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的豆腐贵但供不应求!郏县七旬老人的50年“豆腐时光”

[热点] 时间:2024-04-26 11:55:4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46次

原标题:他做的豆腐时光豆腐贵但供不应求!郏县七旬老人的豆腐50年“豆腐时光”

(记者 蔡长伟 通讯员 肖应辉)郏县姚庄回族乡有家“刘庄豆腐坊”,豆腐坊的贵但供主人叫白中振,做了50年的应求豆腐。近日,郏县记者来到“刘庄豆腐坊”,旬老谈到制作豆腐的豆腐时光往事,今年已经70岁的豆腐白中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打开了话匣子。贵但供

1971年,应求他还是郏县一个20岁的小伙子,就开始给生产队磨豆子做豆腐。旬老做豆腐是豆腐时光个技术活,当时一个壮劳力的豆腐工分是10分,他一天的贵但供工分是15分。

白中振说,做豆腐是件辛苦事,先把黄豆泡在水里浸泡3至4小时,然后凌晨两三点钟起来,赶着小毛驴拉石磨,直到天亮才把豆子全部磨成豆浆。然后煮豆浆,点豆腐,制作的一盘豆腐有四五十斤。豆腐做好了,套上毛驴架子车,开始走村串巷卖豆腐。当时生产队只有一盘石磨,生产队安排4个人轮流制作豆腐、卖豆腐。当时豆腐也是高档食品,吃的人不多,一盘豆腐卖完得一两天,大概可以赚2块钱。卖豆腐的钱交给生产队,算是集体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1978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白中振借钱买了石磨和黄豆,开始自己“创业”。每天制作好豆腐,骑上一辆二手28型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四处叫卖,解决了全家的温饱问题。

1995年,白中振添置了磨浆机、甩浆机、压干机等电气化设备,用不着小毛驴拉石磨了,小毛驴卖了,石磨闲置一旁。白中振说:“用上机器,送上电,从泡黄豆到出成品,省了不少力。以前一天磨一盘豆腐,后来一天轻轻松松能磨三四盘豆腐,当天做,当天能卖完。”

靠做豆腐,白中振翻修了房屋,住上了新房,添置了各种家用电器,养大了几个儿女。儿女们现在都有了自己的幸福家庭。

近几年来,带着浓浓豆香的传统手工豆腐再次走俏市场。2019年9月,白中振的豆腐坊搬进了3间粉刷一新古朴的大瓦房,大门口还挂上红底金字的“刘庄豆腐坊”木牌匾。白中振把闲置多年的石磨再次派上了用场,除了用电机代替小毛驴拉石磨磨豆子外,其他都恢复了传统豆腐制作工艺。

白中振制作的传统卤水豆腐,由于原料地道,加上传统的“卤水点豆腐”手工艺制作技术,做出来的卤水豆腐色泽白中泛黄,味道鲜美,远远就能闻到豆腐的清香,引来不少人购买。

白中振如数家珍地介绍,1斤黄豆出两斤半豆腐,制作一盘豆腐得选用近20斤上好的黄豆,豆腐不能出多,不能用添加剂。选豆、泡豆、磨豆、过滤、烧火熬豆浆、再过滤、压制成型,传统工艺哪个步骤都不得马虎。做豆腐最需要的是水,咱姚庄出好水,水好豆腐就好,生产出来的豆腐光滑、细嫩。

白中振用传统方法制作的石磨豆腐成为当地村民和游客喜爱的美食。“刘庄豆腐坊”开张以来,每天都能卖出200多斤豆腐。他的石磨传统豆腐尽管比其他豆腐每斤贵0.5元,还总是供不应求。

白中振自豪地说:“我们乡是郏县中国长寿之乡的核心区,也是中原著名的茶食文化之乡,每天有很多外地游客来看风景住民宿品美食。目前乡里发展全域旅游,已成功创建为4A级景区,‘刘庄豆腐坊’也成为景区中的一个景点了,俺也成了网红了,看来做豆腐电磨改石磨,还真是改对了。”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