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3000亿巨头崩了,股价跌至1毛钱!

[百科] 时间:2024-04-20 21:01:1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45次
美国作家维德曼基于200多段采访汇集成一本《亿万负翁》,美国毛钱记录了美国商业史上最大胆、亿巨最不可思议的头崩公司之一——WeWork的兴衰史,WeWork的跌至这段故事还被改编成了美剧,主演是美国毛钱影后安妮·海瑟薇。

  图源:Bloomberg - WeWork Risk Seen in Commercial Mortgage Bonds,亿巨 Barclays Says

  被影视改编过多次的头崩WeWork,曾是跌至争相吹捧的商业神话,从无人投资到独角兽巨头市值470亿到一朝破灭,美国毛钱它所反映的亿巨不仅是一家公司,更是头崩一个时代的变迁。

  如今,跌至泡沫破裂,美国毛钱梦该醒了!亿巨

  01

  WeWork面临生死时刻,头崩昔日3300亿“独角兽”企业崩了!

  当地时间8月9日美股盘中,全球共享办公巨头WeWork一度暴跌超40%。截至收盘,WeWork股价仅剩0.13美元,年内累计跌幅扩大至91%,最新总市值仅剩2.75亿美元。

  WeWork上一次曝出“惊人”消息是在今年4月份。彼时,它称公司已收到纽约证券交易所发出的退市警告,因其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

  另据相关统计可知,2016-2022年期间,WeWork合计亏损达149.6亿美元。截至2022年底,WeWork负债总额达213.18亿美元,资产负债率119.34%。

  引发新一轮暴跌的导火索是WeWork在最新财报的一则危险警告,其表示,“严重怀疑”公司能否持续经营,当前公司面临持续亏损和办公空间会员不断取消租约的处境。

  最新业绩数据显示,WeWork第二季度营收为8.44亿美元,同比仅增长4%,略低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8.5亿美元。该公司Q2净亏损为3.97亿美元,同比收窄约2.38亿美元,合每股亏损21美分,分析师普遍预期每股亏损13美分;同期调整后EBITDA亏损为3600万美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EBITDA盈利2680万美元。

  至于营收不及预期的原因,临时首席执行官戴维·托利表示,商业房地产供应过剩、灵活办公空间的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不确定的经济状况损害了该公司的业绩;此外,他还表示WeWork的会员流失率更高,需求也更低,其各大经营场所的会员人数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WeWork在财报中还表示,能否持续经营主要取决于未来12个月在削减租赁成本、控制开支并限制资本支出、提高营收水平以及筹措资金等方面的成效。

  这也意味着,若成效不佳,WeWork有几率破产,此刻是真正的生死存亡之秋。

  02

  最巅峰时刻,WeWork在全球几十个国家都设立分公司,数次进入全球顶尖初创科技公司排名,估值曾高达4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00亿元),一度是全球投资人追捧的巨型“独角兽”,能有如此成就,要归功于其创始人亚当·诺依曼。

  诺依曼出生于以色列的单亲家庭,从小和母亲换过许多住处,还曾在以色列海军服役6年。四海为家的生活造就了诺依曼出色的沟通技巧和极具煽动力的口才。

  2001年,诺依曼来到纽约读书,他不甘心做一个卖婴儿服推销员,他开始追求自己的创业明星梦。他认为打造社区文化会是良好的创业切入点,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地产市场受到重创给了诺依曼机会,WeWork随之诞生。

  诺依曼仅用15年就成为一家巨无霸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用一个概念,一个远景就把诸多投资者包括商业大腕的巨额资产收入囊中,不得不说,其煽动能力无可比拟。

  WeWork的核心业务很简单:租赁场地,分割空间,然后出租,从中赚取差价。由于这种租赁方式可以满足小公司的办公需求,因此WeWork在成立初期被视为极具价值的新兴公司。

  不过,人们普遍对WeWork的公司定位提出质疑:WeWork虽自称提供“空间即服务模式”(Space-as-a-Service),意在强调其技术驱动的属性,但WeWork整体营收的90%以上都来自会员的房租和相关费用,科技属性并不是很强。

  即使这样,还是有大量风险资本家向WeWork投资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在世界各地租用房地产,再将其零售租给需要办公空间的人,推动了该公司的崛起。

  疯狂的扩张期,诺依曼在市中心占用一座又一座办公大楼,在诺依曼看来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但严格意义上来讲,大多数投资者都是在为诺依曼的人格魅力“买单”。

  成也诺依曼,败也诺依曼,投资者的盲目投资使创始人的欲望无限膨胀,滥用职权。

  在WeWork的募股文件中,投资者就发现了很多疑点。

  例如,诺伊曼曾以极低的利率从公司贷款,在买下4座写字楼后,转手将它们租给公司,从中赚取租金;他还曾注册一系列与WeWork相关的商标,在担任CEO后,利用职权之便,斥巨资买下这些商标的使用权。诺依曼中饱私囊,不注重公司的经营、扩张,最终导致公司一路走下坡路。

  03

  值得一提的是,WeWork被视作是日本软银集团最失败的投资案例,投资总额超过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0亿元)。2019财年软银对WeWork计提投资损失46亿美元,成为当年软银史上巨亏的“罪魁祸首”。这段故事也成为投资圈的著名案例。

  2016年底,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孙正义去纽约和特朗普见面。诺依曼约到了孙正义,孙正义在车上给了他12分钟,他给了孙正义一张大饼。孙正义相信自己的感觉,决定向WeWork投资44亿美元,估值200亿美元。随后,孙正义继续投资,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

  孙正义很看好WeWork,他宣称WeWork就是“下一个阿里巴巴”。他还告诉诺依曼,你要让WeWork比你计划的还要大10倍,WeWork可能价值几千亿美元。

  2019年年末,新冠疫情全球爆发,软银基金多方重要投资者权衡之后撤回了对WeWork的收购邀约,进而导致WeWork上市失败,创始人诺依曼下台,公司内部权力交迭。

  据《名利场》报道,那时候的诺依曼躲在格拉梅西,办公桌上放了张卡片,希望提醒自己从经历中学到的3个教训:倾听、守时和做个好搭档。他想过飞到东京去见孙正义,再给曾经的员工写封信,但WeWork新管理层要求他别这么做。

  “眼见他租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直到《华尔街日报》公开批评诺依曼,孙正义才幡然醒悟,公开道歉表示,自己对WeWork的投资是“愚蠢的”。

  若体面退场,或许是WeWork最后的尊严。

责任编辑:李桐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