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徐梓华:带领村民打响农产品牌

[百科] 时间:2024-03-29 00:05:5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84次

  “徐书记,驻村梓华你又来帮忙呀!第书带领打响马上过年了,记徐村里的村民腊肉订单也多了起来,接下来在重庆还有一个大型展销活动,农产我们正在装袋了。品牌”1月23日,驻村梓华武隆区仙女山镇桃园村村民谢世平正在熏腊肉,第书带领打响此时有人进屋,记徐他赶紧擦了擦额头上的村民汗珠,起身向进屋的农产人打着招呼。

  村民谢世平口中的品牌这个“徐书记”就是重庆市公安局水警总队派驻武隆仙女山桃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徐梓华。驻村三年来,驻村梓华他带领村民因地制宜打造品牌产业,第书带领打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记徐特别是“仙女山老腊肉”和“跑山黑鸡”等农产品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从选肉、配料,到腌制、熏炕……说到我们武隆仙女山的高山腊肉,都是徐书记这几年一手一脚带我们干出来的。”谢世平说。

  据了解,桃园村位于仙女山街道东北部,距仙女山街道11公里,距武隆城区30公里。全村幅员面积22.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900-1400米之间,地形地貌复杂,坡地多、平地少,本地虽有一定旅游资源,但村内无其他产业支撑,经济基础较差,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桃园村的发展。

  自2021年5月驻村以来,徐梓华带领驻村工作队以及村支两委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到各级职能部门汇报工作情况,大力争取支持,积极探索乡村产业发展之路。

  “老谢他们家里每年弄的腊肉都很好吃,他们是用青?木熏炕的,色泽、味道都更好。”经过多次调研走访,徐梓华了解到仙女山的土猪受高山气候条件影响,制成的腊肉品质较好,倍受游客青睐,但由于本地未形成有规模的产业,导致市场上产品良莠不齐,影响整体口碑。

  从打造村内品牌的角度出发,徐梓华积极向街道党工委汇报,争取支持,并动员村民谢世平、谢江明等人从事腊肉生产加工,坚持以品质为本,打造仙女山的腊肉品牌,从而带动桃园村的整体经济发展。

  “我们就是从2021年10月开始修的一个小作坊,直到2023年6月,‘核青?’的老腊味农产品加工商标品牌正式注册,徐书记亲力亲为的帮助我们。”村民谢世平谈起自己的腊肉加工“产业”,眼中充满了信任,“‘核青?’这个名字就是徐书记取的,这里以前叫核桃乡,我们又是用的青?木来熏炕腊肉,所以就取的这个名字,听起响亮!”

  目前,村民们自筹资金创办的仙山老腊味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已初具规模,预估年产值可达200万元,全村的生猪养殖规模已达3000余头,可提供15个就业岗位,为村里进一步发展腊味产业深加工、拉长产业链,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腊肉,“跑山黑鸡”也成为桃园村另外一张响亮的“名片”。

  刚到村里不久,作为土生土长的武隆人,徐梓华就想到,仙女山这个全国著名的旅游度假区,每年大批游客不仅游览美景,还喜欢购买本地“土货”。

  这个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何不结合桃园村山地较多的情况,让村民们来散养一些鸡、鸭、鹅等家禽,劳动强度也不大,很适合农闲在家的老年人,同时又通过打造本地品牌,提升桃园村的知名度,促进村民经济增收。

  经过四处走访、选育品种,2023年初,徐梓华终于争取到武隆区瑞隆农业公司的支持,分配给村民4000只适合在山地饲养的凤头黑鸡鸡苗,同时提供养殖配套技术扶持。这种黑鸡肉质鲜嫩,重量一般在4斤左右,鸡肉、鸡蛋营养价值高,且安全无公害,到今年,村里的凤头黑鸡早已销售一空。

  聚人气、攒商气,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气和销路。徐梓华说,在他的计划中,接下来要结合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村里的农产品销售,开发村内休闲度假项目,将仙女山的游客资源向桃园村引流,同时丰富腊味制品、蜂蜜、果蔬、菌类等农副产品种类,通过农产品溯源激发消费者的旅游兴趣,探索“农旅一体化”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