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评论】推进新时代青海地方治理能力建设的三个维度

[焦点] 时间:2024-03-29 14:23:1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31次

原标题:【江源评论】推进新时代青海地方治理能力建设的江源三个维度

青海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通过的《中共青海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地方治理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评论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青海的推进生动体现和具体实践。全会描绘了青海地方治理现代化的代青度制度“图谱”和行动“线路”。在这一制度“图谱”和行动“线路”的海地施行过程中,治理能力建设是理能力建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支撑。以推进地方治理制度创新、江源加快治理现代化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评论推进新时代青海地方治理能力建设要把握好三个维度。推进

一、代青度着力提升制度学习力,海地精准对标,理能力建夯实地方治理能力建设之基

提升制度学习力是江源地方治理能力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地方治理是评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我省地方治理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推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青海的生动体现和具体实践。只有坚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国“一盘棋”,把党中央、省委的相关政策精神学深悟透、精准把握,不打折扣、不走样地层层落实于青海各方面的治理实践之中,才能走出一条上符党中央要求、下合青海实际的地方治理之路。为此,一要学深悟透党中央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定星盘、指南针、行动令和愿景图,是中国之治宏观顶层设计的历史丰碑。《决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为基础,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设计了13项制度建设的实践路径。推进青海地方治理现代化,要把《决定》等党中央相关精神要求原汁原味地深入学习、融会贯通,进一步明确青海治理的方向引领和根本遵循。二要学深悟透中央顶层设计在青海地方治理中落地的基本要求。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的组成要素。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密切联系青海实际,对推进青海地方治理现代化做出了战略部署和总体安排。《意见》提出了包括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创新和完善生态保护优先制度、创新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创新和完善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制度、创新和完善城市治理制度、创新和完善农牧区治理制度、创新和完善社区治理制度、创新和完善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制度等9个方面的制度安排,体现出我省治理制度体系具有坚定的战略导向、系统的组分层次、整体的交互协同和发展的自我革新等特点。这是党中央顶层设计在我省地方治理中落地、生根的基本要求,是青海从自身实际出发推进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图谱”和路径“图谱”。深入学习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的重要精神,深刻把握《意见》的基本要求,对青海“实现什么样的治理现代化”和“怎样实现治理现代化”有了明晰的认识和把握,才能使青海治理现代化蹄疾步稳地推进,顺利实现预期目标。三要学深悟透省委部署落实到我省各行业各系统的具体要求。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我省初步搭建起推进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四梁八柱”,省委对加快推进各行业、各系统、各领域治理也做出了统一部署和统筹安排,《意见》更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各方治理的具体要求。各部门要深刻领会和把握省委对各个行业、系统和领域治理的安排部署和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和任务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强优势,补短板,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努力培育出尽可能多的治理成果,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制度新苗,为青海地方治理赋能,打好青海治理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二、着力提升制度创新力,精准驱动,夯实地方治理能力建设之要

提升制度创新力是地方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动力源泉。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青海推进地方治理现代化,必须“双轮”驱动,一手抓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一手抓制度规约下的行动落实,至微至显,善做善成。要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提升地方治理能力的重中之重,以制度创新力激发地方治理能力建设之强大动力。一要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制度创新。地方治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治理,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放在地方治理的首位,把各族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作为地方治理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确保地方治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根本要求,始终坚持青海地方治理制度创新的正确方向。二要紧紧着眼于青海地方治理的历史成就和面临形势守正创新。地方治理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在治青理政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理论、实践、制度成果,是历届省委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不懈努力、接续奋斗的结果,是最可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进和实现青海治理现代化要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正是地方治理的命脉所在,创新是地方治理的活力显现。在坚持和巩固已有好做法、好经验的基础上,坚决打破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思想的束缚,破除影响发展的旧体制、旧机制的制约,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实践,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制度。三要紧紧着眼于青海地方治理的特点和阶段性特征精准创新。治理现代化须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有机统一,既要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理现代化,又要及时总结推广地方治理创新的新鲜经验。青海省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织且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要深刻把握青海地方治理的特点和特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不能固步自封、抱残守缺,也不能超越阶段、盲目冒进,而是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坚持把党中央要求和青海实际相结合,增强制度创新的精准度。四要紧紧着眼于我省地方治理的奋斗目标深化创新。《意见》清晰地勾勒出实现青海治理现代化“三步走”战略,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有机结合,使青海地方治理现代化的“路线图”更加清晰。要紧紧围绕我省地方治理的奋斗目标,全面深化、统筹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尤为注重加强治理体制改革与其他各方面改革的配合性、协调性、系统性,深入推进地方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方式、治理手段等革新和改进,着力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城市、农牧区、城乡社区、民族自治地区有效治理的新样板,把制度创新力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助力治青理政愿景和目标的如期实现。五要紧紧着眼于青海地方治理的组织保障支撑创新。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是推进制度创新、提升地方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关键所在。要把全省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行动统一起来,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把地方治理贯穿于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的全过程,为推进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三、着力提升制度执行力,精准落地,厚植地方治理能力建设之根

制度执行力是观察和衡量治理能力的最直观指标。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推进新时代我省地方治理能力建设,必须把提高制度执行力作为根本。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由党委统一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等各负其责的制度落实推进机制,强化总体谋划、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一体推进、一体落实。二要强化制度意识。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制度意识,切实做到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严格执行和坚决维护制度。三要强化执行机制建设。着力建立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体制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四要强化新时代干部队伍治理能力提升。把提升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着力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提高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五要强化党管干部原则。落实“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为推进青海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六是强化精神激励。坚持把新青海精神作为治理的动力之源,激励各行各业认真恪守制度,共同维护制度,凝聚起全省人民担当作为、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作者为中共青海省委党校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中心教授)(朱文伟)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