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白石屋 正文

白石屋

[热点] 时间:2024-04-19 10:08:1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97次

原标题:白石屋

白石屋在白石村,白石屋白石村在沂蒙山区的白石屋天蒙山。

如今的白石屋天蒙山风情十足,它那满山凸起的白石屋石头,别致多形;生长于山地石缝间的白石屋油松、枫杨苍劲挺拔,白石屋可入药的白石屋三桠乌药、枝条上开满刺球一样黄色小花的白石屋栓皮栎,染绿了山野。白石屋从山高之处冒出的白石屋汩汩温泉化作流淌的小河,一路欢跳而下,白石屋那河水清澈透明,白石屋未有一点杂质,白石屋连鱼儿的白石屋身体都是透明的。当地人曾说,白石屋随便在沙滩上挖一个小坑,就能涌出一汪清水,焦渴的人俯身下去,即刻会尝到它的清甜,让人心旷神怡,忘却忧愁。还说“河水流百草”,人畜一旦患疾,常常不用吃药,只要每天早晚饮到这河里的清水,说不定就会安然。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绵延的峰峦之间,那些裸露着的形状不一的白石头。它们不知从何时演化而来,亿万年一直无语地匍伏着,或大或小。大若房屋,小若磨盘,不大不小的就像是骆驼、牛或马,远远看去,一丛丛,一叠叠,参差错落,瘦骨嶙峋,像是由上天精心摆放,又像是率性安卧,泰然而又笃定。天蒙山上那些凸起的石头就是这样的,白石村那些画一般的房屋也是这样的。

白石屋由山上这些坚固的白石垒成,一幢幢嵌在山的缝隙里,并不占有太多的空间,远远看去,若不是房顶冒起如云的炊烟,那些小屋跟周围的石头几乎分辨不清,哪是石头哪是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来到天蒙山,沿着小河走进白石屋,听到了一个个壮烈感人的故事,突然悟到那满山的石头与这片土地上曾经生活过的人们浑然一体,都是那样朴拙浑厚,坚定不移。

白石屋是有记忆的。

最难忘的是沂蒙人民跟随共产党不断前行的经历。1928年,便有中共党员在这一带开展活动,接着建立了党组织。在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奋起抗战的日子里,沂蒙人民更是以民族脊梁的风骨接受了血与火的考验。

1938年3月,中共山东省委来到蒙山南部的万寿宫一带开展活动,第一次提出在蒙山“建立以山区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动议,很快得到了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同意。就在同年4月,山东省委派人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前往延安汇报工作,毛泽东主席在听取了有关蒙山相关情况的汇报后,非常高兴,给予了肯定。此后,蒙山正式建立了中共费县县委,并以此为核心,迅速打开了蒙山南部的抗日局面,抗日政权纷纷建立,在沂蒙山区掀起了敌后抗日斗争的大风暴。

三面环山,风光壮美的白石屋村当年便是抗大一分校的住地,还是《大众日报》的所在地。借助山村的隐蔽和幽静,《大众日报》的地下印刷所源源不断地向外传播着共产党的指示和抗战的消息,它们像一束束火炬,点燃了齐鲁大地的抗日烽火。

蒙山南部火热的抗日局面引起了日军的惊惧,日军加大对临滋公路(今327国道)的控制,并在1941年11月底调集其精锐部队第十军团主力和第二十二师团3个混成旅团以及伪军53000余人,由日军侵华总司令坐镇临沂督战,日军山东管区司令指挥,对沂蒙抗日根据地发动了“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企图一举摧毁沂蒙山区的抗日根据地。敌我兵力异常悬殊,曾经驻扎在白石屋等地的八路军后方机关和抗大一分校学员被层层包围,经过数次反复搏杀,抗大学员抢占了山梁,掩护大部分人员从西北突围。在那场震惊全国的战斗中,近千名八路军战士和抗大学员将鲜血洒在了沂蒙山上,其中还有外国友人。人们至今常念叨,有十几个女战士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顽强抵抗,拒不投降,打得只剩下一支步枪,最后在一条田埂上全部牺牲,将如花的青春定格在了沂蒙抗日的烽烟之中。

日军实行“大扫荡”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曾在沂蒙山区制造了无数个“无人村”,并沿蒙山建立了30多个据点,封锁各个山峪入口,推行保甲制,严禁运粮送衣进山,妄图将抗日力量饿死、冻死、困死在蒙山深处。然而,战斗在沂蒙山区的抗日军民,就好比那满山坚硬的白石头,打不垮,烧不化,不屈不挠,几乎 “家家有战士、村村有烈士”,白石屋始终挺立。经过3年艰苦卓绝的斗争,1944年底,终于打破日军对蒙山的封锁,1945年5月,沂蒙全境解放。

也就是在那个难忘的年代里,住在白石屋村的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员李林、阮若珊借助当地的花鼓调创作了歌曲《反黄沙会》。当地曾有一股反动势力黄沙会,长期与抗日军民对抗,为扫除抗日障碍,党组织一方面与这股势力进行战斗,一方面由抗大文工团利用文艺宣传动员群众。就在白石屋村一间简陋的石头房子里,年轻的抗大战士创作出那首“小调”,一经唱出,就以其亲切、流畅的歌词和曲调,受到沂蒙山人的喜爱,以后又流传到华北、东北各抗日根据地。后来,人们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又对歌词内容相继作了修改,最后定名为《沂蒙山小调》,唱遍了全中国: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高粱那个红来哎,豆花香,

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场。

咱们的共产党哎,领导好,

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

有了党组织,就有了主心骨,沂蒙山的人民从来就是听党的话,跟党走。

1947年,当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笼罩沂蒙山区,当地党组织将部分群众转移到黄河北之后,即回到山里,与坚持留在山里的群众继续开展武装斗争。在之后的莱芜战役、淮海战役、孟良崮战役期间,沂蒙山人民更是不分昼夜参与战斗,村干部和民兵都勇敢地上了前线,妇女们则热火朝天地拥军支前,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粮草、烙煎饼洗军衣做军鞋、护理伤病员……,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一曲红嫂颂,是千万个沂蒙妇女当时的写照。“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沂蒙山人民就是以这样坚韧不拔的意志跟随共产党,去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的。陈毅元帅当年曾含泪说道:“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民。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而今,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临沂市天蒙山下的白石屋村,已成为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熙熙攘攘地来到此地,观赏着山上的美景,河里的清泉,感受沂蒙人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逐渐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安宁。但走进白石屋,首先见到的仍是当年《大众日报》印刷厂的遗迹,还有抗大学员们图片上的勃勃英姿,他们一下子将人们拉回到那难忘的岁月。以山前那些永远屹立的石头为证,脚下的土地浸染着壮士们的热血,沂蒙山所经历的悲惨、牺牲和英勇奋斗永远地留在了记忆里。

在白石屋,见到一位身穿绿花棉袄、圆脸盘的妇女,她站在石磨旁,落落大方地说,“我叫宋守莲,欢迎大家来到天蒙山,给大家唱一曲《沂蒙山小调》吧。”随后就唱开了,她饱含深情,音色脆亮,一曲唱罢,余音缭绕,让人久久沉浸在那带着泥土气息的歌声里。

这位生长在沂蒙山区的农民女歌手已年过五十,从小就爱唱歌,这首《沂蒙山小调》她唱了几十年,唱出了人生百味。

在我们将要离开天蒙山的前一天,又一次听到了她的歌声。那是在白石屋村的小河旁,背后是高高的山峰,她站在山坡上,再一次敞开了歌喉:“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就像是山野吹来的风,又像是山顶飘动的云,一时间,那甜美的歌声旷野无边,喜洋洋的赞许中又有朝向远方的眺望,撼动人的心弦,催人泪下。

眼前仿佛看见那些倒在田埂上的女战士,她们如花的面容;看见那些推着小车跟着队伍前行的大哥大嫂,他们吃糠咽菜,累断筋骨,心里朝着一个盼头,昂首挺胸。沂蒙山人,中国人,如石的天然,如石的坚强,如石的品格。(叶 梅)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