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访问美国: 基辛格说这是“历史转折点”

[综合] 时间:2024-04-26 23:49:4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03次

  据中国媒体报道,元首当地时间9月22日,访问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为到访西雅图的美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联合欢迎宴会,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会上致欢迎辞。基辛习主席在发表演讲时说,格说基辛格博士“总能说出一些新颖的历史观点,他的转折介绍让我对自己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角度”。基辛格表示,元首(美中两国建交)消除了两国之间的访问隔阂,并携手并进。美国同样重要的基辛是,中国实行了大胆的格说改革开放政策,当时的历史目标充满远见。30多年过去了,转折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元首努力和跨越太平洋的合作越发成为现实。

基辛格还强调,习近平主席今天的到来,又是一个历史转折点。我们都知道,基辛格是中国的老朋友了,这位在美国少有的政治家是新中国后第一个访华的美国高官,也是打破中美关系坚冰的美国第一人。在过去40多年中,基辛格访华一百多次,与中国政要关系密切,其中也包括习总。正是这些原因,基辛格不但在美国政坛具有很高的地位,在中美关系上也是不可替代的代表性人物。作为一个在中美关系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作为美国政坛最了解中国的美国前政要,他特别强调习总访美又是一个历史转折点,这背后一定有很深的意义。

  那么,习总访美到底为何被基辛格评价为“又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呢?笔者认为,其背后的逻辑有四:

  中国国家领导人与夫人走下飞机

  一、这或是中美真正开始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历史转折点。

  历史上,中美关系曾多次出现大转折。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地缘格局等因素的变化,中美关系出现大转折,由二战时期的盟友转成你死我活的敌人。1950年,中美在朝鲜战场兵戎相见,最终以中国抗美援朝胜利告终,自此中美进入战略对峙期。1960年代,中国又在越南战场抗击了美国,最终导致美国陷入战争泥潭而不可自拔。1970年代,中美才因苏联的霸权主义而有了共同利益,并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打破外交坚冰,中美关系再次迎来一次大转折。1979年邓小平访美,使得中美确立了这一大转折,中美关系进入了10年蜜月期。1989年,东欧剧变后的一系列事件使得中美关系进入大转折后的新的发展阶段。

  而习总这次访美,是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中美实力此消彼长的背景下发生的;而且,还是在美国重返亚太搞亚太再平衡战略遏制中国5年后,是在中国无论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都已和美国不再存在综合能力代差的情况下实现的。很显然,以中国现在的综合国力,再维系过去的中美关系显然已经不合适了。脚长了,自然就该换新鞋了。

  习总在2012年2月访美时提出了“新型大国关系”倡议,2012年5月中美战略与经济对华中隆重推出这一倡议。2013年,中美第一次“习奥会”时双方元首确立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而这一次,习总正式访美,实际上就是要在“新型大国关系”框架的基础上,为“新型大国关系”注入新的内涵和实质内容。

  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见基辛格博士

  虽然,无论学界、政界还是国际社会,对“新型大国关系”都还有怀疑,但对中美来说,“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却是现实逻辑。所以,站在两个大国战略利益的基础上,中美两国都会积极地发展“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都会积极发展“新型大国关系”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发展,中美可以通吃世界;不发展,世界会通吃中美。虽然,两国分歧仍会不断,局部领域甚至会出现摩擦,但管控分歧的同时加强合作,深化“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也已是彼此共识。

  这一次习总访美,双方首先将经济合作作为深化“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和突破口,这是既明智又现实的选择,也是最容易取得突破的选择。经济开道的影响力有多大,看看习总这次访美的行程以及美国企业界的振奋程度可知,连美国国务卿克里都说“美方为迎接习近平访问感到振奋”,可见背后的确利益巨大。事实上,美国政治是企业财团政治,玩政治竞选花钱越来越多,没有财团支持玩不转竞选。2012年美国的总统选举总花费就达到60亿美元,其中奥巴马和罗姆尼两人的竞选就花费20亿美元,可见企业的献金对美国竞选有多重要。如此一来,奥巴马政府在此时若能在中美经济合作上取得突破,对民主党2016年的选情会有利。而且,进一步管控中美分歧,避免形成中美直接对抗的系统性风险也符合美国工商界的利益;对中国来说,与美国为敌绝非上策,因此在经济上与美国加深合作不仅对美国有利,对中国也一样有利,特别对中国经济的确定性预期有帮助。所以,双方由经济深化合作出发,然后向更广泛的领域延伸,既现实又符合双方现阶段的利益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未来中美由于深化合作而不会爆发战争,最终共同构建出一个新的国际秩序,那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访问自然就是一个转折点。当然,如果最终多年后中美没能达成更高级别的妥协,形成了新的对峙甚至对抗,这次访问自然也是转折的开始。所以,基辛格对此的定义是准确的。

  二、这是中美彼此给对方重新定位的转折。

基辛格博士已到暮年

  中美自新中国以来,彼此对对方的定位是随着两国关系的转折而变化的。从1949年新中国开始到1972年中美关系破冰,美国在中国眼里都是美帝国主义,是百分百的敌人,而中国在美国人眼里也是“独裁”国家;1979年后,中美关系迎来蜜月期,那时候中美关系是亲密的,中美那时候对对方的定位都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中美因为有了苏联这个共同的“敌人”而成了“密友”。2008年后,中美实力已此消彼长,到现在综合国力已相差不大,在这种情况下,现阶段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应到了给对方重新定位节骨眼上。自2008年至今历经7年,自2010年美国重返亚太搞亚太再平衡也已五年有余,这么长时间中美彼此该摸的底基本应该也摸得差不多了,是该到了给对方重新定位的时候了。中美彼此进行重新定位,这自然也是一个历史转折点。

 三、这是世界到底是走向和平还是走向战争的转折,是世界走向合作还是对抗的转折,是构建怎样的国际秩序的转折。历史上,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多是兵戎相见分出上下的,这被称作“修昔底德陷阱”。中国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构建,就是要打破这一陷阱,避免世界陷入新一轮生灵涂炭。习总这次访美是要为“新型大国关系”注入实际内容和新内涵的“和平、合作、友谊”之旅,若最终中美在博弈中合作、在合作中博弈的格局长期持续,并避免掉一场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战争或激烈对抗,那必然是人类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将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四、这是世界大国角力进入新阶段的转折。

  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见美国总统

  虽然中美博弈的激烈程度并不会因为习总这次访美而减弱,但中美进一步夯实“新型大国关系”,在其中注入实质性的内容,就已说明世界博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方面,中美之间因习总访美使得双方形成对立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了,中美不但都给彼此留了回旋空间,也加强了实质性的合作;另一方面,鉴于中美这两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没有走向直接对立和对抗,那么对世界其它区域、领域的争夺必然会更加激烈,这也就意味着世界博弈进入了新阶段。

  新的博弈阶段的特点是:中美一边角力一边合作,双方不会进入全面合作或全面对抗。合作体现在经济领域和新的国际秩序构建上;角力则主要体现在对区域的争夺和对相关国家外交的竞争。这种双重性,必然会引发局部更加激烈的冲突,也会在局部逐渐呈现站队的情况。当然,在一些区域和领域,又会体现出很强的合作性。这种局面,是一种国际秩序重组和构建的体现。

  这种状态,客观上说也是一种历史转折。因为,经过一定时间的博弈和角力,到底是中国最终完成伟大复兴,还是美国继续维系其全球霸主,在经过这一阶段持续二三十年的博弈后,将会有一个令世界满意的结果。

  所以,本质上说,“新型大国关系”既可以被认为是彼此对对方的战略忽悠,也可以被认为是双方为世界和平而做出的努力,到底最终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彼此的智慧。譬如,若结果是中美一方最终没有达到战略目标,那么没有达到战略目标的一方就会认为自己是被战略忽悠;相反,对全世界来说,只要是中美没有爆发直接对抗或战争,那么就是为世界作出了和平努力。而站在中国视角和立场,保持清醒头脑,理性作出最符合国家战略利益的选择,最终时间就一定属于中国。

【相关阅读】

美方太过忧虑!习总给其吃下二颗“定心丸”

  这次习近平主席访美,从压力、困难、任务上看都堪比邓小平的当年访美,甚至比后者还要艰难。30多年前的中美关系是美方更急需借力中国制衡苏联,他们更心急火燎地渴望得到中国的帮助。

  而如今,中美关系则充满着诸多猜忌、接触、合作、共赢等复杂情感。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如何,牵动世界八方神经,关乎未来持久和平。

  目前,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一个最大障碍就是双方缺乏深度的战略互信,美方对中国崛起的猜忌、疑虑、噪音太多。

  因此,习主席此次访美的重头戏之一就是增进两国互信,打消彼此疑虑。

  习主席将可能通过与美方各个阶层的广泛接触、深度对话,给其吃下二颗担忧中国崛起,担忧中国经济的定心丸,让他们理解、包容、接纳一个被全新认知的中国。

  一、要继续放心中国的经济和市场

  现在,中国的经济与市场已与世界的共同繁荣深度融合、互依。

  中国经济的放缓及其新常态的出现,让世界对中国经济的引擎作用越发疑虑。近期沪深两市的异动,更是加剧了全球投资者的焦躁与不安。

  通过习主席的访美,中国的经济状况及其未来走向将给世界提供哪些新的希冀,也因此获得了各方前所未有的关注。

  一些中美关系的长期观察人士称,虽然两国最近在网络安全、南海争议等问题上交锋不断,但习近平此次访美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的经济和市场放心。

  中国经济增速固然已经放缓到了7%,沪深股市也是刚刚经历数番大跌的煎熬,以致使外界普遍担心中国政府还能否继续维持经济增长的现有势头。

  另外,在华的外国投资将面临更加严格的国家安全检查,也让他们越发疑虑起中国的经营环境来。

  李嘉诚从中国大陆的全资撤离,对中国市场信心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低估的。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习主席将用什么来增进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市场的信心呢?

  一是中国的经济是有活力的,中国的市场是有潜力的。

  这是美方最关注的一个问题。习主席此行将重点涉足中美两国共识最多的商贸领域,将着力重建外界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势的信心。

  目前,中国正试图让经济不再依赖难以为继的出口和房地产以及铁路和机场这种基建项目。

  调整后的中国经济将由消费需求来驱动,将会购买更多美国商品和服务。习主席访美的第一笔大单——中美签署300架波音737订单,这对美国缓慢复苏的经济而言,无疑是一个突如其来的福音,可能意味着美国公司将会收到更多来自中国市场的订单。

  二是中国会沿着自己的市场化改革目标一路走下去,中国会更主动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市场,在中国的外资也是安全的。

  中国的改革走向是来华投资的一个关键性的变量。前不久,中国作出了一个很让全球市场意外的行动,那就是允许人民币贬值,这一行动引发了外界对资本外流的担忧。因为这里面可能试探着人民币的未来汇率改革和国际化推进的加速动向。

  安全性永远是海外投资者最揪心的首要因子。而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走向则是影响这种安全性的一个最大因素。

  针对美方的这种疑虑,习近平通过自己的西雅图演讲让他们放心——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实现改革目标,风雨无阻,勇往直前。习近平还承诺,中国将会公平公正对待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所有市场主体。

  对中国市场和投资安全性的担忧也还来自近来中共的反腐。李嘉诚从中国的全资撤离,引起了外界不少的恐慌和警觉。

  很多腐败大案都与中国不彻底或被扭曲的市场化改革有着很深的关联。这又会不影响着中国的继续改革与开放呢?对此,习近平强调,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

  腐败对中国经济与市场的毒害,是习近平最深恶痛绝的。中共的反腐也因此最容易引起外界的误解误读。

  为此,习近平专门在西雅图的演讲中澄清道,中共的反腐不是权力斗争,而是为了创造更公平、更透明、更规范、更安全的市场经营环境;反腐不是纸牌屋,也没有休止符。腐败倒逼改革,改革铲除腐败。改革没有回头路,改革关头勇者胜。

  习近平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澄清这些外界的误读误解,归根结底,也还是为了打消他们的对华投资疑虑,增进他们的中国市场信心。

  二中国不挑战现有国际秩序,并积极参与、贡献这一秩序。

  中美两国冲突、紧张的一个最深刻的根源是美方一直在猜忌、担忧中国会不断挑战、甚至颠覆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他们对中国在自己主权范围内的一些动向格外过敏,甚至被过多地缘性、颠覆性地解读起来。比如,他们对中国的南海岛礁建设,对中国的国防军队建设,焦躁、揪心、恐慌、不安。

  对此,习近平表示,中国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并不是为了穷兵黩武,而是为了捍卫世界和平,中方极力希望与美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保障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

  中国崛起会怎样,这是美国最牵挂的一块心病。他们无休止地纠结、无休止地自虐、无休止地烦恼。

  特别是中国推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主导筹建起来的亚投行等一系列深刻影响未来国际秩序的动作,更是加重了美国的担忧和疑虑。

  对此,习主席在西雅图演讲释疑道,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做现行国际秩序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

  有了习主席的这二颗定心丸,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走向极有可能通过这次习奥会被定格下来,并由此带动中美两国更深领域的合作共赢和更持久的和平往来。

习总访美前夕:金正恩有一举动令美日惊慌

  据朝中社9月15日报道,朝鲜原子力研究院15日表示,宁边所有核设施都已开始正常运转。

  宁边核设施位于朝鲜首都平壤以北约130公里处,是朝鲜主要的核研究中心。这里拥有朝鲜唯一的正在运转的5万亿瓦核反应堆。

  朝鲜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研究核技术,6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帮助下,朝鲜创建了宁边原子能研究基地,培训了大批核技术人才。当时,朝鲜从苏联引进了第一座800千瓦核反应堆,使朝鲜核技术研究初具规模。此后宁边成为朝鲜核工业重地。

  宁边核设施

  2006年10月9日,朝鲜在咸镜北道的吉州郡一座高山的地下进行首次核试验。图为2003年2月5日,朝鲜宁边核设施卫星图片。

  宁边核反应堆属于石墨反应堆,于1980年动工,1987年建成。这种核反应堆的废燃料棒可被用来提取制造核武器的原料—钚。

  除此之外,14日,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负责人称,朝新地球观测卫星开发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将在党中央决定的时间和地点发射。

  此事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朝鲜的这两项动作中国已对此表示了自己的立场:

  一、对于发射卫星问题:

  中方认为:“朝鲜作为主权国家拥有和平利用外空的权利,但目前朝方的这一权利受到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限制。安理会有关决议应得到切实履行。中方希望有关方慎重行事,不要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半岛和地区形势紧张的行动。”

  二、关于重启了宁边核反应堆问题:

  习奥会

  朝鲜确认其已重启了宁边核反应堆。中方是否认为朝方的这一做法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中方关注有关报道。

  中方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有关问题,这一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我们希望有关方在当前形势下,多做有利于维护半岛和地区和平稳定的事情”。

  这两项行动,都是联合国严格进行监督和控制的。

  2013年2月12日,朝鲜在北部地下核试验场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

  核试验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应。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媒体声明,强烈谴责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称朝方此举严重违反了安理会相关决议。

  3月5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就朝鲜第三次核试验问题进行闭门磋商。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赖斯在磋商结束后对记者发表新闻谈话时说,美国提交了一份有关朝鲜2月12日核试验的决议草案。

  由于朝鲜于2006年10月和2009年5月进行核试验后,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采取了制裁措施。

  2013年1月22日,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朝鲜发射卫星问题的第2087号决议。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