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 正文

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

[休闲] 时间:2024-03-29 01:14:5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38次

游客们正在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  记者 杨露雅摄

西安博物院展出的唐三彩腾空马。  记者 杨露雅摄

6月6日,时代国家文物局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在线上召开,共进共享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介绍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情况。人民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文物反映了文物见证时代风华、保护文物展现时代风采、时代文物滋养时代生活、共进共享文物助力时代发展的人民丰富内涵。

陕西是文物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文物古迹丰富,保护文化积淀深厚。时代这些丰富的共进共享文化遗产资源,不仅是人民展现中华文明灿烂成就的直接载体,更是实证中华民族五千年不断裂的文明史的证据。利用好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打通从考古发掘到保护、研究、阐释、展示、传播的学科全链条,促进考古发掘、学术科研、阐释展示和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积极推动考古发掘与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深度融合,形成中华文明探源的陕西方案,是陕西考古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考古发现 让历史走近社会公众

4月28日,陕西考古博物馆对公众试行开放。这是陕西让文物活起来,探源中华文明、展示文明发展脉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举措、新进展。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陕西考古博物馆馆长孙周勇介绍,从史前时期的洛南龙牙洞、西乡李家村、南郑龙岗寺、临潼康家遗址等,到历史时期的宝鸡周原、凤翔秦都雍城、秦都咸阳、秦始皇陵、秦东陵、汉景帝阳陵等遗址,多年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先后组织开展了上千个规格不等、大小各异的考古发掘项目,出土了金银器、青铜器、玉器、丝绸等18万余件(组)文物。

从蓝田猿人、西安半坡、宝鸡周原、秦始皇陵兵马俑、法门寺、汉景帝阳陵等,到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神木石峁、延安芦山峁、高陵杨官寨等考古成果,陕西考古工作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果都在还原着历史,解读着中国古代文明演进历程中的一个个重要事件。

据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介绍,陕西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点4905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31处。如此丰富的文物资源,让陕西考古队伍成为全国实力最强的考古专业团队之一。

人们渴望了解历史、追寻过往,一系列考古成果为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的大门,文物部门的热切回应让人们了解历史的渠道更加畅通。从2010年开始,“体验考古·感受文明”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至今已持续举办了12年,每年都有大批社会公众现场聆听专家对考古项目的解读。

2010年6月12日,陕西首次向公众开放考古工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举办了“文化遗产日·汉代记忆”大型公众考古活动,活动地点选在位于西安南郊、正在发掘中的西汉重臣张安世家族墓地。此后,杨官寨遗址、刘家洼遗址、镐京遗址等不断吸引人们前往考古发掘现场。

出土文物与历史记载相互印证,考古发现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华夏文明演进的脉络日渐清晰和完整。

大遗址保护 在“时空穿越”中享受现代生活

2021年5月31日,西安火车站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宾朋。火车站北站房恢宏、大气的盛唐风格建筑与对面的唐代大明宫南门——丹凤门遗址遥相呼应,使西安火车站成为全国首个“直面”世界文化遗址的火车站。地处繁华闹市区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成为实现大遗址保护与改善民生的双赢典范。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当下,如何更好地统筹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陕西正在给出自己的答案。

罗文利表示,近年来,陕西文物保护理念和实践的重要思路是让大遗址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基本建设、环境改善相结合。陕西创新实施“四个结合”理念,探索出国家公园、集团运作、市民公园、民营建设和退耕还林五种保护运作模式,探索出让文物活起来的又一有效方式。

实际上,自2014年6月“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以来,陕西便以此为契机,大力提升唐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张骞墓等文化遗产点的保护和成果共享水平。

西咸新区是古长安所在地,丰镐遗址、阿房宫遗址、秦咸阳城遗址、西汉帝王陵墓群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其中。以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为例,遗址保护区面积占到其规划面积的三分之一,是建设用地面积的两倍。这种以文物遗存为突出特点的新区,在国内开发区体系内较为罕见。早在2011年,西咸新区便在总体规划中布局了“人字形”的大遗址保护带,逐步走出一条历史文化与城市建设相融合的发展之路。如今,从城市标识设计到城市景区规划、城市道路命名,历史文化已有机融入西咸新区的城市肌理。

文物保护 用科技还原当初的“模样”

得益于文博事业发展以及新媒体传播,近年来,文物修复师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被越来越多人知晓。

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正式公布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名单,陕西两位文物保护工作者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杨文宗是其中之一。

作为“文物医生”,杨文宗36年来坚守在文物保护修复一线。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学徒,到如今的行业领军人,杨文宗用自己的巧手“医治”了数千件(组)濒危文物,并对以往文物修复中采用的传统工艺、设备及工具进行了多项技术革新,树立了行业典范,形成了行业标准。他还培养出陕历博文物修复团队,确保了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传承。

2010年12月14日至2011年1月14日,“百工千慧——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举行。在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新校区发掘出土、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德国专家共同完成修复的唐代公主李倕冠饰惊艳亮相。这是迄今世界上唯一一套复原的唐代冠饰。

李倕冠饰是国内第一个通过实验室微观清理、科学复原的冠饰。李倕冠饰出土时,已经无法看出冠饰的本来面目,需要整体提取,送到实验室进行微观清理。唐李倕墓修复保护项目中方负责人杨军昌介绍,整个冠饰重800余克,高42厘米,有大小不一的零件370多个。实践证明,对李倕墓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整体保护,有效遏制了由于环境剧变而引起的各种脆弱材质文物的进一步损坏,实现了出土文物从考古发掘现场到实验室的平稳过渡,这是李倕冠饰这一结构复杂的古代工艺珍品得以复原的保障。

从李倕冠饰得到科学复原到薄如蝉翼的法门寺地宫出土丝绸被成功揭取,从兵马俑色彩保护到韩休墓壁画整体打包,现代科技助力文物保护,让历史原貌得以最大程度重现。碎片凝聚成形,华冠风华再现,宝箱漆韵长存,色彩重新绚丽……一件件文物,在文保人员的手中重焕新生。

近年来,陕西文物保护事业走在了全国最前沿。目前,陕西建成国家重点科研基地5个,开展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和预防性保护;实施文物科技保护研究项目100余个,共有45个项目获奖,其中秦兵马俑考古发掘现场保护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随着文保科技实力的快速增强,国际合作不再局限于对陕西省域内的文化遗存实施科技保护。陕西文物保护机构牵头筹备“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赴缅甸蒲甘他冰瑜寺参与修复项目,启动中法合作茂陵石刻保护项目,与法国文物保护机构合作开展巴黎圣母院修复和秦兵马俑保护研究……一系列行动见证着陕西文物保护工作者走出国门,为人类共同的财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贡献陕西力量。(记者 郭青)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