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佳农民】云南建水姚美秀:助农增收显初心

[百科] 时间:2024-03-29 19:09:3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80次

  去年9月获得“全国十佳农民”荣誉称号的全国姚美秀,今年3月,佳农又喜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民云美秀

  11月中旬一个阳光明媚的南建上午,记者走进位于甸尾乡铁所村一座小山包上的水姚“美秀福新”果蔬专业合作社,得知姚美秀刚刚又获得了“云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助农增收

姚美秀 供图

  姚美秀是显初心甸尾乡铁所村老金山二组农民、建水县福新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兼党支部书记。全国她获得的佳农各级大大小小的奖项,也远远不止这些。民云美秀荣誉背后是南建辛勤的汗水。20多年来,水姚她扎根泥土,助农增收一步一个脚印,显初心利用科技创新坚持不懈发展马铃薯产业。全国

姚美秀获得的各级大大小小的奖项 供图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姚美秀心里始终装着农民,真心实意为农民办实事,以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为快乐之本。

  她凭借着一股韧劲,几十年如一日研究马铃薯,推广马铃薯新品种,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增收致富是心愿

  甸尾乡水资源丰富,有种植马铃薯的传统。姚美秀的父母就常年种植马铃薯。但是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种植的马铃薯堆放在家里,吃不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腐烂变质。

工作中的姚美秀 供图

  不忍心看到农民辛苦种植出来的马铃薯因为没有销路而坏掉,做过小商品买卖的姚美秀开始收购农户的马铃薯到甸尾街售卖。“那个时候马铃薯的售价很低,只能卖到2角钱一公斤”姚美秀说,后来她把马铃薯运到外地,渐渐开拓了市场,也卖到了好价钱。

  在这个过程中,姚美秀发现,本地品种的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不高,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为了培育新品种,姚美秀把重心转向土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只为从一亩三分地里刨出优质马铃薯。

  凭着一股韧劲,姚美秀成为了当地种马铃薯的“名人”。

  姚美秀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2010年,她带领十几名村民,创建了建水县福新果蔬专业合作社。2012年,又在合作社里成立了党支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支部党员为示范,带动农户发展产业。

推广种植技术 供图

  为解决农户的资金难题,合作社采取先垫资,后收款的方式。今年,合作社垫资40余万元,向种植户提供马铃薯种子,马铃薯采收之后,农户手里有了钱再来付款,最大限度减轻农户经济负担,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脱贫致富。

  马铃薯采收后,如何销售成为姚美秀关心的问题。为解决农户销路难题,她引进广西、山西、上海、太原、山东等外地客商,上门收购农户马铃薯。“希望农民栽种出来的农产品,都能够卖出去”,姚美秀说,只卖种子给农户而不提供产后服务,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因此,她每年坚持引进客商,多的时候上门收购的客商达到了10多家。

  为了让农户都掌握马铃薯栽培技术,依托省农科院等部门,采取专家指导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合作社每年开展2至3期马铃薯栽培技术培训。目前培训农民达2.3万多人次,受益农户超过3.5万户。通过技术人员培训,以及姚美秀手把手的教授,甸尾乡群众的马铃薯栽培技术得到提高。

  2018年,铁所村的张秀玲、赵元光等农户还建盖了新房,从原先拥挤的昏暗土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目前,马铃薯已成为甸尾乡支柱产业,农户收入主要来自马铃薯,基本靠种植马铃薯实现脱贫致富。种植马铃薯之前,甸尾乡农民人均纯收入4250元,如今甸尾乡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747元。

  科技创新减风险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姚美秀深知品种的优劣对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农户贸然种植新品种具有很大风险。因此,她把农户种植风险转嫁到自己身上。每一个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她都坚持在自家和合作社党员地里先行先试。只为培育出抗病率高、适应度更好的品种,更好服务农户。

  美秀福新果蔬专业合作社主要做的是马铃薯产业。引进一个马铃薯新品种,至少要用3到5年的时间。这期间,她要反复做试验,反复研究。100多个马铃薯品种,她要优胜劣汰,好中选优。

  研究合作88、丽薯6号等品种过程中,由于管理方法不当以及马铃薯所需营养成分不同等原因,品种出现不适应种植的情况。

  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打击让她夜不能寐,甚至想过放弃,但是一想到农民的期盼。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她,想想自己当年那么大的打击都挺过来了,不服输的她,把压力变为动力。她积极向云南大学、云南农大、云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专家请教,整天守在地里研究,积极主动学习。

  外出学习,她错过了小女儿的中考。试验失败,她对老公发泄。但是女儿的理解和老公的支持,让她在失败中一次次坚持。付出终有回报。最终,合作88、丽薯6号、云薯902......一个个优良品种试种成功后被推广种植,避免了农户因品种问题带来的损失。

推广种植技术 供图

  “马铃薯代数短,时间一长,品种就会产生退化现象,产量和品质也会逐年下降”姚美秀说,自2013年以来,她几乎年年都要试验马铃薯新品种。只有产量、质量、抗病率、市场认可度、耐运输等方方面面都达标了,才会向农户推广种植。

  “农户栽种的每一个马铃薯品种,能保证都是在我手里试验成功了之后,才推给农户的!”说这句话的时候,姚美秀底气十足。

  她认为,一个马铃薯新品种,每亩的试验成本在3000元至5000元,试验失败了,合作社能承担。而一旦把不合格的马铃薯品种推广出去,农户未必能承担种植失败带来的风险。

  今年,姚美秀试验的新品种“云薯902”获得成功。新品种试种成功后,每一户栽种的农户她都要互相留下联系电话和详细地址,在栽种过程中遇到问题随时进行技术指导,耐心做好种植过程中的跟踪服务工作。

工作中的姚美秀 供图

  除了研究新品种,姚美秀还积极承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000亩优质无公害标准化马铃薯基地建设”和国家农民合作示范社项目,建成的马铃薯示范区域平均亩产值达3500千克以上,检测合格率100%,技术入户率100%,脱毒种薯覆盖率达95%以上,辐射带动区域平均单产较3年前增长5.7%以上。

  坚守初心种好田

  “扎根泥土,初心不忘”,20多年来,姚美秀的初心始终不变,这就是守好责任田,耕好脚下的地,利用科技创新为更多农民服务。

  “如果你们过久再来,会发现铁所村桥头两边栽种的马铃薯有些覆膜,有些不覆膜”。姚美秀说,这是由于土质不同决定的,沙壤土不能覆盖地膜,而粘性土要覆盖地膜。因为沙壤土水份少,覆膜温度太高会把马铃薯烫死;粘性土水份大,覆膜有利于减少水份蒸发。

工作中的姚美秀 供图

  脱毒种薯、合理密植、绿色防控、适时播种、地膜覆盖......在姚美秀保姆式科技服务的努力下,合作社建立了“百亩核心区”2个、“千亩展示区”2个、“万亩示范区”2个,辐射区域3个,面积突破5万亩,以“科技+品牌+市场”模式促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无公害标准化种植面积达97%以上,一半产品实现出口销售,主导产品收入占当地经济总收入的85%以上。

  如今,“美秀福新”品牌马铃薯已获绿色食品认证,“美秀福新马铃薯”获全国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示范宣传,“美秀福新”商标获云南省著名商标认证。

工作中的姚美秀 供图

  但姚美秀并没有满足现状。马铃薯种植形成一定规模后,她把目光转向了红薯、小米辣、水稻等其他产业,力图通过多元发展,多渠道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我的初心还是不变,最大心愿还是农民都能把农产品卖出去,把钱装进口袋里,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我最大的快乐!”,即将再次接受心脏手术的姚美秀,在自身疾病面前,乐观开朗的她,心中想的,还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都能过上好日子。   

  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通讯员 喻丽荣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