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 有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时尚] 时间:2024-04-16 12:23:4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23次

  1.完善法规制度 撑起系统性保护非遗传承的扎实做好展“四梁八柱”

  法规制度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是非遗非遗传承发展的“四梁八柱”。近年来,系统性保我国不断夯实相关法律保护基础,护有化传不断完善非遗名录制度、力推评估制度,动文为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和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养提供了保障。扎实做好展

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 有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2023年“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主会场活动

  “我国以联动保护机制促进非遗保护能力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非遗保护提供了方案。系统性保”全国人大代表、护有化传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介绍,力推近年来,动文我国在“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等非遗项目保护实践中,扎实做好展采用了以社区为中心,非遗非遗保护机构、系统性保社团组织、研究机构、文化创意机构、新闻出版机构、中小学和幼儿园等多元主体参与,集学术研究、社会宣传、产业发展等于一体的保护传承管理机制。“这些创新管理机制的行动方略不仅有利于国家和地方非遗保护能力建设,也有助于在国际合作机制中加强相关社区的受益能力,为各利益攸关方提供‘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多重进路,同时也映射出以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前行方向。” 巴莫曲布嫫说。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一系列非遗制度成果总结和提炼了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思想和经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邱运华认为。以健全非遗法律法规体系为立足点,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巴莫曲布嫫、邱运华等代表委员就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推进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建议。如今,相关法律修订已纳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将推动新时代非遗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新时代非遗制度建设中,应体现我国非遗事业在现代文明建设中的巨大进展、理论收获和经验结晶。”邱运华建议,对非遗工作在现实发展中呈现出的新情况、凸显出的新矛盾,必须高度重视并在法规上予以解决,例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退出机制,代表性传承人与非遗群体、地区的关系,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非遗知识产权关系问题等。“新的现实发展提出新的课题,我们必须密切关注、认真研究,时刻注意提出和补充有利于人民利益的解释,新修订的法规才能与时俱进,发挥其应有的现实指导作用。”邱运华说。

  2.助力乡村振兴 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不断提升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在促进文化传承、带动就业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增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从开展“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带动大批乡镇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到培育绣娘队伍,不仅绣好花、带好娃还能作讲解、学制茶,全国人大代表、湘西七绣坊苗服饰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石佳一直在探索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好路径。过去一年,作为七绣坊非遗工坊带头人,石佳穿行于苗绣非遗工坊、茶园、离岸孵化中心之间,格外忙碌,也十分欣喜。她参与了多个地区的“一乡一品”打造,并推动孵化中心落地北京、湖南长沙,努力让符合乡村特点的产业留在乡村长远发展,让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不断完善。

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 有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石佳(右一)结合乡村旅游和非遗展示,将非遗融入各个场景。

  “我们在众多产品的设计和包装上融入大量非遗元素,市场反响不错。比如重庆‘酉阳800’这个区域公用品牌的许多农产品包装,就融入了土家族传统纹样等非遗元素,增加了产品附加值。”石佳认为,绣娘除从事手工刺绣外,还可参与到多种业态中,提升收入。因此,她不仅注重研发非遗特色文创,还拓展开发了种植面积超1800亩的茶园,结合乡村旅游和非遗展示,将非遗融入各个场景,筑牢乡村振兴根基。目前,在七绣坊非遗工坊工作的绣娘和村民不仅能拿到农业务工、刺绣制作、茶园土地流转、产业分红4份收益,还能跟随非遗“走出去”,在非遗展销活动中开阔眼界。“绣娘们知道自己的绣品呈现在产品包装上,都特别高兴。她们会自发宣传,也更加自信。”石佳说。

  今年两会,石佳关注的是加快武陵山片区民族医药高质量发展,借武陵山片区民族医药资源优势助推当地振兴发展。“可依托国家级、省级和州级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与健康旅游、乡村振兴、养生保健、养老服务等融合发展,提升传统医药类非遗和民族医药服务链条,助推武陵山片区健康事业和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石佳说。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成效显著。在非遗领域,全国目前设立了6700余家非遗工坊,其中2100余家设立在脱贫县和乡村振兴重点县,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阵地。基于此,有影响力的非遗品牌不断涌现,带动作用凸显。

  “欢迎致电河北省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原村土布作为本合作社的主导产品,具有环保、舒适、绿色、无公害等特点……”拨打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崔雪琴的电话,首先听到的就是她定制铃声中的原村土布介绍。作为河北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赞皇县原村土布非遗工坊带头人,崔雪琴多年来坚持传承非遗技艺,挖掘当地非遗特色,创立了“原村土布”这一非遗品牌,成立了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品”的模式,带动赞皇县周边6乡17村1000多名农村妇女走上了致富路。

  3.强化基础支撑 有序壮大青年非遗人才队伍

  非遗传承人作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对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升是有效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重要因素。

  “目前,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从业人员创新力量不足、非遗品牌影响力较弱等问题仍然存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国家一级演员刘莉莉建议,要做好非遗传承人的管理工作,建立传承人资源库,全面、动态掌握各个项目传承人的存续状态和日常工作情况;进一步健全传承人认定机制,科学设置认定标准,探索集体传承制度,完善多渠道的认定启动机制,构建发掘、推荐非遗传承人的个人和单位激励机制。

  为了帮助非遗项目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201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简称“研培计划”)开始实施。项目实施以来,形成了较为明确的教学体系、工作规范和管理方式,有效调动了院校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积极性,为非遗保护引入了重要力量,超10万人次非遗传承人受益。对此,刘莉莉表示,应继续拓展研培计划的内容,从手工技艺、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创新能力、合作经营等方面入手,为非遗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系统培训,培养能够适应当前市场经济需求和现代审美观念的非遗传承人群,提升从业队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使其更好地投身于非遗保护和传承事业中。同时,还要鼓励非遗进校园,加强非遗传承青年队伍培养。

  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关键在人。近年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传承人田静多次围绕开设非遗技艺专业、强化非遗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等方面积极献策,尤其强调非遗保护要从青少年抓起,让文化传承实践伴随孩子们成长。“我也是一名小学生家长,看到孩子捧着紫陶杯细细品茶,十分开心和自豪。这种习惯将深深融入他的生命中,化为新一代的传承力量。”

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 有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田静(右三)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田静在往年提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议将非遗纳入学校美育教学任务,由文旅主管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制订课程实施标准,大力开展非遗通识教育、手工体验、文化鉴赏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发挥好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作用,加强与当地非遗传习中心、非遗工坊等组织的联动,形成合力,不断壮大非遗人才队伍。

  过去几年,田静在组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小小传承人孝亲课堂”等项目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党和国家对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重视,切身领悟到坚持的力量。“未来,我相信非遗人才队伍建设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田静说。

  4.讲好中国故事 拓展非遗国际传播渠道

  拓宽传播渠道,扩大非遗的国际“朋友圈”,创新传播方式,推动非遗融入当地民众生活,讲好非遗故事,激发广泛的情感共鸣,让非遗“走出去”“走得远”,是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重要路径。

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 有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现场

  2023年,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简称“成都国际非遗节”)的举办,再次向世界展示了我国非遗保护成果和经验。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宋秋认为,非遗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人文情感是跨越国界、跨越民族的,具有文化“走出去”的先天条件,对于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非遗更便于展示,也更有参与感,有利于文化传播。”宋秋建议,强化国际非遗节的文化交流作用,加大对国外手工艺者、非遗传承团队、非遗相关组织的邀请力度,增加合作与交流频次;推动更多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代表性项目走出国门,开展交流分享,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在非遗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有效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讲好非遗故事,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宋秋说。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茶叶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者。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六堡茶制作技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苍梧县六堡镇黑石山茶厂党支部书记石濡菲围绕中国茶文化传播提出建议。“茶叶出口,文化先行。”为了提升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石濡菲建议充分阐释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的内涵。她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茶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契机。“应充分利用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市场资源,举办六堡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技能技艺成果展及广西六堡茶专场博览会,加大海外推广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将六堡茶及‘茶船古道’的相关内容融入茶学专业教材,推动符合国际健康趋势的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国茶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石濡菲说。

  悠久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开展国际传播取之不竭的资源、坚实深厚的底气。用好中华传统节日载体,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打造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使中国故事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进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知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4年农历春节期间,中国年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众共同参与到舞龙翻飞、鼓乐齐鸣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让我们看到了春节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魅力。”邱运华建议,可采取过中国节、推荐中式餐饮、送中国式伴手礼、将中式服装与西服并列作为正式场合服饰以及数字科技等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叙事中更生动可感。

  (统稿:王添艺 参与采写:王彬、王添艺、刘源隆、金洋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人提供)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