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惩治和预防民企内部人员侵害民企合法权益犯罪?最高检回应

[时尚] 时间:2024-02-13 07:47:0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51次

    中新网10月23日电 在最高检23日召开的何惩合法“全面履行检察职能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办案中如何惩治和预防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的治和最高提问,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张晓津作出回应。预防

    

    

      张晓津指出,民企民企民营企业内部人员犯罪严重损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内部影响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发展,侵害权益扰乱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犯罪破坏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何惩合法有必要依法惩治、治和最高积极预防。预防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企民企二十大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有关要求,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内部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助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侵害权益

    

      一是犯罪及时研究制发指导性意见。2023年7月,何惩合法最高人民检察院专门印发了《关于依法惩治和预防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意见》,并于7月31日公开发布,指导各级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影响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民营企业内部人员犯罪,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是全面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检察机关在办理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案件时,注重因股权纠纷、债务纠纷等经济纠纷引发的涉嫌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案件与普通案件之间的区别。司法实践中,有的民营企业公司治理不完善,因股权纠纷、债务纠纷等引发互相控告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案件,背后关系复杂,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难度大。办理此类案件时,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案件中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尤其是全面收集、审查纠纷双方的经济往来活动,从中把握实质法律关系,不能简单地就一笔或者几笔资金往来判断罪与非罪。

    

      三是妥善把握刑事介入与企业自主调节的界限。惩治和预防民营企业内部人员犯罪案件,既要发挥刑事司法的作用,也要考虑到民营企业治理中的实际情况,由内而外强化犯罪预防和治理。检察机关在依法惩治此类犯罪过程中,注重把握好刑事介入与企业自主调节的界限,重点研究解决好民营企业报案处理问题,在企业内部人员犯罪风险尚未外溢的情况下,不随意、过度介入,干扰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避免造成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停滞等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问题。刑事法律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可以动用刑事法律手段。这个时候刑事介入就需要考虑对民营企业侵害的程度有没有动用刑事手段的必要。通过高质效履行检察职责,在依法惩治犯罪的同时,更好地帮助和引导企业去疴除弊、完善内部治理。 【编辑:周驰】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