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盐碱地要粮食 “中国饭碗”扩容提质

[娱乐] 时间:2024-04-20 14:52:5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23次
中评社香港11月4日电/时值深秋,中国饭碗黄河三角洲秋高气爽,向盐晴空万里。碱地一望无际的粮食农田里,育种科研人员用手掰开一个豆荚,扩容几粒饱满的提质大豆从中滚落。  新华社报道,中国饭碗近期,向盐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碱地大豆进入收获期。这种新品种,粮食用黄三角特有的扩容野生大豆资源选育,耐盐碱能力明显提高,提质亩产超过400斤,中国饭碗与非盐碱土地的向盐普通品种产量相当。  “盐碱地上结出的碱地大豆品质更优异,还富含异黄酮类活性物质,可提高大豆耐盐固氮、抗氧化能力。”黄三角农高区二级巡视员、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罗守玉说,他们还利用航天搭载辐射诱变育种和田间筛选,使大豆植株更大、耐盐性能更好,平均亩产550斤,最高达800斤。  盐碱地一度被称为土地的“绝症”。专家表示,目前中国的盐碱地面积约为15亿亩,其中可利用的盐碱地约5.5亿亩,这是一笔“沉睡”的宝贵资源,通过科学合理改良,可有效提高土地增量,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  作为滨海盐碱地和冲积平原的典型代表,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土壤面积达43.97万亩,占总面积的80%以上,盐分含量从1‰-10‰自西向东梯次分布,是探索盐碱地治理新技术的天然本底试验场。  在黄三角农高区的田间地头,传统大水漫灌式的深沟大壑消失无踪。这里采用一种管道节水降盐新模式,用“管道”代替过去的“渠道”,一条小沟代替过去10米宽的深沟,使土壤盐分从4‰-6‰下降到3‰以下可正常耕作的水平。  “目前,这种技术已在近2万亩盐碱地上推广应用,一亩地只需20多方水,节水38%以上。”罗守玉说,再加上生物改良措施,可将盐碱地变为高产稳产田。
【第1页第2页】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