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从“易罗池时代”迈向“青华海时代”

[焦点] 时间:2024-04-19 05:19:0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33次

保山城一角 孙亮 摄

  冬日的保山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从易景象。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水面上,罗池成群的时代鸟儿或惬意栖息在水面上,或翩翩起舞,青华构成一幅美丽的保山和谐画面;潞江坝、湾甸坝等热区,从易当地村民正在忙碌采收冬早蔬菜,罗池脸上洋溢着丰收的时代喜悦;保山工贸园区“园中园”,项目建设工地人头攒动,青华厂房里机声隆隆······

  从“易罗池时代”到“青华海时代”,保山“十三五”以来,从易保山市形成了“一条路子、罗池两个前列、时代三城定位、青华四化发展、五马竞争”的发展格局,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保山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繁华保山中心城市 孙亮 摄

 

  工业聚集化:滇西工业重镇初具雏形

  走进隆基三期10GW单晶硅棒项目厂房里,机器轰鸣,几十名工人穿梭于600台单晶炉之间,一根根刚刚出厂的单晶硅棒被转运下一道工序,车间里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去年12月底,单个车间800台单晶炉安装完成,现已投产600台,用工人数达1500人。”看着一根根经过高温拉制的单晶硅棒陆续出炉,隆基三期负责人王海明心里暗喜。这个项目从动工到投产仅用了9个月时间,今年800台炉子全部达产后,预计产值达40亿元,用工量也将增加到2500人,缴纳税收2亿元。

保山工贸园区 孙亮 摄

  切棒、抛光、生成二维码、包装……经过一道道工序后,单晶硅棒按照客户需求被切成不同长度,发往国内外。在保山工贸园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去年疫情期间,隆基的生产并未受到影响,一二期满负荷生产,三期按时建成达产。

  “十三五”期间,保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连续多年两位数增长,位居全省前列,工业增加值由135.9亿元增加至210亿元,年均增长10.6%。结合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保山市提出了打造“滇西工业重镇”的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力将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发展打造为保山市支柱产业,将食药、绿色化建、轻纺、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打造成为骨干产业,将保山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千亿级园区,培育5户产值达百亿元的工业企业。”保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云芳表示。

 

保山工业蓬勃发展 范南丹 摄

  围绕打造滇西工业重镇的目标,保山将原有五个省级园区优化提升后,整合为三个省级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向园区聚集。同时,主动融入中国(云南)自贸区德宏片区,积极推进滇西州市间区域合作,探索“混合制共建园区模式”,推动州市间协同互补高质量发展。

  张云芳说,“十四五”期间,保山将突出主导产业引领,聚焦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石油炼化及下游产品加工一体化、工业大麻种植加工一体化产业发展进行招商,推动企业向主导产业聚集。

  农业规模化:建设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

  眼下,保山的冬早蔬菜大量上市,田间地头瓜果飘香,热区群众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心情。

  作为农业大市的保山,“十三五”以来,全市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划定了31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全市粮食单产、人均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播种392.63万亩、产量145.61万吨,粮食单产371公斤排全省第一位,人均粮食产量553公斤居全省第一位,被列为全国24个“产粮大市”之一。

  眼下,规划总投资26.3亿元的隆阳区潞江镇咖啡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园区已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龙江之秋 尹磊 摄

  “5年来,我们依托千亿斤增粮、烟水配套、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投入财政资金15.84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17.93万亩,有力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正尧说。

  此外,围绕打造“绿色食品牌”走在全省前列,保山市制修订《保山市甜柿生产技术规程》《保山市鲜食豌豆生产技术综合标准》《保山小粒咖啡生产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到2019年累计认证绿色食品产品77个,认证有机产品126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1个。

  走进位于隆阳区金鸡乡的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连片的玫瑰花长势喜人,吸引着游人前来“打卡”。

  “十三五”期间,保山市稳步推进十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建设,共流转土地11.61万亩,通过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建设,带动当地群众实现“五份收益”,让脱贫变输血为造血、变短期收益为长期收益。

  “5年来,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从‘十二五’末的302个增加到2019年底的381个,增25.89%,销售收入从76.64亿元增长到176.75亿元,增幅达76.56%,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848个。”李正尧说,“十三五”期间,3家企业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是保山有史以来认证最多的时期。

昌宁阿背寨梯田 吴再忠 摄

  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走在全省前列,保山市引进上海鹏欣、东方皓月、东方希望等知名农牧企业,推进农业产业绿色化、规模化发展。目前,保山市“绿色食品牌”招商引资项目49个,实际到位资金59.4亿元,同比增长73.74%。

  “到2025年,生猪、水果、蔬菜、肉牛等产业产值实现5年翻番的目标,全市农业综合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以上。”谈及“十四五”保山农业农村发展目标,李正尧信心满满。

生态保山 汪金芳 摄

  旅游品牌化:打造滇西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

  入冬后保山坝迎来了第一场降雨,保山雨后的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格外热闹。放眼望去,翠鸟、赤麻鸭、水雉、红头潜鸭等众多常见鸟类在水面上嬉戏,几名摄影爱好者按动快门的声响此起彼伏。

  “去年3月份,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成功申报为国家4A级景区,每天到这里的游客已超万人,青华海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漫步于栈道间,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主任林磊高兴地说。

红脚鹬邂逅青华海 蔡庆彪 摄

  全球8条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中,有3条通过中国境内,青华海位于4号线和5号线交叉重叠区域,随着青华海湿地的恢复,吸引了包括世界极危鸟类青头潜鸭在内的2万余只候鸟到这里越冬,这里的鸟类种类达279种,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达43种。

  “十三五”以来,保山市抢抓云南省唯一具有双向开放通道州市的优势,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依托世界高黎贡山、世界地热温泉博物馆、南方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三大世界级资源,打造高黎贡山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世界康养旅游目的地、南方丝路文化旅游体验区三张名片。

游船在澜沧江上迎客 供图

  “我们完成文旅固定资产投资近400亿元,建成30多个休闲度假旅游项目,A级景区79个,新建和改造旅游厕所300余座,居全省第一。”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爱华说,5年来,成功打造了高黎贡山国际观鸟节、永子围棋、腾冲国际马拉松等节赛事品牌。

  “我们将加快大滇西旅游环线保山段建设,高水平策划包装一批重大文旅项目,促进‘旅游+、+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专业化一站式高品质服务,开创文旅产品业态供给和运营服务的全新模式。”李爱华表示,到“十四五”末,全市创建100个以上国家A级旅游景区、4个全域旅游示范区、6个旅游度假区,建成一批旅游名镇、旅游名村等,文旅产业达到千亿级产业目标。

  云南网记者 杨艳鹏 李建国 赵丽槐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