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救命,他们也太会装了! 正文

救命,他们也太会装了!

[焦点] 时间:2024-04-19 12:32:5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82次
如今上个班,救命是救命一点秘密都没了。

最近火爆全网的救命猪猪侠表情包,又将打工人的救命心理状态抖了个底朝天。

初入职场:划水是救命不可能划水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划水的救命。

工作一年:不划水的救命工作将毫无意义,不然难道拼命加班吗?

打工人虽然心里重拳出击,但到了公司面对领导,救命还是救命主打一个唯唯诺诺。

比如小视昨天在网上发现的救命一个国产剧cut。

女主受够了一天24小时随叫随到,救命还动不动就背锅的救命工作状态,对着领导破口大骂。救命

“杂事都是救命我来,锅也是我背,饼都不带给我画的,就想把我往死里弄啊?”

“我现在很累,我要休息,我要睡觉。”

“我告诉你现在几点了还喝咖啡,小心喝猝死你。”

但镜头一转,刚才的场景只在她心中浮现。

面对领导一通“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丝滑小连招,想想房租和各种生活开销的她,还是像往常一样,面带着微笑说出了两个字:好的。

这一情节,不仅准确击中了每一个社畜的内心,还精准描绘了他们会采取的行动。

等小视去看了几集剧之后,也被剧中所描绘的“装腔”真实到了。

只想说一个人打工真的很无助,到底是谁在我们身上安装了监控啊?

今天这篇好好聊聊——

为什么当代打工人爱好装腔?

到底是谁在装

那英著名讲话“妈的,最烦装逼的人”,到明天就正式发表十二周年了。

在这十二年里,社会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人的天性一直没变,比如最烦装逼的人。

或者再加一条:最烦不让我装逼的人。

二者相叠加,既构成许多人社交的动力来源所在,也形成了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因为装逼,有装成的,就会有失败的。

比如经典永流传的“法式小面包”梗,已经进化出装逼、讽刺、先声夺人等好几个版本。

把装逼说得文雅些,就是装腔。

小视开头所说的《装腔启示录》,就为我们描绘了当代人的装腔群像。

女主唐影在飞机上发朋友圈,要喷香水,放本书,摆好墨镜、咖啡和笔记本。

美美拍完照,还得加上精心雕琢的文字。

“身为律师,难得清净的时间就是在飞机上,没有电话网络,没有邮件必回。可以短暂地逃离,做一回自己。让机舱成为我的空中移动图书馆。”

男主许子诠,想跟座位相近的唐影搭讪,但不能直接要微信。

用的方法是跟空姐闲谈,以表明自己跟她很熟,且之前都是坐头等舱出行,财力雄厚。

唐影的上司王律,家中有亲人去世,披麻戴孝但仍不忘参加线上的工作会议。

结果被亲戚一句话破防:装什么成功人士啊?赶紧磕头去吧,艳红。

唐影的客户刘总,逢人就炫耀丈夫体贴、会疼人,前几天又给她买了个新包包。

在剧中,像这样的行为还有很多。

比如朋友周末聚会,张口闭口法fà国新浪潮电影以示品味高超;做饭忘记放盐,说是喜马拉雅玫瑰盐味道比较淡;去酒吧搭讪美女,卖弄从网上学来的宝典……

不是82年,我不是很认可

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也难免会或多或少的装腔。

升职加薪、看到绝美的风景、新买了条裙子、抽到绝版的卡片、有个满眼是你的对象、换了全新的iPhone 14 Pro Max、孩子期末考了第一名、半小时钓了三条鱼……

能给别人看的,大多是刻意营造的。

就连遇到各种窘迫的事,也可以在豆瓣等平台发一个社死的帖子,嘴角上扬着敲击键盘,打下一行:家人们谁懂啊,我哭死……

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在装腔。

即使你认为自己并没有装,但只要还在社交,在他人眼里就未必。

为什么要装腔

问题也就随之即来:我们为什么要装腔?

装腔又是从什么时候起,成为了一种标准范式?

把同一个人的微信、QQ、微博、豆瓣、B站、小红书等账号摆在一起,很可能会发现两种截然不同的人设。

比如微信跟朋友说着“恋爱,狗都不谈”,但等在视频网站看到帅哥美女混剪,少不了留下一个“我可以”且带着三个感叹号的弹幕。

电话里跟爸妈说着一切都好,但实际周末晚上十一点还在疯狂加班,跟朋友吐槽说“这个b班是一天也上不下去了”。

就像每周一,在各个聊天群都不难见到的表情包:想死,但觉得该死的另有其人。

陈丹青曾说,艺术就是装逼,他从小就喜欢装逼,装到了现在,装成了。

很多人之所以装腔,最简单的理由就是自己现在还没成。

想要拥有的东西,目前还没有;想要达到的目标,还去之甚远。

当下不尽如人意,便想到了装腔。

比如剧里的唐影。

工作需要她身着正装,可租的房离公司又远,只能穿着运动鞋坐地铁,出站后再换上随身拎着的高跟鞋。

想花大几万买正版的衣服,但想想觉得太贵了,只花几百块买了缺码且剪牌的“正版”。

装腔,是在给自己造梦。

还有刘总和她的富太太朋友们。

刘总说丈夫真是败家,前几天又给她买了个包,这么多钱干什么不好?

但一看她的表情呢,笑得都快合不拢嘴了。

几个富太太看了看刘总手里的新款迪奥,或不经意间拎着自己的包,或小心翼翼地把包藏在身后不起眼的地方。

很明显,前者们的包价值相当,而后者的包稍逊一筹。

但刘总的丈夫真爱她吗?

一对夫妻在外人面前,是假意应付,还是情投意合,大家都心知肚明。

不过碍于情面,不会直白地去戳破罢了。

社会上有许多人,装腔是真为了装,是打肿脸充胖子。

但还有一种装腔,则是无可奈何下的选择。

比如李健唱火的《父亲写的散文诗》里,有这样一句歌词: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孩子哭了一整天,闹着要吃饼干。

当歌中穿着蓝色涤卡上衣,蹲在池塘边上狠狠给了自己几拳的人,在脑海中浮现,我们很难不想起养育自己的父母。

俗话常说“万事不求人”,但为了孩子的温饱、升学与就医,却不得不放下脸面去求人办事。

他们并非不知装腔不能解决问题,而只是暂时掩盖问题。

但能够维持住仅有的体面,已经是另一批人的奢望了。

装腔是一种上进

在绝大多数语境里,装逼与装腔都是负面词汇。

它指向好大喜功、装腔作势,甚至是在别人的伤口撒盐。

但如果出发点是好的,且掌握住分寸,就是一种生活的调味剂。

比如朋友圈里的美食、美景、全家福、结婚照,只是晒出来分享生活,还可以给别人带去好心情。

当下很流行的一个说法是:00后整顿职场。

把辞职信甩老板脸上,动不动去劳动仲裁,举报公司偷税漏税。

但他们不是故意要跟领导对着干,而是二十年来所接受的教育,让他们发自内心看不惯诸如“加班文化”与“酒桌文化”在内的所谓文化。

表现在语言和行动上,便成了一些“过来人”口中的“不会来事儿”与“装腔作势”。

前几天的某则社会事件里,有人说“酒吧认识的,都跟人玩到后半场吃夜宵了,怪人没把你当正经女孩?又图人家的,又装”。

如果这算装,那小视只想说,她装对了。

不仅如此,我还希望这样装的人越来越多。

有时,“装腔”还指向一种“腔调”。

比如旧上海所说的“老克勒”,是精致的生活方式与进取的生活态度两相结合。

即使生活再不如意,也要维持住基本的体面。

在王家卫的电影里,我们见过许多这种人。

比如知道妻子出轨,却不动声色,只是在街边摊吃馄饨,吃到额头泛青筋的周慕云。

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去强求腔调,则是另一种腔调。

剧中的唐影,刚开始误以为剪牌、缺码的奢侈衣物也是正版,便在网上下单。

可当知道这种东西“一眼假”的时候,她又选择了退货。

她是渴望华丽的外衣,渴望更好的生活。

但这不代表,她真就沉浸在虚假里。

余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年轻人算命也是一种上进。

因为他们还在期待生活中有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按照余华老师的逻辑,装腔也是一种上进。

他们会和亲朋好友一起旅游、露营,在特定的节假日给自己一些仪式感。

会约同道中人去插花、骑行、爬山,或是在小区打打羽毛球。

会在下班后,慢慢悠悠地city walk,对着夏日夕阳(夜空)拍照。

而这些在朋友圈里发九宫格照片,分享“今日份美好”的人们,也是一种上进。

因为他们还有心情装腔,还愿意分享美好的事物。

这代表着,他们还对生活有所期待。

并愿意将这份期待,分享给更多的人。

他们还愿意相信美好生活就在前方迎接自己,只要自己再咬牙坚持,再奋力前行,便能拥有。

从此柳暗花明,如鸟上青天、鱼入大海,再也不受羁绊。

而每个打工人,在疲惫的午后、辗转反侧的夜晚,在朋友圈看到“装腔”的精修照片,让人捧腹大笑的段子,都可以从中得到力量,并支撑自己继续前进。

幸好,他们还在装腔。

幸好,我们还在装腔。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