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百余幅照片定格雷锋永恒瞬间 正文

百余幅照片定格雷锋永恒瞬间

[知识] 时间:2024-03-29 06:04:1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55次

  本报记者 杨 竞

  核心提示

  3月4日,百余为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幅照锋永由辽宁省委宣传部指导,片定中国摄影家协会、格雷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恒瞬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百余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幅照锋永“永恒的雷锋”——雷锋照片主要拍摄者董哲、吴加昌、片定周军、格雷张峻、恒瞬季增、百余张泽西作品原件展在辽宁美术馆开幕。幅照锋永

  此次6位拍摄者联展的片定百余幅雷锋照片原件中,既有家喻户晓的格雷《雷锋擦车》《雷锋在军舰上》,也有首次展出的恒瞬雷锋练习投手榴弹、锻炼身体等照片。展品中,《雷锋和少先队员在一起》《雷锋在海军部队作忆苦思甜报告》等40余幅未经任何剪裁的照片为观众还原了一个更加可亲可敬的雷锋形象。

  老照片记录雷锋生命历程

  “永恒的雷锋”展览3月4日10时开幕,9时刚过,辽宁美术馆门前就已人头攒动,很多观众在等待入场。

  走进辽宁美术馆展览大厅,《雷锋学毛著》《雷锋擦车》《雷锋在军舰上》《伟大的战士——雷锋》……一帧帧无言的影像、一张张黑白的照片深深吸引着观众。展厅里的大部分照片都是1960年1月8日雷锋入伍第一天到1962年8月15日期间拍摄的。从照片上,可以多角度观察雷锋的生活。董哲拍摄的《雷锋在军舰上》展现了雷锋在海军部队作报告的情景;周军拍摄的《伟大的战士——雷锋》最早发表在1960年第18期《民兵之友》杂志封面上,是雷锋当兵以后第一幅公开发表的肖像,展现了解放军战士的精神风貌。60多年过去,从当代摄影理念看,这幅《伟大的战士——雷锋》无论是人物神态,还是构图、用光,都堪称人物肖像的经典之作,成为雷锋的文化符号和形象标识,被誉为百年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三幅照片之一。

  展览现场,周军的儿子周宇对本报记者说,雷锋的生动形象和感人事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展览上父亲拍摄的很多幅雷锋照片,他也是第一次看到,比如1962年2月19日雷锋在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上发言、1961年11月战友们在雷锋的“流动小图书馆”阅读等照片,讲述了雷锋成长经历和感人事迹,刻画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战士形象。

  黑白影像见证雷锋闪亮青春

  展览上,一张张黑白影像清晰地呈现了雷锋走过的光辉岁月。循着展厅,观众看到了1960年11月为辽阳灾区人民捐款的雷锋,1960年1月8日入伍后作为新兵代表在大会上发言的雷锋,1961年5月用自己的津贴买图书送给少先队员们的雷锋,1961年3月到抚顺市西部职工医院给伤病员送月饼的雷锋,1962年2月19日在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上发言的雷锋,1960年11月帮助战友洗衣服的雷锋。董哲、吴加昌、周军、张峻、季增、张泽西等老一辈摄影家用镜头定格了雷锋生活工作的瞬间,为中国摄影史留下了珍贵的影像文献,让瞬间成为永恒。他们是雷锋成长的见证者,也是雷锋精神的传播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雷锋入伍第一天到雷锋牺牲的951天里,由于季增和雷锋同在一个团,他背着相机跟随雷锋拍摄,挖掘、塑造和记录雷锋平凡而伟大的军旅生活,先后为雷锋拍摄了投手榴弹训练、擦汽车、送大娘回家、和少先队员在一起及日常学习生活等照片。雷锋可亲可爱的影像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画报》等多家媒体发表,季增成了为雷锋留下照片最多的摄影家。此次展览,6位摄影者的后代董重、董彬、周宇、张岩、张小安来到了现场。季增的女儿季咏梅、儿子季峻峰专程从承德来到沈阳,在父亲作品前,季咏梅说:“因为父亲,雷锋的每一个事迹我都很熟悉,包括那些细节。但是,今天来到现场,真正地站在这些照片前,看着他的笑脸,感觉自己离雷锋是这么近,眼泪情不自禁地就流下来,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展厅里,处处都有视觉冲击。10张以巨幅喷绘呈现的雷锋大幅照片,瞬间就将观众带到了60多年前雷锋生活的年代。动画短片《雷锋的足迹》利用AI修复技术,以“照片年表”的形式回顾雷锋的22年岁月,为老照片赋予新色彩;微纪录片《与雷锋同行》是以摄影展首次展出的雷锋照片为主线,展现了辽宁摄影家记录的雷锋形象。

  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线云强说,此次展览,在全国创下了4个首次。除了百余幅雷锋照片原件在全国首次集体亮相外, 300多幅雷锋照片小样原件也是首次展出,6位作者联展也是首次,每幅展出的作品都有作者或作者后代的签名也是首次。

  辽宁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雷锋在辽宁这片红色沃土工作、生活、成长,雷锋精神也从辽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