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如其来,寻宝邵阳假发产业“黑黄金”丨湘农荟驿站·区域特色产业②

[综合] 时间:2024-04-26 06:06:1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54次

原标题:“秃”如其来,秃寻宝邵阳假发产业“黑黄金”丨湘农荟驿站·区域特色产业②

红网时刻记者 曾鹏辉 刘炜翔 李娟 通讯员 肖薇 摄影 徐士洁 邵阳报道

编者按:要素集聚,其寻区域才有产业。宝邵而邵阳发制品市场,阳假业黑驿站无中生有,发产发扬“宝古佬”(特指邵阳人,黄金形容霸蛮、丨湘淳朴、农荟执着)精神,特色借鉴许昌、产业青岛成熟产业思路,秃后发赶超,其寻区域完美交出“全球最大规模人发加工基地、宝邵全球最大发制品生产基地之一、阳假业黑驿站中国最大发制品出口基地之一”的发产漂亮答卷,并已形成许昌、青岛、邵阳全国发制品市场的三足鼎立。

从收废品到邵阳发制品龙头企业老板,邵阳阳光发品董事长黄永祥用30年时间完成人生逆袭。

邵阳阳光发品董事长黄永祥,曾经在贵州农村集市,为收购一年轻女子乌黑的秀发,连续盯梢几天。

许多人把剪下的头发当作普通废品时,邵阳人却称之为“黑黄金”。而邵阳人认识到这一点时,已为许昌、青岛至少交了15年学费。

2003年,全国第一家发制品上市公司——许昌市的“瑞贝卡”在上交所敲钟,而阳光发品还未成立,仍处于产业初级阶段“收购头发”。

邵阳发制品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晓忠头发只剩下“后缀”,特意戴着女式大波假发推广邵阳发制品。

10月19日,邵阳发制品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晓忠告诉记者,邵阳已注册发制品企业110家,全流程产业链就业人员超过15万人。2020年出口创汇6.2亿美元,占据非洲70%、全球11%的市场份额。

在云贵川收废品的“小湖南”

邵阳发制品工厂。

记者走进黄永祥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区时,无法想象一个假发产业给他带来的真实财富,这无疑是千丝万缕、青丝熬成白发的积累。黄永祥特意指着两鬓白发,“白发不假,全是熬出来的。”他形容创业过程的艰苦,必须用“一部纪录片、一本自传”才能描述完整。

50岁的黄永祥个头不高,但身材壮实,给人非常干练的印象。

上世纪70年代,湘中之地邵阳农村,贫困落后,劳动力多。黄永祥父母亲与当地许多人一样,利用农闲时刻,到处收购猪毛酒瓶等废品,补充家用。而黄永祥17岁时就辍学,开始专门收购废品,经常几个月不回家,脚步留在云、贵、川农村。

黄永祥干着吃“四方饭”的职业,练就了机灵处世的本领。加之他的勤快、淳朴,外省人都亲切喊他“小湖南”。

邵阳发制品工厂。

1989年,黄永祥尝到了收废品的甜头,当年收入过万元,在废品圈里颇具影响力。有人形容,当一个人手里有一点点钱时,是最渴望赚钱的时刻。黄永祥总想着手里的废品变黄金。

有天,黄永祥在邵阳街头发现一门店收购头发。他收过鸡毛鸭毛猪鬃,从没见识过头发也能卖钱,废品王顿时感觉脑子不够使。

头发收购价每斤5角,转手卖给河南客商,就是一元多。没有哪样废品有如此高的利润。邵阳农民都知道了发财秘籍,很多村子村民带着梳子、镜子、杆秤到处找辫子。很快临近区域的女孩头发不够用了。

头发消耗身体营养,吃肉不如勤剪发就是这个道理。黄永祥介绍,邵阳农村女子多短发,直到如今,若长发女子到邵阳赶集场,后面必定有人追着买买买。

为学技术骑摩托车追到河南

邵阳发制品工厂。

黄永祥收购头发更为勤快,南部省区都有他的足迹。每天能收到一两百斤,净赚400多元,比上班工人一个月工资还多。黄永祥向记者透露,现在每公斤头发能卖到5000元,一个蛇皮袋装满头发至少值50万元以上。

邵阳头发收购市场活跃,河南客商越来越扎堆邵阳。到90年代初期,邵阳真正成了全国发都,每天头发成交量30多吨。

为了更快捷地收购头发,河南客商在邵阳传授档发制作技术,也就是头发初加工。收来的乱发清洗后,用特殊钉子梳不断梳理,根据长短分类后再卖出去。但关于河南人收购头发的终极秘密,黄永祥仅知道这么多。

他也曾与同乡骑着摩托车,跟着运载头发的货车追到河南。但总是无功而返。

邵阳发制品工厂。

只知毛发,不晓内容。邵阳人收购头发因处于产业链尾端,价格上没有任何发言权。经过几次价格大幅波动后,黄永祥走村串巷辛苦好些年赚的钱全部亏了进去。

“从那时起,我发誓一定要找到发制品完整的生产线。”黄永祥说。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靠收头发起家的邵阳人刘胜从朋友处得知,韩国人在深圳办假发厂,通过接触,他掌握了假发制作的生产过程。1995年,刘胜在深圳成立假发厂,招聘大量邵阳籍工人。而这些工人成为了日后邵阳发制品市场蓬勃发展的领军人物或核心力量。

交700万元学费后迈进产业链高端

黄永祥不甘心只吃产业链末端的“骨头渣”,他充分发挥“宝古佬”精神,就只为拥有自己的发制品工厂。

既然无法偷学到技术,不如请韩国商人来邵阳合伙办厂。2004年,黄永祥与三名伙计凑齐500万元开始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修建简易厂房、购置部分设备,但公司没有实质性的生产,仅收购头发与制作档发。运行仅一年时间,解散。黄永祥三名伙计亏损700多万元。

“回想这一幕,我也并不后悔,毕竟是合作伙伴把我带进了产业链的高端环节。”黄永祥说。

邵阳发制品工厂。

黄永祥清晰记得,2007年春节前,他在外地与合作方清算遗留账务后返厂时,厂里83名工人冒着严寒,自发在厂门外排成两行欢迎老板回家。

黄永祥没有让工人失望,很快,他找到了公司的第一个客户,800件假发,总额3万多元。而这家客户,一直合作到现在。

接下来,一切顺风顺水。相继打开美国市场、非洲市场。出口创汇额年年翻倍成长,2015年达到1亿美元,成为邵阳第一家出口创汇过亿美元、也是金额最高的企业。

非洲人因先天原因,头发短,且掉发年龄比较早,戴假发成为了非洲女子的生活必需品。很多女子备有多顶假发。电视中看到非洲女子头发打扮得俏丽动人,黄永祥就会得意地说,多半就是邵阳假发。2010年公司就在南非、尼日利亚、加纳等国开设销售点。湖南在非洲最靓丽的元素当属假发制品。

邵阳发制品工厂。

黄永祥将发制品原料扩大到化纤、牦牛毛等,但仍未停止收购头发。他介绍,一般女子的头发长到14寸要用5年时间,中国女子的头发基本被邵阳人收购了两轮。疫情之前,越南、印度成为新的原料供应地。

“亚洲人的发质好、柔顺有光泽,用于制作高端假发,而18岁女子的头发属于上品,而且头发越长、未经烫染,价钱卖得越贵。”黄永祥还透露,公司储存的头发原料价值近3亿元。而他认为存量远远不够,后疫情时代,国际市场需求量会报复性反弹。

头部产业转为“颜值经济

邵阳发制品生产的假发。

近两年,黄永祥开始运行跨境电商,在亚马逊、速卖通等平台上销售产品,每年线上销售额稳定在500万美金以上,欧美客户量稳步上升。黄永祥向客户们介绍公司销售情况时,习惯了用美金为单位,有时还会夹杂几句生硬的英语。

国家卫健委资料显示,中国去年超过2.5亿人受到脱发的困扰,平均每六人中就有一人脱发,秃发人群开始年轻化、女性占比提升的趋势。

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发制品市场开始升温。黄永祥与记者分析,中年秃顶男、部分退休白发族均属于刚需人群,而年轻人也开始追逐各种时尚发饰。“头部经济”已转为“颜值经济”,国内市场未来可期。去年,阳光发品年产值达10.63亿元。

10月19日,中国发制品第一股、目前业界唯一上市公司瑞贝卡的收盘价为每股2.82元,黄永祥认为,这个股价与国内国际的巨大市场极不匹配。

当前,阳光发品已建成年产1000万条高端顺发生产线,生产规模跃居全国第三,黄永祥已不甘心做邵阳的“头部企业”,而是瞄准了资本市场,更瞄准了“全球头部”。

黄永祥的底气还来自公司所在地政策赋能。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吴名蒙向记者介绍,经开区专门开辟2000亩土地打造发制品产业园,实施新厂房设备补贴、招工补贴、融资服务等各项政策扶持。让黄永祥没想到的是,经开区还投资5000万元,专为发制品企业修建废水处理厂。

全世界都在秃,你急什么?黄永祥正在用他的“顶上功夫”为你找回颜面与信心。(曾鹏辉 刘炜翔 李娟 肖薇 徐士洁)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