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走廊变美变“暖”了,北京数百座桥梁完成“微手术”

[知识] 时间:2024-04-27 06:15:4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54次

原标题:空中走廊变美变“暖”了,暖北京数百座桥梁完成“微手术”

过街天桥、空中互通式立交桥、走廊跨河跨铁桥……大大小小的变美变北百座桥,见证着北京城市建设,京数在融入城市景观的桥梁同时,也成为展示出行服务水平的完成微手窗口。随着本市慢行系统优化治理,暖绿色出行品质提升,空中这些“空中走廊”也增添了不少暖心的走廊服务细节。

去年以来,变美变北百座北京共有数百座桥梁完成“微手术”,京数通过延长扶手、桥梁加装坡道、完成微手修补破损、暖运用防滑工艺等措施,为市民架起一座座“连心桥”,让冰冷的桥梁也有了人情味儿

创新管理

天桥上首次有了双向分道线

学校、医院周边的过街天桥,每逢上下学、就医高峰,也会出现大客流。为了更好地服务就医患者、老幼出行,本市每年都对学校、幼儿园、医院周边过街天桥设施进行筛查。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简称城养中心)养护管理科科长杨扬介绍,为了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骑行者在桥上有序通行,城养中心与市交管局进行了专题研究,养护过程中试点在多处过街天桥上创新施划了分道线

记者在菜市口大街上的健宫医院门前,看到了一座完成“微手术”的过街天桥。横跨大街的桥面上,中央是类似机动车道上的黄色虚线,这条分隔线将桥面分成两幅,双方向地面都标注着白色箭头和“非机动车顺序推行”字样,桥面最外侧是红色的推行带。“这样挺清晰,就连我们行人都按着箭头方向靠右侧通行。”家住附近的张阿姨说。中午时分,偶尔能看到推行和走路的市民基本都能有序通行。

除了桥面,这座过街天桥的台阶也格外抢眼,每个台阶侧面顶端都划了黄色线条,台阶面是绿色铺装。“天色暗时,这样的配色可以使台阶显得更立体,方便眼神、腿脚不太好的老年人。”杨扬指着台阶和桥面告诉记者,近些年,北京已经将天桥铺装材料换成了陶瓷颗粒,与传统的橡胶材质相比,不仅高温天不反味儿,也更防滑了

为了确保市民通行安全舒适,去年初,城养中心就对五环内过街设施开展了全面排查,按照最高标准制定养护维修方案,分批次、分重点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同时加大巡查维修力度,严格落实24小时修复制度,全面、持续提升设施人文关怀。全年共完成42所小学、幼儿园、43家医院周边的50条道路和27座天桥设施维修、景观改善、安全性提升等服务功能优化工作

虽然重点地区天桥“体检”已经成为固定动作,但是每年都会发现新问题,对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出新要求。杨扬举例说,因部分天桥无障碍坡道建设时较宽,去年曾发生小型机动车沿着无障碍坡道开上天桥的险情,不仅对桥体本身使用寿命有损耗,更是威胁市民通行安全。针对可能发生此类情况的过街天桥,城养中心与市交管局专题研究后,在桥下梯道入口处安装了阻车墩

温暖延伸

延长扶手增设坡道 老人过桥方便了

北京现有立交桥区、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在建设时,两侧均设置有扶手,供市民通行使用。但在后续管养过程中,城养中心通过现场调研、梳理社会和市民通行需求及逐点位调查发现,部分设施存在扶手缺失,梯道底端、顶端最后三步台阶位置扶手长度不足、扶手位置不合理等问题,造成老人通行困难。

现场调研时,有一个情景让杨扬至今难忘,那是一位腿脚不好的老人,扶着栏杆扶手快要走出过街通道时,扶手却断点了,老人只好侧身扶着水泥墙继续挪着走完最后几步路。“虽然扶手只差个一米长度,但是对于老人来说,却是很大的不便。”

为此,城养中心征求核心城区、老年人居住密集区域属地街道和社会各界相关意见和建议,综合考虑设施现况、扶手类型、连接方式和周边环境等,逐点位制定治理方案,对96处扶手长度不足点位进行接顺和延长,对原有51处两侧梯道等未设置扶手、扶手位置过矮等点位进行增设或加高,方便市民抓握,提升设施服务水平。同时,针对二、三环等重要环线、通行节点75座桥梁外侧混凝土栏杆根部胀裂、扶手破损、漏筋等病害进行治理,共计完成栏杆维修4135米。

除了扶手,老年人走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的另一大“痛点”是坡道不连续。“很多老年人推着购物车,坐公交车去买菜,可是一些早期建造的天桥、通道要么没有坡道,要么坡道有断点,给老年人出行造成了一定困难。”杨扬介绍。

为确保市民在立交桥区、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通行节点推行自行车、行李箱、拉行购物小车等上下便利,针对推行坡道缺失、步道坡道断点情况,城养中心根据设施所处区域、周边人群通行需求特点等,组织对全市市管道路台阶两侧推行坡道进行逐点位研究分析,制定养护方案。针对具备改造条件的点位,综合采用拓宽、接顺、新建和维修等方式,完成136处推行坡道治理工作,全面提升推行坡道服务水平。

记者在广渠门立交西南天桥看到,上下桥梯道两侧新铺了混凝土材质、40厘米的坡道,市民推行购物小车、自行车更省力了;在北太平桥西天桥,过去没有到底儿的坡道延长了,上坡道时的“卡壳儿”消除了。杨扬告诉记者,如果梯道足够宽,还会像三元桥北通道那样,在梯道中央增设坡道,不影响市民抓扶两侧的扶手。

扮靓城市

电线“隐身” 桥梁换“外套”

一座座立交桥、过街天桥,既是服务市民出行的工具,也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然而,一些桥梁经风历雨,出现了坑槽、破损、侵蚀等病害,影响了城市家具的美观。为了扮靓城市,消除出行隐患,本市去年对14座市管城市桥梁进行了大修,包括大北窑桥东天桥、大望桥西天桥、华贸天桥、四惠东站天桥、八里桥村天桥、三元桥西南天桥、燕莎桥南天桥、农展桥南天桥、长虹桥南天桥等。

城养中心工程管理科陈鑫超介绍,此次桥梁大修工程中,城养中心以桥梁结构性和耐久性病害、地理位置、重大活动保障路线为重点确定治理范围,治理桥梁总长1413余米,维修面积达8900平方米。其中,进行大修的过街天桥位置多分布于东三环、建国路、京通快速路周边重点区域,人流较为集中,城市运行承载负荷较大。大修工程中悉心梳理每条桥梁的病害特点,研判病害成因,采取针对性的桥梁修护及美化措施,确保桥梁安全、牢固、美观。

华贸天桥,位于繁华的CBD周边,经过一系列“微手术”,裸露的电线不见了,桥体也换上了大气的铝板“外套”。记者沿着无障碍坡道上桥时发现,虽然红色铺装的桥面坡度较大,但无论是步行还是推行自行车,并不觉得打滑。陈鑫超介绍,通过更换防滑铺装层,确保了行人在雨雪天气通行安全。此外,桥梁及梯道栏杆由钢筋混凝土材质升级为不锈钢,既避免了过去雨水渗透导致混凝土开裂的情况,降低了后期维修成本,也提升了安全性和美观度。

记者注意到,原有高度扶手下面,还增加了一排较低的不锈钢扶手。陈鑫超介绍,二层扶手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人员及残障人士的出行需求。为了提升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还对天桥梯道位置更换了无障碍提示盲道,梯道平台及梯脚处设置了提示牌,增设梯道三角区防护栏杆

从桥下看,换上银灰色“外套”的华贸天桥横亘在高大的写字楼中间,阳光照耀下格外亮眼。大修工程中,城养中心对主梁和桥墩进行了外包铝板装饰,让桥梁整体更显厚重大气。过去直上直下的桥墩,也被装饰成双弧花瓶的造型。“这座桥因为配有灯箱、电子探头,过去裸露在外的电线很不美观,我们改造中将这些电线收进了金属线盒,外观看上去整洁多了。”陈鑫超介绍。

年代久远的桥梁也重新焕发了活力。在京原路石景山区与门头沟区交汇处,有一座跨越永定河的京原漫水桥,该桥梁始建于1966年,至今已有55岁高龄。在交通荷载及自然条件双重作用下,桥梁桥面混凝土铺装存在网裂、坑槽、破损,上部结构主梁大量超标受力导致裂缝、铰缝缺失,下部结构存在盖梁开裂、混凝土剥落等病害。城养中心根据病害特点,分别针对桥梁上、下部结构和主梁进行专项设计,采用针对性的修复及美化措施,使桥梁结构轻盈、耐用、美观。施工期间,为保障桥梁交通通畅,在桥梁原位置修筑导行道路,方便周边居民通行,将施工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精打细磨

20座精细化养护示范桥亮相

近年来,响应“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本市在桥梁养护上也越来越精打细磨。2020年,共完成首师大外国语学院天桥、紫竹桥东天桥等20座精细化养护示范桥等项目。

“哪儿坏修哪儿,随坏随修,小修小补高效解决,同步完善其他问题。” 在工人体育场西门天桥上,杨扬指着局部维修的桥面告诉记者,过去精细维修程度不够,针对性、目的性不明确。近些年,在提高小规模病害维修精准性的同时,同步通过调整坡度,解决天桥铺装不平整导致的雨后积水问题。

针对一些桥梁存在的两幅路中间接缝渗漏水,影响梁体寿命的问题,城养中心创新结构施工,在桥梁中央隔离带上设立支管,通过渗水砖、支管将雨水收集走,避免对梁体产生腐蚀,从而通过精细化养护提高桥梁使用寿命。针对通道出入口盲道,过去贴上去的盲道砖片容易翘起、挪位,接到市民反映后,城养中心立即维修,经过研究讨论,换成了更加结实、耐磨的石材材质,对于通道内部缺失的盲道也逐步进行增设。

记者了解到,按照市交通委印发的《北京市城市道路精细化养护与管理指南(养护篇)》、《北京市市管城市道路无障碍改造精细化标准图集》相关标准,本市逐年组织开展精细化示范路桥建设工作。重点针对天桥及通道小微病害、通行不舒适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治理,包括桥面破损、不平整、构件局部锈蚀、扶手不到顶、坡道不到底、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等。通过示范路桥建设,转变养护工作理念,提高养护维修服务水平和财政资金投资效益。

为了及时发现桥梁存在的问题,城养中心设置专门的巡查队伍,全天候开展路面、桥梁巡查。为解决市民出行困难,城养中心非常重视市民来电反映,去年开展的养护项目3成以上都是解决市民反映的问题。此外,为做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出行服务保障工作,交通部门还邀请残联监督员进行体验监督。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北京交通部门将继续按照“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工作理念,积极响应市民诉求,主动开展养护管理工作,从市民身边交通出行的小事出发,不断完善设施服务细节,提升市管城市道路精细化养护管理水平,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