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省第八次党代会 | 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焦点] 时间:2024-04-20 12:52:3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47次

原标题:喜迎省第八次党代会 | 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新海南客户端、喜迎南海网、省第南国都市报 记者 贺立樊

当黄丽梅住进新房,次党林下种植和畜禽饲养帮助她拥有更好的展成生活,她与海南全省64.97万名脱贫户一起,果更把贫困留在昨天。好惠

当万洋、及人儋白、喜迎山海高速相继连通环岛高速,省第海南岛高速路网历史性贯通本岛18个市县,次党1265公里的展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让“县县通高速”实现在今天。果更

俯瞰山海高速。好惠连绵起伏的及人山丘,成片的喜迎绿色生态美景尽收眼底。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当2.5万名各类教育人才来到海南,130多个各级各类教育合作项目陆续落地,海南的教育事业节节攀高,拥有更好的明天。

5年时间,海南民生领域的变化发生在每一天。让发展的成果更好惠及人民,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海南把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换来民生经济、基础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稳步前进。

熟悉与陌生

只为幸福生活

当初从鹦哥岭搬下来的时候,高峰村村民符志明其实有些担心。他担心失去了以往熟悉的“靠山吃山”生活模式,搬到50公里外的新址,一切都是陌生不可知的。

有些相同,最初听到村干部提出转换生产模式时,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共村的黄丽梅也有同样的担心:究竟能不能适应新模式?究竟能不能迎来新生活?

熟悉与陌生,在过去5年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大潮中,一次次被放大。乡亲们以往熟悉的生活模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低效的小农经济无法为黄丽梅带来足够的收入,单一的资源索取让高峰村陷入人与自然的矛盾之中。

资料图:生态搬迁后的白沙牙叉镇新高峰村。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在共村驻村第一书记、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隋耀达眼中,与贫困的斗争,正是让熟悉的变“陌生”、陌生的变“熟悉”。

抛去熟悉的小农经济,接受陌生的合作经营;抛去熟悉的“靠山吃山”,接受陌生的产业更新。新旧更迭之间,是所有人共同的努力。

让一座曾经没有公共厕所的村子,建起成规模的兰花种植园,海南大学干部王联春践行着自己的信念;亏损20多万元,也要帮助贫困户销售辣椒,海南滴滴沃家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凌燕实现对乡亲们的承诺;摆脱贫困的王海,成了千亩香蕉园的场长,决心帮助更多的贫困户……最基层的农村工作,涌现出一位位最贴心的领路人。

从省领导带头督导,到一线干部驻村工作,至2021年,海南全省共成立脱贫攻坚大队200个、中队2571个、小队12296个,先后选派三批驻村第一书记共2807人次,选派8583名干部组成2758支乡村振兴工作队,成为帮助群众脱贫的主心骨。

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工程等十大工程,海南精准发力,“智”“志”双扶,带动群众齐步奔小康。

当脱贫攻坚取得胜利,至2020年2月,海南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当乡村振兴持续推进,2021年,海南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7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76元,名义增长11.0%。

2022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塑造海南农旅融合高端品牌,盘活农村闲置资源等措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如今,黄丽梅早已脱贫,住进新房,加入村里的黑山羊养殖合作社。符志明和乡亲们一起搬到了新高峰村,大家种植茶叶、菌菇。2021年,新高峰村菌菇种植收获1万多斤。

2021年11月,高峰乡亲们一年一度的山兰稻采摘节如期举行。搬到新村址以来,村里新种的25亩山兰稻首次丰收,乡亲们载歌载舞,熟悉与陌生之间,幸福依然不变。

补齐和兜底

增强百姓获得感

4月16日至17日,海南首次通过海底联网线向广东省进行电力应急支援,日均送电量100万千瓦时。把海南的电“送出去”,不仅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持续建立,也从侧面反映出海南电力网络建设的显著进步。

几乎同时,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作为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投用后,每年可向海口供水1.77亿立方米。把南渡江的水“引进来”,既缓解城市生活及工业缺水矛盾,也标志着海南水网建设的又一项新成就。

过去5年,“送出去”与“引进来”之间,一项又一项民生工程相继落地开工,海南持续补齐“五网”建设空间:

——全面推动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先后投产了昌江核电一期、文昌气电、琼中抽水蓄能电站等多个重点项目,根治了困扰海南多年的电源性缺电问题;

——截至2021年底,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20亿元,公路网总规模达到41045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265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

——环岛天然气长输管网文昌-琼海-三亚建成,标志着海南省环岛天然气长输管网形成闭环,覆盖沿海12个市县;

——2017年海南省第七次党代会以来,海南全省加大光网投资力度,累计投资180多亿元,在国内率先实现“县县通5G”;

——随着南渡江引水工程、红岭灌区工程、五指山新春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的建设投产,海岛型骨干水网初具规模。

三亚市天涯区过岭文门常年蔬菜基地里,工人们正在采摘蔬菜。

基础建设的核心是民生,而民生的基础却不只是硬件设施。近两年,海南省年财政支出七成以上用于民生,供民生之需,为百姓兜底。海南省省长冯飞在2021年初履职时作出承诺:“百姓越烦心、越揪心的事情,我们政府就是要千方百计解决好。”

稳就业,促增长。2021年,海南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7.74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8.2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69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29.99%。

“菜篮子”,惠万家。2022年,海南将建设农光互补蔬菜大棚4万亩,全省蔬菜平均自给率达到60%,国有平价蔬菜市场销售份额提高到50%以上。

面对住房问题,海南坚持“房住不炒”,开工建设安居房3.9万套、首批成功配售,公租房保障1.3万套。2021年,海南非房地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继续提升,其中“3+1”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比达70%。

兜底民生,真心实意的付出、真金白银的投入,只为进一步提升百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创新促发展

打牢未来基础

继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62名学生报到后,今年春季学期,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又迎来了北京体育大学海南自贸港国际英才班的50名学生。截至2022年1月,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已签约引进10所中方高校、12所外方高校。

随着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的提质增速,一批全球优质教育资源陆续引进,在海南也能享受到留学国外的教育资源。2018年4月13日以来,海南全省累计签约各级各类教育合作项目130多个,累计引进各类教育人才2.5万人,1700多名高层次人才踊跃参与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

“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5年来,海南大力引进国内外一流中小学和幼儿园来琼合作办学,启动“一市(县)两校一园”工程,推进阳光快乐教育。截至2021年11月,全省19个市县全面完成引进任务,累计引进中小学和幼儿园共计83所,提供优质学位16万个,引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入琼办学。2022年起,海南将着力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以优质学校带动区域教育整体发展。

过去5年,海南以创新为抓手,持续开展民生领域创新建设,推动民生事业稳步发展,为未来打牢基础。

截至今年3月底,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已引进200种未在国内上市的创新药械临床使用,成为国际创新药械率先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通道,比预期目标提前近三年实现了医疗技术、装备、药品与国际先进水平“三同步”。

走出乐城,面向更广大的基层群众。海南争取国内优质医疗资源支持,帮助各类各级医院新建临床专科60余个;“一市(县)一院”工程累计引进全国知名医院53家,海南成为全国优质医疗资源进入最多的省份之一,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县、大病不出岛”。

走向群众,维护你我共建共融的社会环境。2021年,海南刑事案件6年连降、11年最低,命案发案数建省以来最低;9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2021年,海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457元。

着眼当下,民生领域建设让发展的成果更好惠及人民;放眼未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然是海南民生领域建设永恒的主旋律。(贺立樊)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