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又一特大城市,来了 正文

又一特大城市,来了

[休闲] 时间:2024-03-29 04:49:5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14次
素有“地表最强地级市”之称的来了苏州,正式跻身特大城市行列。又特

近日,大城针对“苏州工业园区并入姑苏区”的来了传闻,苏州官方发布《情况说明》指出,又特近期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城乡(含开发区)分类代码进行了更新,大城苏州城区的来了统计口径包括苏州工业园区,其下辖社区的又特城乡代码由镇中心区(121)改为主城区(111)。

虽然苏州官方强调“此调整并非区划调整,大城只是来了统计口径的调整”,但也提到,又特按照此次调整的大城统计口径,以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下称“七普”)的来了常住人口数据来算,苏州城区常住人口达到512.51万人。又特

根据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大城《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这意味着,苏州正式跻身特大城市行列,成为我国第15座特大城市。

苏州新地标东方之门。图/图虫创意

苏州新地标东方之门。图/图虫创意

那么,正式跻身特大城市行列,对苏州而言意味着什么?未来还有哪些城市有机会更进一步呢?

统计口径变化背后

据了解,涉及此次调整的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市城东,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被网友戏称为“秋裤”的苏州网红打卡新地标——东方之门,就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港街199号。

截至2022年末,苏州工业园区下辖5个街道:娄葑街道、斜塘街道、唯亭街道、胜浦街道、金鸡湖街道,常住人口115.04万人。此番统计口径调整之后,苏州工业园区5个街道下辖各个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都已改成了111。

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苏州城区常住人口为399.12万人,现在统计口径上苏州工业园区被划入主城区,苏州城区常住人口也由此突破500万人,正式跨过特大城市门槛。

之所以如此,因为早期各大城市的开发区,通常都设在相对偏远的城郊,仅聚焦于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并未纳入行政区统计范畴,在统计上更不会视为主城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容,许多地方开发区与行政区合一,如广州黄埔区与广州开发区;或者横跨多个行政区,如成都高新区就覆盖了武侯区、双流区、郫都区等多个行政区,其街道使用的是各行政区的代码。

然而,还有一部分园区,仍旧是单独设置,在统计上不被视为城区,苏州工业园区便是如此。因此,在之前苏州的行政区划代码列表中,苏州工业园区一直是镇中心区,而非主城区。

但诸多开发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到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全国百强园区TOP5,无论是经济、产业、人口还是城市建设,都与中心城区无异,某些领域甚至比主城区有过之而无不及。

2022年,苏州工业园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3515.61亿元,占苏州城区生产总值的31%。按照同比数据,苏州工业园区以占苏州3.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苏州全市超15%的GDP和规上工业总产值,以及超25%的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和上市公司总数。

数据显示,2022年苏州GDP为23958.3亿元,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六,是“经济十强城市”中唯一非直辖市非省会的地级市。苏州还是江苏省第一人口大市,目前全市常住人口接近1300万,但由于城区人口不足500万,一直属于I型大城市行列。

2021年9月,国家统计局根据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了全国超大和特大城市名单,当时,全国共有7个超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共有14个特大城市: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

分析认为,随着苏州城区统计口径的变化,苏州被明确为特大城市,大概率只是时间问题。

“重要的转折点”

那么,一个城市“晋级”为特大城市意味着什么呢?

在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看来,苏州工业园区从镇中心区到主城区虽然只是统计口径之变,但对苏州而言却是城市发展中很重要的转折点。

他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从大城市到特大城市,不仅仅是主城区人口的变化,也反映了城市的发展水平,是对城市发展的一种认可。

业内专家认为,进入特大城市名单表明城市发展得到认可之外,也意味着城市能级的提升,并由此获得国家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支持。

以正在推进的城中村改造为例,今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会议明确,要加大对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积极创新改造模式,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努力发展各种新业态。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李恩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按照现在的统计口径,苏州显然可以享受到这一针对超大特大城市的国家政策的红利。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经济十强城市”,GDP超两万亿、人口超千万的苏州,没有机场一直让苏州耿耿于怀。近年来,每隔一段时间,“苏州梅友机场”(谐音“没有机场”)就会成为网络上的热梗。

陈耀说,成为特大城市之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都会有相应的变化,按照特大城市的规模去进行,这样对其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档次,对其一些项目上的报批“会是有利的”,这其中也包括机场的建设。

他还提到,特大城市本身有一个品牌效应,今后承担一些国际性的大型活动、大型体育赛事等的机会也会增加,相应地又会促进城市品质的提升。

李恩平表示,城市经济发展中城市品牌非常重要,晋级特大城市对于产业集聚、招商引资、吸引高端人才等会有更多的助益。

不过,受访专家同时认为,特大城市的治理要求也会变高,包括城市整体品质的提升、城市环境的改善等,对于城市管理者相应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城市的治理能力也要不断地提升。

李恩平说,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集聚,往往会出现大城市病的问题,作为特大城市更应该注重这方面的治理和化解。

在他看来,晋级特大城市在国家城市发展当中的定位,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当然也要承担特大城市这样一个角色的责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冯文猛也认为,成为特大城市,城市人口聚集会带来规模效应,公共服务配置起来更加有效率。但同时,也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如人口压力、资源环境压力等,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以应对未来的发展需求。

苏州之后,还有谁?

在苏州跻身特大城市行列后,未来还有哪些城市有机会更进一步,也备受关注。

前述《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明确,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为超大城市,500万~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300万~500万的为I型大城市,100万~300万的为II型大城市,100万以下的为中小城市。

根据七普数据,城区人口介于300万到500万之间的I型大城市,除跻身特大城市行列的苏州外,还有13座,分别为南宁、石家庄、厦门、太原、贵阳、合肥、乌鲁木齐、宁波、无锡、福州、长春、南昌和常州。

其中,南宁城区人口达到456.75万人(七普),距离500万人仅有约43万人的差距,是最接近特大城市门槛的城市。

南宁是广西的第一人口大市,根据南宁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末,南宁市常住人口为889.17万人,未来有望进入千万人口城市序列。但由于南宁市辖区的部分社区没有纳入城区人口的统计范围,导致南宁市城区常住人口并未跨越500万门槛。

广西“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广西将高标准建设南宁都市圈,建成城区常住人口超500万的特大城市,形成1小时高铁经济圈。如果南宁能够继续保持近年来的人口增长势头,在不远的将来也有望跻身特大城市行列。

根据七普数据,排在南宁之后,城区人口超过400万人的城市,有石家庄(442.39万)、厦门(436.38万)和太原(404.97万)3座城,未来也具有成为下一个特大城市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七普数据显示,合肥城区人口为377.76万人,距离500万人尚有约122万人的差距。2020年,合肥下辖的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园区没有纳入城区人口的统计范围。

而此次国家统计局调整城乡分类代码,把上述三个园区大部分街道的分类代码改为111。这意味着相关区域的常住人口,也将纳入城区常住人口统计。根据合肥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这三个园区的常住人口合计为138.3万人。如果这三个园区的分类代码都改为111,那么合肥也有望跻身特大城市行列。

不过,前述三个园区并非所有街道的分类代码都改为111,所以暂时不清楚按照调整后的城乡分类代码,合肥城区常住人口能否跨过特大城市门槛。

城乡分类代码调整之外,相较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撤县设区是一座城市短期内实现城区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的另一种便捷途径,多年来不少城市都在寻求撤县设区的可能。

但是,近几年出于防范城市过度膨胀的考虑,撤县设区已被纳入“严控”之列。分析认为,部分城市寄希望通过撤县短期内完成城区人口的增长,进而晋级特大城市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

作者:孙晓波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