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广厦的人——新时代建筑工人的故事(上)

[娱乐] 时间:2024-03-29 04:46:5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72次

    摄影:王霄楠  前言:  生活中有这么一群人,撑起来自五湖四海,广厦故事总是人代建带着一顶头盔,穿行在钢筋楼宇间默默工作,筑工为人们的撑起生活添砖加瓦。来时一片荒芜,广厦故事走时留下万家灯火。人代建他们是筑工城市的建设者,是撑起人们在繁华都市中生活的基石——他们就是建设起高楼大厦的建筑工人们。  马拉美曾说过:世上万物的广厦故事存在都是为了“终结于书本”,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修改了马拉美的人代建箴言,她说:世上万物的筑工存在,眼下只是撑起为了“终结于一张照片”。艺术是广厦故事生活的镜像,生活给了艺术再创造的人代建灵感和力量。当目光聚焦于这些建筑工人身上,眼角的细纹,黝黑的皮肤,龟裂的手指,憨厚的笑容,衣服上的灰尘......无一不在述说着他们的劳动故事,纵使生活艰辛,寒冬酷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四处奔波,也不丧失对未来的信心。乐观积极,努力踏实过好每一天是他们的生活态度。  让我们走近“撑起广厦的人”,透过一张张定格的影像,听听这些新时代建筑工人们的故事。这些镜头下的主角都是平凡的世界里最平凡的人,却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方寸之地,天地之间,以勤劳双手,筑写理想。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记录!(廖艳)  01  《隆冬梦弄孙》  文/摄影:曹奕琳     指导:刘坚  55岁的王春武师傅来自湖北孝感,凭借着一手木工技术在全国的各大工地奔波谋生。来到北京月余,他还没有去过天安门。每日九个半小时沉重的体力劳动结束后,他喜欢用抖音发布有关自己孙子的视频,他的微信头像也是自己的孙子。“虽说辛苦点是不是?但是你看这可不可爱?”王师傅指着手机屏幕向我展示自己发布的视频,笑得露出一颗豁牙。北京的冬日冰冷,但这个刚刚上学前班的6岁小男孩,正温暖着千里之外亲人的心。  02  《朴实梦想家:日子过好就行》  文/摄影:崔嘉怡     指导:刘坚  闫同章,43岁,河南安阳人。初中毕业后他回乡务农,娶妻生子,后为家庭生计外出到工地打工。儿子22岁,在江苏工作,有女朋友,今年刚好到了法定结婚年龄。闫同章打算一直在工地干到儿子成家。每天十小时的制模木工活,四百块的工资,这次一直干到春节再回家。谈起梦想,他说,“觉得也没什么大梦想啊,一家人高高兴兴的每天,钱多钱少不重要,日子过好就行。”  03 《花甲仍奔波,北漂以谋生》  文/摄影:丁心茹   指导:刘坚  何政敬是一位59岁的建筑工人,来自辽宁营口,家中有老伴、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孙子、孙女共八口人。他在这次项目中负责挑板墙的工作。虽已年近花甲,但他仍在到处奔波。今年上半年在天津干活,下半年才来的北京。其实在之前几十年的打工生涯中,他已来过北京很多次。黝黑的皮肤和一道道皱纹是岁月和风霜给他留下的痕迹。他说:其实干活走哪都一样,都是埋头干,除了赚钱养家以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愿望。  04《微笑着的异乡人》  文/摄影:冯泊玮   指导:刘坚  孙兵,来自河北邢台,今年36岁,跟随项目建设来的北京。孙师傅在工地上负责横梁的架设,属于需要一定资质的工种。来北京之后,由于从工地出门需要申请,孙师傅还没怎么在北京游玩过。虽然北京离家不算远,孙师傅也觉得北京的生活还算适应。但是平日里最期待的事还是坐两个小时的汽车回老家和妻子团聚,话不多的孙师傅聊到家乡时嘴角不停露出微笑。问到孙师傅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时,有点腼腆的孙师傅笑着说:“多挣点钱回家呗,比啥都强。”  05 《自得其乐的青年人》  文/摄影:胡愉至  指导:刘坚  来自河南的21岁帅小伙宋佳康可能是这片工地上年龄最小的工人,从高中毕业开始,跟着父亲做工已经两三年了。他负责的电工工作从早上六点半到下午五点,工作之余他喜欢打游戏。当谈到梦想时,他操着一口浓重的河南话:“就平平淡淡,挺好的。”有时看到校园里的学生,他会有一点羡慕,但他对自己现在的生活也算满意,他说“读书也行,在这做工也行,都行。”看上去,他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得其乐。  06 《蓝帽“先行者”》  文/摄影:江郁琦  指导:刘坚  42岁的鲁国兰是一位来自湖北武汉的木工,戴蓝色头盔,是需要考取资格证的“特殊工种”。他主要负责建筑模型和构造柱,要先有模型和构造柱才能开始绑钢筋和打灰,所以木工算是大楼建设的“先行者”。他的妻子留在武汉老家,两人共育一儿一女,也都留在武汉上学。鲁师傅只身一人曾到浙江、福建、武汉、哈尔滨、吉林等多个地区务工。四年前,他跟随公司来到北京。提起北京,鲁师傅露出笑容,他说:“这里(北京)的大公司好,住宿、管理、吃饭什么的都好。比较正规嘛。”鲁师傅已经有二十年的工龄,他说自己已经“干的挺长了”,但还会“接着干下去”。鲁师傅说:“必须得挣钱,家里两个大学生你不挣钱得了?如果是因为你,让他不读书,那是你一生的遗憾,是不是?”  07《负责任的小孩》  文/摄影:李昂岂   指导:刘坚  “小时候调皮,光知道打架,三年级就辍学打工了”  王岩斌从山西渔泽镇的一个小村里走出,来到北京从事工地安装工作已经6年,46岁的他与妻子有一个女儿,今年正在读大四。王岩斌说:“没有学历,像我这种老百姓出来只能打工,如今也没什么梦想,只希望挣钱,养活一家三口人。”  08 《为生活而漂泊》  文/摄影:廖艳    指导:刘坚  54岁的水电工人吕洪战,10月底由工友介绍从安徽农村坐火车来到北京建筑工地,住在建筑工地提供的集体宿舍里。家里有4口人,一儿一女,女儿已结婚,儿子未婚,都在合肥工作。2017年,他不甘于在工地的微薄薪资,在新疆乌鲁木齐开小店做木材生意,生意一直不景气,加上疫情三年的打击,欠下一二十万贷款,至今也没有还清,顾客得病去世欠他的十多万也不了了之,让本就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在谈到自己的工作经历时,吕洪战无奈一笑:“说实在的像我们这种稀里糊涂的人,就是想挣点钱呗......反正好多地方都去了,哪个地方有活干就去呗。”半生都辗转在全国各地的工地,北京也不过是他漂泊的一个节点。  09 《农闲时的生计》  文/摄影:刘是琪    指导:刘坚  刘建成,河南濮阳人,在这个工地上从事着电工的工作。“我家里农活忙完嘞,冬天没事出来干两天,我们那个村里的老板介绍我来做的,一天二百六十块钱。”刘建成家里有一个已经出嫁了的女儿和一个正在读高二的儿子,还有需要赡养的年迈母亲,当被问及对现在的工资是否满意时,他只是说“欸,能挣儿就挣点儿吧。”比起待在繁华的北京,他似乎更想回到故乡去,“没活了我就回家嘞,我坐那大巴车回去。”  10  《撑起一个家》  文/摄影:刘笑尘   指导:刘坚  闫子周,45岁,河南滑县人。和结婚二十五年的妻子一起,在工地做木工。家里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学测绘,二儿子在天津读大三。闫子周零八年来的北京,曾参与过大兴机场的建设。今年国庆,夫妻俩第一次去了天安门。闫子周说自己没什么大梦想,“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老人养好了,把小孩养大了。”  11  《一方天地中的建设者》  文/摄影:穆荣萱    指导:刘坚  来自河南的张同堂师傅常年奔波国内各地,是一个土建工。他讲,从来到北京,还没出过工地,前几天生病,才出去买药。每天从早到晚的枯燥工作,他一直认真对待。张同堂师傅安心地生活在一方天地中,在众人里默默无闻地完成工作,没有什么大梦想,只是想安稳赚钱生活。三个月前,他还在广州,结束了这次的工作,下次又不知何时会再来北京。家中的三个孩子或成家或工作,但仍然是他最大的牵挂。  12 《名取安乐之意,眼怀希望之光》  文/摄影:蒲子菲   指导:刘坚  李晏,是一位木工,今年51岁,重庆人。打工期间和老婆自由恋爱,结婚后落户武汉,但一直辗转于全国各地打工,去过长春、福建、深圳……他的大女儿已经上班,小儿子跟着老婆在深圳读书。两个月前刚来北京,国庆节去了天安门参观。他说北京哪哪都好,特别方便,但工程结束后想马上和家人团聚。“我能有什么梦想啊,就想着拼拼命……多赚点钱给老婆孩子花”,说出这句话时,他嘴角噙着笑容,眼睛亮亮的。  13《初到北京》  文/摄影:沈佳欣   指导:刘坚  周一双,江苏徐州人,1984年生,今年40岁整,今年11月12日刚从广东转到北京,工位电工,家里六口人,老大高二了,妻子现在也有了工作。三年前在做快餐生意,现在想吃在北京吃不到的地锅鸡。这是他第一次到北京,赶上了温差很大的时候,也赶上了最美的秋天,但没有什么机会出门,还没去过天安门。

    “天安门和长城,我总要去看的。到北京那么好的地方你不看一看啊,哪怕远远看一看也是好的。”  14 《无休周末》  文/摄影:王岚   指导:刘坚  1972年的李建设,不过才五十出头,健康却有点疲惫,面对着摄像机有些无措,却在灯光闪烁时露出了自然朴实的微笑。李师傅有两个孩子,大儿子30岁了,小孩都没有上过大学。今年九月来到北京,他负责的是机电部分。因为没有时间出去一直待在工地,每天工作九个小时,周末也不歇班。师傅很平淡地说累,梦想对于师傅来说是个比较遥远的词汇,“没有什么想做的,什么赚钱就去做什么。”  15《大楼建设者--母亲》  文/摄影:王润彤   指导:刘坚  王剑英,50岁,四川人,三月来北京,没去过天安门,开工一个月。家里三口人,她和丈夫来北京打工,儿子在成都上班。她不识字,身高一米四,在工地打混凝土,扫垃圾。没有梦想,只想多挣钱,还清在老家城里给儿子买房的欠债。  16 《最美工程人,架起幸福城》  文/摄影:王祥   指导:刘坚  蔡礼信,来自河南省夏邑县,今年51周岁,家中有两儿一女,两个儿子都已经开始工作,家中最小的女儿还在上学阶段。蔡大叔在传媒大楼的建筑过程中主要负责电焊工作,身上挂满了沉重的绳索,每天都要在十几米的大楼实行高空作业。蔡大叔之前就有到广州、山东各地打工的经历。在到达北京20多天的时间里,蔡大叔唯一出去的一次还是因为买药。在谈到选择来北京打工的原因时,蔡大叔解释道:“没有办法,得赚钱(养家)嘛,北京(薪资)条件比较好,发展得比较好……”。蔡大叔表示也会借此机会出去逛逛北京的风景。  17《那个觉得自己没什么故事的强大的人》  文/摄影:王霄楠    指导:刘坚  被请来拍照时,袁建安师傅正在忙着贴“滴水线”。拍完照以后,袁师傅问了好几次“这个能发给我不”,他说想发给他儿子看看。  1967年,袁师傅在湖北孝感市出生,家中排行老四,算命的说他五行缺土,于是起名建安。中学毕业后他做了木匠。25岁时他和邻村的姑娘结婚了,一年后生下一个儿子,而后他去了城里,开始了二十多年的工人生涯。  他每年就过年的时候回家,“和老婆没大事儿不来往”;他每天5:10起床,17:20下班后玩玩手机;他自称“没有什么经历”,他说“现在没什么梦想,把每一天过好就完了”;后来他说,“最大的梦想就是儿子儿媳、孙子都平安。”  18《为生活而奔波》  文/摄影:王馨怡    指导 :刘坚  张子孟,27岁,来自河北邯郸,担任本项目的焊工。家中有四口人,妻子和两个孩子,都在老家生活。自2014年开始在廊坊工作以来,张师傅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他不断奔波于京津冀地区,他说:“北京有活就来北京干”。尽管年纪还不到30岁,他已经从业近十年。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曾参与过北京短道速滑馆等多个工程的建设,于今年6月来到北京工作。  19《巾帼不让须眉》  文/摄影:徐瑞阳   指导教师:刘坚  刘福先是一名女性工人,今年52岁,来自湖北孝感,与丈夫侯银堂在同一工地工作。她主要从事放线工作,在工地不同的楼层走动时,需手提两三个装满工具的桶随行。她的丈夫侯银堂是管理人员,负责带班,他们的儿子今年24岁,现于深圳从事计算机相关的工作。二十多年来,刘福先一直与工程打交道,走过了陕西、山西、山东等地,今年国庆,她与丈夫从天津调至北京。在谈及梦想时,她说最大的梦想是希望家人平平安安。  20  《工作足迹:三十载漫游祖国山河》  文/摄影:徐熙喆    指导:刘坚  李伟今年50岁,在建设工程中主要负责机电。老家在安徽砀山。李师傅与妻子育有两女一儿,两位女儿于今年先后结婚,小儿子也已成年,用李师傅的话说,“家里还挺幸福的”。当问到李师傅是否去过天安门时,李师傅给予了肯定回复,“之前在北京工作的时候去了大部分景点。”李师傅工作的流动性很强,“11月初刚刚结束广州的工作,回到北京

    。”由于经常在各个城市之间往返,李师傅说,“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将近三十年,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21  《“永远不打工”》  文/摄影:薛婷玉    指导:刘坚  冯占泼今年49岁了,来北京也有好多年。他是河南安阳滑县人,家里有五口人,每年在家里收完秋(不仅要收获麦子,还要种下玉米),他就跟着项目到各地工地干活,“只有这样才能挣到钱”。现在老冯在传媒大楼“四合院”负责“钉木板”,每天系安全带工作9个多小时。这是很辛苦的工作,但能挣到钱。他路过参与建设的大楼时也会骄傲,“这是我们建的!”他说最大的愿望是“该送走的送走,该成家的成家”,以及“永远不打工”。  22   《梦想在家乡的田间生根》  文/摄影:于佩鑫    指导:刘坚  李春桥,53岁,河北衡水人。11月初,家乡秋收工作告一段落,本着找点事情做,给家里挣点钱的想法,李师傅来到北京,担任本项目的机电工。这是师傅第一次来到北京,虽然每天九个小时的工作算不上太累,但师傅还没能抽空在北京游玩。“没什么梦想,就想回家种种地。”他的生活没有繁华的外表,却饱含着勤劳和朴实的力量。家中儿子还小,师傅也没什么太大的愿望,收工后就打算回到家乡照料田地。  23 《大楼之匠 家庭之光》  文/摄影:余嘉敏    指导:刘坚  梁成保,34岁,山东临沂人,负责大楼机电建设。梁成保的手机屏保展示着他的骄傲——10岁的大女儿和7岁的小女儿。由于工作繁忙难以在家陪伴孩子,他最大的梦想是将女儿们接至北京上学。今年,为了大楼建设,梁成保缺席了小女儿的生日,但他相信,在工地的每一分努力都正在为女儿们浇筑出更美好的未来。  24  《养家糊口》  文/摄影:李梦伊    指导教师:刘坚  王东东,九零后,九零年生。他六月份来到北京项目工地,成为一名戴黄帽穿亮黄背心的机电工。三十三岁的他家里有两个儿子,大的十岁,小的七岁。即便家住河北,他也已经三个月没和孩子们见面了。一个人没事儿不回家,家里人要种地,一般也不来北京。“赚钱啊,要养家糊口。”他说,这是他最想做的事。  25 《工地“支壳子”夫妻》  文/摄影:刘橦洁    指导:刘坚  他们是工地里为数不多的夫妻组合,男人叫闫子周,女人叫王梳玲,结婚二十五年,两人的家都在黄河北岸安阳市闫河屯村。每年秋收之后,夫妻俩便会来北京做工:大兴机场的土木支模,雄安新区的木工支模,还有北京大大小小建筑工地的支模工作,夫妻二人都参与其中。“支模”在他们家乡话里被叫做“支壳子”,是给钢筋浇灌混泥土,安装模版。支壳子的工作繁琐且极需耐心,磕磕碰碰是常事。王梳玲这一年里手指甲盖就砸掉了两三个,钉子扎脚,钢管砸身,他们早就习惯了。  夫妻二人的生日从来都在工地里过,一根根支起的钢筋就像插在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夫妻俩去过天安门,仅有的那一次王梳玲嫌穿特制衣服拍照太贵,放弃了拍照。夫妻俩现在最想的,就是等工期空下来的时候,再去一次天安门,穿最好看的衣服,拍一张迟来的合照。  后记:  等边长方形,是长边的克制。余光之处,是故事还没看完,镜头还没讲完。从前,直到今天,还有明天,有一群巨人。他们的手能伸到屋顶,脚能踩实地基,他们的身上长满故事……镜头有边,故事无边。(王霄楠)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指导: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刘坚  编辑:缪领  审核:龚紫陌  校对:陈思嘉 张钰祺 魏海鹏  通讯员:廖艳 王霄楠 李梦伊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