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名家视点 正文

名家视点

[探索] 时间:2024-03-28 22:06:4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65次

  ■ 宋清辉

  上市公司频频参与投资理财,名家视点风险不容忽视。名家视点近日,名家视点又有一家上市公司宣布参与证券投资。名家视点12月13日,名家视点瀚叶股份称,名家视点公司拟使用不超过2亿元的名家视点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此前,名家视点郑煤机发布公告称,名家视点投资认购了3亿元信托产品,名家视点因私募造假“跑路”,名家视点提前赎回了近3000万元。名家视点郑煤机还因此收到了上交所对“购买信托产品进展事项”的名家视点监管函。

  对于以上现象,名家视点笔者认为,名家视点上市公司如果有闲置资金,去投资一些货币、债券等低风险产品,可以获取一定的投资收益。不过,如果将资金大量投向高风险品种,就要注意控制和防范风险,因为一旦投资出现巨亏,将给公司业绩带来较大冲击。

  事实上,因炒股而业绩下滑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例如陕西煤业上半年净利润下滑逾五成。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负26.60亿元,同比大幅度下滑。从投资类型看,陕西煤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有私募基金、公募基金、股票等,其中股票的变动损益最大,为负22.25亿元。由此可见,不少上市公司的证券投资计划引来争议在情理之中。但与此同时,参与证券投资的上市公司数量也相当之多。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共计有652家上市公司参与证券投资,累计持有证券个数共计2663只。从被投资的公司来看,有32家A股公司上半年被投资金额超过10亿元。但是,面对今年以来震荡频频的资本市场,不少上市公司手中持有理财产品都出现了一定程度上亏损。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有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欠缺投资理财专业度,因此其出现普遍亏损也在情理之中。

  特别是在私募产品投资方面,一些上市公司出现亏损的现象尤甚。这是因为,相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私募基金显得更为专业,同时私募投资门槛又相对较高。一旦上市公司认购私募产品金额较大,对其风控、投资动向等密切关注不够的情况下,就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损失。

  总体而言,上市公司“炒股”等投资理财行为并非长久之计,也是一把业绩“双刃剑”,需要慎之又慎。

  第一,从有利的方面来讲,若上市公司投资理财得当,规模合适,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利用闲置资金提高公司财务效率,帮助公司增厚业绩水平。另外一方面则有利于“借鸡生蛋”,即通过投资理财带来的收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公司战略转型,或者去进行下一步的并购重组等资本动作,这也是为了满足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不少上市公司的理财公告中,对于理财的目的均表示为“优化财务结构,合理利用自有资金,通过委托理财与证券投资充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及收益率,争取实现公司和股东收益最大化。”

  第二,从不利的方面而言,一家上市公司要想获得市场的持续认可,未来则需要持续聚焦主业。因为只有主营业务的大幅度提升,才能够最终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因此,上市公司在发展中一定要有远见和定力,不能只想着挣“快钱”,否则终会因“苦果”反噬而被资本市场淘汰。特别是在股票投资方面,不少上市公司都喜欢把“鸡蛋”全部放入股市的这一个“篮子”里,此举无疑使投资风险大增,甚至会反过来拖累主业,得不偿失。

  也就是说,若上市公司持股较少或投资与主业相关的公司,此举也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持股较多且行业分布较广,则应具体分析其原因。因为的确有一些上市公司置主业于不顾,砸重金炒股,后来因炒股亏损,主业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投资者对此类公司应保持高度谨慎。

  总而言之,应客观看待上市公司投资理财行为,在符合监管规定、主业稳定以及公司现金流充沛的前提下,去投资理财产品无可厚非,但选择的产品底层资产是否经得住检验,风控是否到位等等,都是考验其投资理财能否持续获益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闲置资金可以购买理财,但必须注意安全性,切不可进行投机活动。若公司主业不振、现金流紧张,仍痴迷于投资理财的行为则是“不务正业”。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