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论坛丨湖泊革命:守一湖碧水,扬苍洱清波

[娱乐] 时间:2024-03-29 04:17:1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99次

  原标题:洱海论坛丨湖泊革命:守一湖碧水,洱海扬苍洱清波

  众所周知,论坛被严重污染后的丨湖湖泊治理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在经济快速发展中,泊革保护治理好云南九大高原湖泊,命守这类全省人口最密集、湖碧活动最频繁、水扬经济最集中的苍洱湖域,更是清波难上加难。

  5月18日

  云南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明确

  忠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来一场“湖泊革命”

  什么是洱海湖泊革命?具体怎么做?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守一湖碧水,论坛扬苍洱清波

  方圆250余平方公里的丨湖洱海

  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湖泊

  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

  名闻遐迩的“五朵金花”故乡

  这里

  苍山十九峰横列如屏

  十八溪碧水奔腾欢歌

  碧波荡漾的洱海

  青瓦白墙的民居

  是无数中外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但这幅

  “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

  的泊革诗意画卷

  却一度因洱海水质污染

  而黯然失色

  上世纪80年代

  

  洱海水质较好,但是命守随着人口聚集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洱海水质逐渐富营养化,湖碧污染严重,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还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蓝藻爆发。

  2015年1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洱海之滨“立此存照”并殷殷嘱托:“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洱海由此开启了一场保护与治理的攻坚战。

  在这场湖泊保护治理攻坚战中,大理如何让“高原明珠”熠熠生辉?

  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守护一池澄碧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

  深深植根云南人民心中

  转化成铁腕治污的坚决行动

  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

  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

  “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

  洱海保护治理形成了

  省委书记和省长带着干

  国家部委和省级部门帮着干

  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全力干的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格局

  大理州委、州政府以洱海保护治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洱海保护治理与流域转型发展“两手抓”,“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施治,相继实施洱海流域“两违”整治、村镇“两污”治理、面源污染减量、节水治水生态修复、截污治污工程提速、流域综合执法监管、全民保护洱海“七大行动”,打好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矿山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道治理、环湖生态修复、水质改善提升、过度开发建设治理“八大攻坚战”,从“一湖之治” 迈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

  一批具体措施

  

  洱海环湖截污规划项目

  在洱海流域新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3座、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82座、污水收集管网2628.68公里、化粪池10.08万个、尾水塘库92座,构建了覆盖全流域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

  全面推行“三禁四推”

  

△ 葡萄成为摇钱树

  推广绿色有机种植,实现洱海流域大蒜零种植;实施面源污染防治系统工程,阻断面源污染入湖;完成禁养区46家规模养殖场关停搬迁,构建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

  完善环湖生态防护体系

△ 海菜花重现洱海

  实施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完成环湖1806户7270人生态搬迁拆除任务,启动“1806小镇”、环湖湖滨缓冲带和129公里生态廊道建设工作。

  构建清水入湖工程体系

△ 大理洱海水质监测

  完成流域内38条220.44公里入湖河道生态化治理,新建(扩建)流域内自来水厂14座,完成“三库连通”直补清水工程。

  洱海水质持续得到改善

   6年来,洱海保护治理累计投入资金332.8亿元,流域污水收集处理率从原来的50%提高到96.1%,全面消除主要入湖河流Ⅴ类以下劣质水体。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3年洱海全湖水质上升到7个月Ⅱ类,5个月Ⅲ类,水体平均透明度上升到1.82米,沉水植物面积净增70%。

  湖泊治理,特别是高原湖泊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经过20多年持续不懈的“治海”与“护海”,洱海水质持续得到改善并总体保持在Ⅲ类。

  一份水质“成绩单”

   ● 2016年,洱海全湖水质5个月Ⅱ类、7个月Ⅲ类;

  ● 2017年,洱海全湖水质6个月Ⅱ类、6个月Ⅲ类;

  ● 2018年、2019年,洱海全湖水质实现7个月Ⅱ类、5个月Ⅲ类;

  ● 2020年,洱海全湖水质实现7个月Ⅱ类、5个月Ⅲ类。

  ● 六年来,洱海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

(杨继培 摄)

  一道生态屏障

  苍山洱海间的一条生态廊道,如今成了云南大理的“网红”旅游景点,从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129公里的洱海“生态廊道”主体工程完工,让洱海保护多了“最后一道屏障”。同时“生态廊道”也是“经济廊道”,能让环洱海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 洱海生态廊道 (杨继培 摄)

  生态廊道建设全称为“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包括5项内容:790多公顷的生态修复和湿地建设、129公里环湖生态廊道、涉及1806户居民的生态搬迁、30公里污水管网完善和5个科研试验地。工程于2018年启动,预计总投资近百亿元。

  2018年5月

  

  洱海生态保护“三线”划定,当年底完成环洱海8个镇23个村1806户的“三线”拆除任务,腾退土地1000多亩。2019年启动“1806小镇”建设,当地政府分5个地块对搬迁居民进行集中安置,在高质量建设安置房的基础上,还为每个地块量身打造了产业配套项目。目前,安置房建设总体完工,大理镇、海东地块已于2021年春节前交房。

(杨继培 摄)

  在洱滨村、下末村可以看到,一条数米宽的柏油路从村边切过去,路的另一边就是洱海,路基下以前是民房的房基,如今变成各种管廊线路。生态廊道拦截污水、减少污染物排放,恢复湖滨生物多样性,让湖区面积扩大了10公顷。

  2020年  

  洱海全湖水质7个月达Ⅱ类、5个月达Ⅲ类,国考断面水质评价为优。北生久村村民张恒说:“今年各种水鸟明显多了,湖边多年不见的海菜花也回来了。”

  生态廊道也是“经济廊道”。在上关镇,230多亩的上关花生态公园正火热建设;在喜洲镇,生态廊道周边的人居环境正不断提升,田园、村庄和庭院更美了。“我们精细化引导庭院经济,让游客‘沿着廊道进我家’,让当地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大理镇镇长杨利平说。

  

  以为子孙计的智慧留住浓浓乡愁

  

  在云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同乡亲们围坐一起,拉家常、聊民情、谈生产、问生计。总书记深情地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

  让总书记念起乡愁的这个地方,是一个被苍洱环抱、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三坊一照壁”的典型白族庭院,青瓦白墙、飞檐翘角、古意盎然,院里的三角梅红艳欲滴、大富贵树根深叶茂,一家七口“四世同堂”相亲相敬、其乐融融……

  2016年以来,古生村实施民居建筑风貌整治,挂牌保护7户古院落,文物古迹修旧如旧。与村里完善的垃圾清运系统、便利通达的公交出行和热闹喜人的广场舞相比,基础设施变“新”了,村容乡貌却更“古”了。

  沿着古生村清澈的溪流一路向东,房前屋后少有污水横流,青石板村道四通八达、平整干净。为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古生村依托山水、人文、产业等,立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营造优美田园风光,共建生态宜居村庄,打造充满魅力的诗和远方。

  “古生村,景色秀,乡村风貌要保留……”一首独具特色的白族大本曲,唱出了当地群众满满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守住绿水青山的乡亲们

  日子越过越好了

  

  古生村村民:

  守住了洱海,才能谈发展

 

  古生村53岁的老渔民何利成,用3次“白手起家”来形容他与洱海休戚与共的命运:

  1996年洱海首次大面积暴发蓝藻,当地取缔机动渔船,15岁就开始在洱海捕鱼的何利成,2000元处理掉了2万元购置的渔船;2003年蓝藻再次暴发,按照退田、退塘、退房的要求,何利成承包的18亩鱼塘全部关停;而这次“三线”划定,他家客栈的部分客房被划入洱海保护红线范围,不得不拆了190多平米。曲折的经历、割舍的痛楚,并没有让何利成一蹶不振,反而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现在生态廊道建起来了,湖边缓冲带也有了,洱海水质好起来了。大理的发展路子越走越宽,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

  滩地管理员:

  守护,是他们对洱海母亲湖最长情的告白

  在洱海边漫步,总会被这样一群人感动:他们风雨无阻,或撑着小船,或站在浅滩,打捞着杂物和枯死腐烂的水草。他们大多是世代居住在洱海边的渔民,如今放下渔网,拿起打捞工具,成为滩地管理员。守护,是他们对洱海母亲湖最长情的告白。  

  除了滩地管理员,在洱海流域,还分布着湿地管护员、网格化管水员、河道管理员、垃圾收集员、蓝藻打捞员、三禁四推员等各类人员共2925人,他们身穿环卫服,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和奉献,成了洱海流域最耀眼的一抹橙。

  乡亲们:

  日子越过越好了

  不再使用大水大肥的土地,生态种植水稻亩产量从2000斤骤降到1500斤,但价格却从两块五涨到了六七块,亩产值比原来还高。

  生态搬迁和流转出来的土地开发成农旅庄园,葡萄卖给水果商,有时一斤不到一块钱,游客采摘购买是原来价格的20倍。

  老年人在家门口有活干,青壮年返乡创业经商,收入翻了不止一番……

 

  

  一泓清水

  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之源

  如今,水变清了,洱海美了

  生态廊道建起来了

  当地人也回来了

  在这场久久为功的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中

  每个人都是守卫者

  每个人都是受益者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