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山下桃花山上雪 正文

山下桃花山上雪

[热点] 时间:2024-04-26 18:45:0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30次

原标题:山下桃花山上雪

密云山多地广,山下山上于高处极目远眺,桃花这片广袤的山下山上大地上重峦叠嶂、如波似浪。桃花山为骨,山下山上水为脉,桃花山环水绕,山下山上水秀山明,桃花密云独特的山下山上生态环境使其成为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雾灵山雄伟庞大,桃花位于北京、山下山上天津、桃花唐山、山下山上承德四个城市之间。桃花主峰挺拔陡峭,山下山上海拔2118米,为燕山山脉的主峰之一,登顶四望,众山皆小。雾灵山西峰位于密云新城子镇,绵延二十余公里,海拔最高达1600米,奇峰凸起,怪石林立,流泉飞瀑,崖陡路险,被称为“密云东岳”。

关于雾灵山的历史记载有很多,其曾有“伏凌山”“孟广硎山”和“五龙山”之名,直至明代才开始有了“雾灵山”之称。山下古道纵横,为古代山戎、东胡、鲜卑、契丹等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必经之地。雾灵山庞大却不呆板,山体秀丽婀娜,夏季云雾缭绕,春秋满目葱绿,冬日银装素裹,仿佛带着一种通天的灵性,受到众多文人墨客的青睐和追捧。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伏凌山,甚高峻,严障寒深。阴崖积雪,凝冰夏结,故世人因以名山也。”明末清初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中这样记录雾灵山:“其山高峻,有云雾蒙其上,四时不绝。”(明后期密云县属昌平州管辖)虽然只有寥寥几句,却描绘出了雾灵山独特的灵气。

气势恢宏、阳刚凛然的雾灵山,也有其慈悲的一面。宋代时山脚之处便开始修建寺院,庙宇多达数间,至元代时香火甚为旺盛,僧人来此做佛事,民众可达万余人。明代京师西城指挥使蒋一葵,曾四处访问古迹,其在《长安客话》中记载:“雾灵山有云峰寺,相传宝志公锡(僧人住锡)于此。”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中也有记载:“文宗(元)命西僧于雾灵山作(做)佛事一月,而其绝顶可瞰塞内。”在雾灵山一带,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有名和尚三千六,无名和尚赛牛毛”之说。背靠庞大险峻之山,心怀天下慈悲之事,晨钟暮鼓,木鱼声声,雾灵山更显得与众不同。

明洪武年间,雾灵山周边开始修建长城,如龙戏水,出其左右,并于密云一侧设黑谷关、龙门关等险要关口,雾灵山遂成为边关防御重地。相传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巡视边陲重镇曹家路时,曾登临雾灵山。当时正值酷暑,刘伯温在山腰一巨石下休息,忽觉凉意袭来,倍感舒爽,连连称奇,欣然在石上题下六个大字:“雾灵山清凉界”。后人照样刻字铭古,每字约四平方米,当地人称此石为“大字石”,位于河北兴隆。

清顺治二年开始,雾灵山被划为清东陵的“后龙风水禁地”,实行封禁制度,时间长达二百年之久。从此雾灵山便成了“皇山”,养在深闺之中。为加强对其的保护,朝廷还专门增设了墙子路和曹家路二兵营,重兵守卫。因防护措施严密,外人很少进入,没有人为破坏和重大火灾,雾灵山的生态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成为京津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挡风阻沙、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雾灵山水资源丰富,气候凉爽,年平均气温7.6摄氏度,最热月平均气温17.6摄氏度。春天时,山下飘桃花,山上飞雪花,一山有三季,十里不同天。

雾灵山是许多南方动物的分布北限,如猕猴、勺鸡、果子狸等,又是许多北方动物的分布南限,如花尾榛鸡、攀雀等。1988年,雾灵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专家誉为“华北物种基因库”,其中不乏金雕、金钱豹、猕猴、斑羚和铁木、杓兰、轮叶贝母、北京无喙兰等珍稀野生动植物。2017年评出的“中国避暑名山百佳榜”中,雾灵山位列第29位。(郭冠荣)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