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没了赵本山,春晚还乐得起来吗 正文

没了赵本山,春晚还乐得起来吗

[综合] 时间:2024-04-19 12:15:3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82次

  30日晚,没赵赵本山在北京大兴星光影视录制江苏卫视春晚,本山录完节目后在郭德纲主持的春晚脱口秀《郭的秀》中,赵本山宣布从现在起收山,还乐将不会再登台演小品,得起他表示要多思考自己的没赵作品,把空间留给别人。本山(1月31日《新京报》)

  赵本山参演的春晚《一代宗师》最近热映,片中有个新老交替桥段和赵本山的还乐收山宣言一致:把空间留给年轻人。然而,得起几十年前叶问有实力接班,没赵现在却无人能替代赵本山的本山位置,哪怕是春晚赵本山的爱徒小沈阳也没到火候。有人说,还乐没有了赵本山,得起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照样办,这话不假,问题是没有了赵本山小品的春晚,欢乐水准能达到吗?能留住多少观众呢?很多人看来,春晚如同鸡肋,原本就是冲着赵本山的小品来的,没了这道大餐,舍弃也毫不可惜。

  别的演员上不上春晚绝不会引发那么大的关注,可以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对赵本山及其小品的依赖度很高,赵本山就是春晚的压轴戏。就算去年的春晚没有赵本山,春晚对他的依赖并没有减少,观众对他的喜爱程度并没有降低,赵本山的小品依然是春晚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年除夕之夜大家与其说是等着吃年夜饭不如说是在等赵本山的小品,赵本山出现之前的收视率都很高,等到小品演完了大家就都安心地睡觉了。现在许多电视台都在不停地重播赵本山春晚小品,尽管是重播,收视率依然很高。收视率表明了大众的选择。

  看春晚不就图个乐吗?管他雅的俗的能让大家高兴最重要。去年的春晚舞台美轮美奂,可没了赵本山就是乐不起来。有的人批评赵本山的小品太俗,认为不能登上春晚这样的大雅之堂,就连赵本山自己也意识到这点,他甚至在2011年春晚小品里调侃自己:“你别提他(赵本山)了,我最不爱看他,年年出来,挺大个脸的。”但中国人里除了少数精英,大部分还是老百姓,大众的审美趣味就是好赵本山这口,赵本山的小品就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民间艺术,别的节目再高雅,普罗大众欣赏不来就成了孤芳自赏的阳春白雪。

  1990年的除夕之夜,赵本山的小品《相亲》在央视春晚上映后遍轰动了全国,而之前从1987年到1989年赵本山的小品三番五次地折腾也没能上央视春晚。当时央视把赵本山拒之门外的理由就有小品里东北话太多,南方观众听不懂。改不成普通话就无法通过审查,而语言类的节目,方言一改肯定就不对味了。正是具有特色的东北方言使得赵本山小品极富喜剧色彩,方言的背后是浓郁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民风,给人一种朴实的原始美感。纵观春晚小品的发展史,东北的赵本山、黄宏、小沈阳;陕西的石国庆、郭达;唐山的赵丽蓉、巩汉林等等都是在小品中充分使用了本地区的特色方言,形成了鲜明的个性,以至于提起他们的名字就能回想起他们特有的口音。就连北京人宋丹丹也要在《昨天·今天·明天》中跟赵本山搭戏说起了东北方言。

  无论是赵本山的抉择,还是春晚的嫌弃“廉颇老矣”。春节联欢晚会去赵本山化,也就是去平民化,追求精英化。平民化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大众化、通俗化。精英的那种居高临下的俯视市民生活的优越感,简而言之就是“装逼”,让人乐不起来。这样的春晚不如响应下中央的号召,别弄那些华而不实的舞美、别搞那些规模宏大的排场了,一切从简,少浪费钱。(普嘉)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