表现……”某旅中士班长王涵的母亲常万桃,拿到补发王涵的2018年立功奖励金后,充满感触。

“漏发的是奖励金,折射的是国防意识缺失”

20世纪90年代初,许昌军地叫响“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的双拥口号,成为河南省首座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城市,曾涌现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王秀鸾、“人民子弟兵的好妈妈”赵趁妮等一大批拥军人物。

因为1000元立功奖励金没发到位,上了检察院的督导名单,在当地引发关注与议论。有人认为,这件事对营造尊崇军人的社会氛围有促进作用,能够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改进工作。也有人认为,这样做有点小题大做,让许昌的双拥工作丢了分。

“漏发的是奖励金,折射的是国防意识缺失。一斑窥豹,说明我们的部分同志把拥军优属工作看轻了、看淡了。”襄城县主要领导在“八一”建军节前召开的全县双拥工作座谈会上严肃表示,襄城县5次获得河南省“双拥模范县”,不能让这份荣誉蒙尘。

“家门连着营门,党委、政府的拥军优属工作,直接关联部队官兵的军心士气。”黄军华介绍,县委领导认识高度一致,不能让军人的合法权益打折扣,不能让优抚工作的缺失伤了军属的心。

襄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到检察建议书后,连夜展开全面排查摸底,发现2018年、2019年各漏发17名官兵的立功奖励金。该局召开专题会议剖析查找优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部队实施阶段性表彰的变化完善优抚方案,改变每年春节前送一次立功喜报的做法,明确每季度和人武部汇总一次,对立功喜报进行核准,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0日前,将喜报和奖励金送到立功官兵家。

7月下旬,襄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出台一项新规定,喜报送不到家、光荣军属牌挂不到位,各级直接负责人当年不能评为先进。此外,襄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明确要求,在河南省《关于在全省建立走访慰问优抚对象制度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帮扶活动的实施意见》基础上,送喜报要有“两红一响”,即红花戴起来、红条幅打起来、锣鼓响起来,强化送喜报的仪式感,浓厚尊崇军人、优待军属的社会氛围。

“不能等到战争来临才想起军人,不能等到军属有困难才去关爱。”郑州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申家鹏说,军人在前方保家卫国,后方给军属热热闹闹送喜报,一定会激发官兵练兵备战的动力。

“每一项拥军优属工作,都是培植国防观念、巩固国防事业的基础工作。”襄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褒扬股股长李亚博告诉记者,县人武部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已联合建立光荣军属牌、军人立功喜报签收责任制,明确乡级武装部长领导责任,负责挂光荣军属牌、送立功喜报;县人武部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建立督导检查机制,“八一”建军节和春节走访慰问期间重点督导该项工作。

“国防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对军人军属的感情就有多浓”

站在襄城县看河南,全省还有多少官兵的立功奖励金漏发?

采访期间,郑州军事检察院第二检察室主任李芳海,拿出一份河南军地检察机关的最新反馈情况。数据显示,目前河南军地检察机关已立案53件,发出检察建议书24份,在已督促解决的未悬挂光荣军属牌事宜中,洛阳市12家、周口市2家、驻马店市1家、焦作市1家、平顶山市1家;在已督促解决的官兵立功奖励金未发到位事宜中,许昌市106人、方城县66人。

前不久,2013年从某县入伍的某部排长崔家堂,跟记者谈起自己的一段经历。2019年底,他荣立个人三等功。喜报寄到县人武部,人武部工作人员给崔家堂家打电话,让他的家人将立功喜报取回家。看到其他县的战友立功后,当地锣鼓喧天送喜报、送立功奖励金的场景,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做好优抚工作,关键看走不走心。”李亚博总结了送立功喜报的3种不同情形:一种是相关单位让军属自己领回去;一种是军属打电话催问,相关单位办事人员才想起来办理;一种是各级组织敲锣打鼓送上门。

“国防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对军人军属的感情就有多浓。”襄城县人武部政委宋文铎说,今年受疫情影响,不少喜报五六月份才寄回官兵家乡。虽然前段时间河南南部一直阴雨连绵,但他们坚持第一时间将喜报送到军属手中。

在军人军属心中,一张喜报重千斤,一副光荣牌大如天。立功喜报,是对军人拼搏付出的褒扬,是军人履行使命的荣誉见证。光荣军属牌不大,分量却很重,承载着党和国家对军人从军报国的肯定、对军人家庭奉献付出的褒奖,是军人军属心目中的一种政治荣誉。

“开展公益诉讼维护军人合法权益、营造尊崇军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是新时代军事检察院的职能拓展,也是推进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职业的法律手段。”李芳海告诉记者,郑州军事检察院联合河南省军区、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建立军人公益诉讼工作机制,有效激励了军心士气。

去年以来,郑州军事检察院、河南省军区,利用春节、“八一”建军节前走访慰问时机,对现役军人和离退休军人家庭进行走访调研,全面了解各项优待政策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协调,发出检察建议书,郑州军事检察院跟踪督导工作进展。郑州军事检察院还利用强军网等信息平台,收集河南籍官兵反映的问题,每季度向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反馈一次。

7月31日,记者接到武警杭州支队某大队教导员陈志法的电话,他说家乡泌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告知,八一建军节去他家慰问并补发2002年入伍的义务兵优抚金共2865元。

上图:5月22日,河南邓州军地领导到武警辽宁总队抚顺支队教导队指导员张光付家中送喜报。张光付被评为第22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荣立一等功。鲁 宁摄(■张 军 冯 源 本报特约记者 王根成)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