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一位心内科医生7000例手术日志 正文

一位心内科医生7000例手术日志

[休闲] 时间:2024-04-20 12:52:1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30次

  姚晓伟和他的位心妻子宗媛,都是内科陕 西省人民医院的医生。姚晓伟在心内 科,医生宗媛是例手重症医学科主任。

  春节前,术日我采访了姚晓伟,位心他是内科 陕西心内科顶尖的医生之一,也是医生 7000多例手术日志的记录者。

  当我请宗媛以医生的例手角度评价一 下爱人,并提示了很多形容词,术日如救 死扶伤等大词儿,位心她都觉得不够准 确。内科最后,医生她评价他:此人救治过很 多受伤的例手心脏。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 后,术日出于医生强烈的责任心,姚晓伟 很想去武汉,可是医院不要求心内科 的医生去,因为心内科相当于半个外 科,手术比较多。这让他有些遗憾。 宗媛的请战,也没有被批准,院里希 望有一部分骨干留陕抗击疫情。

  姚晓伟,49岁,清瘦,轻微驼 背。1997年,他结束了山东大学医学 院本硕8年的求学生活回到家乡,在 陕西省人民医院工作,至今23年。

  自己承担的岂止是一场手术, 是对一个人生与死、健康与否的决定

  “大雨瓢泼后彩虹挂在天边,愿 它不散落,愿它落下来。”这是28岁 的陈锡娟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 时,发的第一条朋友圈。一周前,她 与死神擦肩而过。

1.jpg

  有一天,已经怀孕9个多月的陈锡娟突然感觉胸腹部剧烈疼痛,大汗淋漓。丈夫徐平立刻带她前往陕西省 人民医院急诊科。

  此时 , 陈锡娟血压达 210mmHg,比正常人高出一倍。经 过CT血管造影术,她被确诊为主动脉 夹层。但她最关心的不是自己,而是 腹中的孩子,反复强调一定要让宝宝平安出生。

  这种病是心血管疾病中危及生命 的急重症,一旦主动脉夹层破裂,血 液会像开了闸口的洪水,从病发到死 亡只需几分钟。

  征得家属同意,姚晓伟为陈锡娟 实施介入手术,降低主动脉夹层破裂 的风险,为稍后进行的剖宫产手术创 造条件。

  为了减少麻药对胎儿可能导致窒 息的危险,姚晓伟手术团队缩短了麻 醉时间,以最快速度完成手术。紧接 着,陈锡娟又接受了剖宫产手术,母 子平安。

  陈锡娟说:“当时,在ICU里, 我看着自己的心电图上上下下,呼 吸氧气罩上凝结的水滴流到脸上十 分冰凉,我很清醒地感觉到自己还 活着,能继续和家人在一起,感谢所有的医生们。”

  2010年,姚晓伟遇到了职业生涯 中年龄最小的患者。年仅2岁的小女 孩程华华,因损伤心脏传导束导致心动过缓,脑供血不足。 

  “做起搏器手术的一般都是60岁以上、心跳不动的老人,像她这么小 的很罕见,才2岁呀,这一辈子要换 多少个起搏器?”姚医生很心疼小孩遭罪。

  手术做或者不做都有很大风险。 不安装起搏器会危及孩子的生命,但 安装却因孩子的心脏还很小,对起搏 器本身及手术医技都有很高要求。

  这例手术很成功,姚晓伟永远不 会忘记,这个身高还不到手术床一半 的小患者那双明亮又渴求健康的眼睛。

  他说,自己承担的岂止是一场手 术,是对一个人生与死、健康与否的 决定。

  最近十年间,姚晓伟亲手书写了 满满8本患者病历。病人信息、诊断 记录、心得体会、手术方案及冠状动 脉手绘图均记录在册。

  与其说是病历,不如说是“术后 服 务 ” 记录 。 “ 这不是我的 ‘ 初创’,是医德的传承。”姚晓伟说。

  他的博导是交大一附院教授崔长 琮,如今已经83岁,老师的日记到今 天做了60多年。严谨认真是老师对他 的要求,也是他对年轻医生的要求。

  姚晓伟说,医学就是通过这样的 传承,一步步积累和发展的。杨光和 祁杰都是和他搭班的年轻大夫,他们 本身已经是优秀的一线大夫,但仍然最怕姚晓伟看台。 

  他会坐在手术室外,透过外面玻璃和显示屏,把连同手术准备到缝 合,从头看到尾紧紧盯着,甚至对缝 合留线长度和进针角度等细节都有要 求。

  他很清楚自己每天所处的工作 环境会对身体带来射线损伤, 导致白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 胳膊皮肤出现皮疹、靠近射线 的一边体毛稀疏

  导管室,和手术室一样,是一个 不分白昼的地方。心内科的医护人员 们经常从早上8点站到晚上10点,身 上重达30斤的铅衣,像是兵马俑的铠 甲一般。

  姚晓伟从未介意过铅衣的重量, 他很清楚自己每天所处的工作环境, 会对身体带来射线损伤,导致白细胞 减少免疫力下降、胳膊皮肤出现皮 疹、靠近射线的一边体毛稀疏。

  但只要一进手术室,所有的医护 人员都是忘我的。

  人体的心脏有三根主要的血管。 在对45岁的王博实施冠脉造影时发 现,其右冠中段90%狭窄并伴有血栓 阴影,这根细如发丝的血管维持着全 身的血液输送,如果不及时打通会危 及生命。

  为王博做心脏支架手术过程中, 姚晓伟穿着铅衣,一只脚支撑身体, 另一只脚踩“X”光。为了更灵敏地 做手术,他的双手、胳膊等一些部位 还 是 裸 露 在 外 面 , 暴 露 在 极 强 的 “X”光线辐射当中。

  手术结束后,王博的一个哈欠, 把所有人的心揪在了一起。刚刚脱下 防护服的姚晓伟,来不及再次穿上,喊着赶紧把他推回导管室。 

  “如果我们千辛万苦把手术做成功了,却因为护理不到位让病人丢了 性 命 , 我 觉 得 自 己 不 配 做 一 个 医 生。”姚晓伟说。

  此时,王博面色发白,浑身抽 搐,出现室颤,那是一种致命的心律失常。

  心肺复苏是急需且唯一的救治方 式,王博能感知每次电击除颤。

  “姚医生,我求你了,别用电打 我了。”

  “你啥都别说了,我咋都要把你救活,你坚持住。”

  因为病人血压低血液不易流动, 姚晓伟跟护士一起动手给病人扎针。 经过反复的电击除颤,王博的病情终 于稳定下来。

  姚晓伟认为,面对病患,有时候 关怀可能比疾病的治疗还要重要,医 生需要时时刻刻都留神、操心。

  午后的阳光在病房的走廊里留下 一道窄窄的阴影。“我更希望从来没 有抢救,没有病危,也没有生离死 别。”护士长王飞宇说。

  14岁的张力,一跑步就晕倒甚至 出现不明原因的突发性心脏停跳。这 种情况一旦发作,就极有可能失去生 命,姚晓伟不想让这个小伙子常常在 “生死线”徘徊。

  为张力安装起搏器前,姚晓伟去 了解他的状况。看到病床上放了一个 IPAD和几本小说。

  “我也喜欢看武侠小说”他拿起 孩子的书翻了翻。

  “以前在学校不让看小说,现在 正好能看了。”张力倚着床,抬头冲 他笑,可是没一会他就背过身去。

  妈妈搂着他的肩膀:“男子汉,不能哭,把病治好咱们回家。”情绪稳定后,他问姚晓伟:“我以后还能 打篮球吗?”

  “一定能。”姚晓伟看着他说: “ 这 两 天 好 好 休 息 , 也 别 看 小 说 了。”

  张力回答,好。 

  考虑到他爱打篮球,用右手投篮,又在长身体阶段。为了防止撞 击,再加上起搏器的线只有那么长, 小孩子每天都在长,线容易断。

  姚晓伟给出的手术方案是,把起 搏器安装在左侧,并把电极线埋的长且深。

  “我不敢不扎这一针,因为不扎他就一定会死,在合规的操 作下,医生要承担这个风险和责任。”

  在姚晓伟看来,已有的知识不能 完全解决现有的疾病,这是医学发展 的动力,也是医生不停止学习的动 力。

  他有很多不同角色,包括儿子、 丈夫、父亲,每个角色都需要做好, 但只要穿上白大褂,就像一台无法暂 停的机器,医生的角色会不断放大, 几乎占据他所有的生活空间。

  姚晓伟的家中经常会出现这样场 景:他和妻子宗媛坐在餐桌的两端, 交流不同病患的棘手问题,然后分别 打开电脑,查看最新资料,检索文 献。

  术前的准确预判,是建立在对病 人病情透彻了解之上的。

  53岁的陈建国因手脚不由自主地 抽搐、眼底充血来西安就诊的。之 前,他所在的市级医院确诊是冠心 病,并做了心脏支架。

  “冠心病有2/3的人是糖尿病,餐前餐后都要看血糖,如果仅看餐前血 糖的话就会漏掉这2/3。”姚晓伟看 片子后,让他去做糖尿病血管筛查。

  杨建国确实是糖尿病血管,第一 次做造影发现他的心血管堵了两处, 但只有一处放了支架。他的亲属很着 急:“姚医生,他这血管是不是完全 堵上了?”

  “没有,你看不是还有条缝缝 吗?”从患者角度,他建议先吃两个月的药看是否有效。

  两个月后,杨建国依然感觉胸闷 气短,四肢冰凉。正常人的心血管浮 在表面,而他的血管出现问题嵌入心 脏肌肉,如果安装支架,心脏跳动时 间长,支架会发生挤压、变形。因此 姚晓伟为他选择了药物球囊。

  杨建国爱抽烟喝酒,他的家属请 求医生一定告诫他。

  “以后一定要戒烟、戒酒、降 脂,不然谁也救不了你。”

  “我心里知道的,以后再不会了。”

  刘东因心包积液引发的严重呼吸 困难来到医院,原本应在X线透视下 心包穿刺并留置导管。

  但刘东的性命已危在旦夕,须立 即进行心包穿刺抽液减压挽救生命。

  盲穿意味着极易损伤心脏、大血 管及毗邻重要脏器,导致更为严重的 后果。“我不敢不扎这一针,因为不 扎他就一定会死,在合规的操作下, 医生要承担这个风险和责任。”姚晓 伟别无选择。

  第一次穿刺抽液700ml,病人家 属满脸疲惫,还是执意要把姚晓伟送 出病房门口。

  第二次穿刺后,刘东的妻子一定 要把姚晓伟送到楼梯口,她哽咽道: “我们一家人都感谢您,真的是救命恩人。”

  “不能亏待教师和医生,不然以后没人教书,也没人治病了。”

  我国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也不过 70年,距离它的真相还很远,每个人 的身体状况都不同,在疾病面前依然 是“小学生”。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无法接受 医学中的变故和风险,在人命关天面 前,每个人的情绪都会被放大。信任 是最好的沟通桥梁,不管是对病人还 是医生。

  每天早上8点,黑压压的人群包 围着穿白大褂的人。量血压,看片 子,聊天,都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 通。

  73岁的张凤英整天胸闷气短,从 家里客厅这头走到那头都气喘吁吁, 最终她被确诊为扩心病心衰。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的终末阶 段,药物治疗差,心脏会出现收缩不 同步,有发生猝死的风险。

  在手术前两天,她有些焦虑地找 到姚晓伟:“姚医生,我昨天没做好 梦,梦到小鬼了。”

  他拍了拍老人的肩膀安慰道: “梦都是反着的,说明你一定长命百 岁。”老人瞬间喜笑颜开。

  她的女儿李艾在手术前以为手术 同意书和风险告知单只是走流程,医 生总会有办法的。

  三腔起搏器的手术已经做了两个 多小时了,李艾本以为医生通知她走 进监控室是让她看片子。

  “反复尝试后,还是找不到合适 的血管送进去,我们准备缝合了。” 听到姚晓伟的话后,她强力支撑着身

  体说:“这么大的手术,你们给做半 截,我会告你们的。”

  “我们尽力了,现在就怕手术中 出现缺血。”姚晓伟说。

  李艾抬头看见,这位身穿防护服 的医生,在大冬天已是满头大汗。

  “姚医生,再试一下行不行,我 爸年纪大了,我妈有个三长二短,没 法给他交代。”

  “你放心,我们一定尽力。”姚 晓伟再次开始手术。

  在李艾双手合十的祈祷声中,半 个小时后传来了好消息,手术成功。 老太太在术后一直宽慰所有医生, “不要着急,尽力就好,辛苦你们 了。”

  现在,每半年老太太都要过来复 诊,并带来自己做的榨菜给心内科所 有医护人员。

  “从无法下地走路到不影响正常 生活质量,可以做饭照顾自己。看着 病人重获新生,我真心高兴。”姚晓 伟说。

  40岁的周强是东北人,来西安旅 游时突发急性心梗,医院胸痛中心的 “绿色通道”要求第一时间为急诊病 人开通血管的手术,先救人再补交费 用。

  出院时,病人家属补交了手术费 后在电话中对姚晓伟说:“教师和医 生的钱不能欠,不然以后没人教书, 也没人治病了。”

  后来他还邮寄了锦旗感谢医院, 这面锦旗一直挂在心内科的办公室。 也是在这间办公室,他和那么多病人 一同忧伤、一同喜悦。

     “躺下的人病得治,站着的人日 子也得过呀。”这是姚晓伟安慰病人 和亲属时,最常说的话,毕竟医生还 不能包治百病。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