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点”看见大民生——上海长宁古北市民中心见闻

[休闲] 时间:2024-03-28 20:51:1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35次

原标题:“三小点”看见大民生——上海长宁古北市民中心见闻

题:“三小点”看见大民生——上海长宁古北市民中心见闻

新华社记者王默玲

在上海,三小点最不缺的大民就是“网红打卡点”,但其中一个“点”有些特殊。生上

不在商圈、海长不卖爆品、宁古没有风景,北市位于长宁区虹桥街道的民中古北市民中心,却成了不少基层党组织参观学习的三小点热门“打卡点”。在这里,大民有能为国家立法工作“挑刺”的生上基层立法联系点,有能把居民构成堪称“小小联合国”的海长社区变得创新高效的事务受理点,有把养老资源嵌入“家门口”的宁古养老服务点。走进这“三小点”,北市能看见基层社会治理的民中进步、民生福祉的三小点提升。

“我们有10条建议被民法典采纳”

“针对民法典草案,我们一共上报了91条建议,其中有10条得到了采纳。”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胡煜昂说。

住在古北的居民常说,社区里有一趟“立法直通车”,因为它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015年在全国设立的四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在这里,有整整一面墙的文件记录了立法联系点为国家立法“挑刺”的经历:“民法典草案规定禁止结婚的情形应在限制范围上再做考量”“建议加大对野生动物保护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建议强化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

截至目前,古北市民中心的立法联系点已就43部法律开展意见征询,上报建议770余条,其中有41条被采纳。“立法变得更接地气了,我们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自豪感更强了。”这是“立法直通车”的参与群众心中最强烈的感触。

如今,立法联系点的这辆“直通车”驶向了更大空间,越来越多的民意得到顺畅表达。“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的意见征求过程中,我们就走进了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听听孩子们对于这部法律的意见。”上海市长宁区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滕道荣说,“修订草案中有一条规定是针对未成年人监护人若有不当情形的,应当予以训诫、责令其缴纳保证金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孩子们就提出,每个家庭经济条件不同,缴纳保证金或没收保证金可能让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承担不起。最终正式出台的法律就采纳了这条建议。”

“51%和49%的事情都要高效办好”

古北是全国最早的涉外社区,辖区内51%为境外人员,49%为境内人员,被称为“小小联合国”。构成复杂、语言不同、需求各异,千丝万缕的个人小事都汇集在社区事务受理的一个点上,“51%和49%的事情我们都要高效办好。”胡煜昂说。

“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外籍人才引进的政策……”一场“涉外政策HR(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沙龙”正在古北市民中心的社区事务受理点中进行,不大的空间里,十多位外企HR围坐在一起。今年,虹桥街道在古北市民中心落地了一个“单一窗口”,符合申请条件的外国人,在市民中心可实现“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申请一窗受理、一周办理、一并发证。

“我们企业因为业务需求,每年都有大量外方人员和专家来华,以前‘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需要去不同的部门进行申报,每办理一个步骤都要有一段等待时间,前后至少需要十几个工作日。”福陆(中国)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夏一说,“如今通过社区里的‘单一窗口’,一次性就能办成两张证,大大缩减了我们的时间成本。”

在这些外企HR讨论场地旁边有5台智能化自助办理机。“一网通办”自助服务终端机、移动PAD(平板电脑)自助办、跑腿办PAD、自助办税终端机、港澳通行证自助签注一体机,5台机器依次排开,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公安、医保、税务、社保、人社等12大条线186项业务服务受理。

一位工作人员正耐心地辅助老年居民操作这些家门口的“新奇玩意儿”:“阿姨,您现在要是想查养老金、医保金、公积金,不用再跑三个地方拉单子啦,家门口这个机器就啥都能查,老方便了!”

“退休前我在大学当老师,退休后我在社区做学生”

“这是我上次参加的插花活动,我的作品咋样?”“哟!真不错!你要不也尝尝我烤的小饼干,检验一下我们烘焙班的教学成果?”……步入古北市民中心的三楼,尚未见着人,但一阵笑声已经传来,社区“家门口”养老服务点的茶话会正在这里举行。

茶话会上,今年76岁的叶京生显得格外活跃,“退休前我在大学当老师,退休后我在社区做起了学生,斜对面的房间就是我在老年大学社区学校的国画教室。”

虹桥街道是一个深度老龄化社区,社区户籍老年人口总数占总户籍人口的37.4%。“这些年来,我们持续深化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用15分钟养老服务网络,兜住老年群体最密集的日常需求,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专业、多样的养老服务。”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服务办公室副主任赵虹说。

“确实方便!”叶京生说,“你看我5分钟就能从家赶到这儿上课,手机上订个餐,下课就能在这儿的老年助餐服务点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课间还能在这里点杯咖啡。”

“今年街道的老年助餐点从2个变成了9个,不仅能在大食堂吃,还能送到家里;不仅有多个口味的套餐可以选,若是牙口不好,饭还能软一点。”71岁的虹桥街道居民黄丽芬说,“社区里的工作人员都很年轻,但总记得带着我们这些老家伙一起玩,真的感觉自己得到了社会尊重。”(王默玲)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