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国门党建“奏响”边境和谐曲

[娱乐] 时间:2024-04-25 10:26:0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86次

  走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平河镇拉祜寨,奏响红河边境管理支队平河边境派出所民辅警与村民围坐在一起,云南面对面交流,红河和谐向群众宣讲党的国门历史,让边远山寨的党建各族群众都能听到党的声音。

  旗帜指引方向,边境旗帜凝聚力量

  红河边境管理支队以边疆国门党建为着力点,奏响在848公里边境线上的云南河口、金平、红河和谐绿春3个边境管理大队,国门着力从提升组织力、党建加强阵地建设、边境强化队伍建设、奏响推动经济发展、云南完善服务功能等4个方面下工夫夯实群众基础,红河和谐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和号召力,为“稳边、固边、兴边、富边、活边”注入“强心剂”。

  绿春,边境线长153公里,下辖3个边境乡镇7个边境村委会49个村民小组,该大队围绕党建引领“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抓好“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设,实现“边疆稳固、边境和谐、边民幸福”目标,推动边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纵深发展。

  “前两天刚刚收了土豆,这两天准备把小米辣种下,这可比种玉米收益高多了。”平河镇大头村委会拉祜寨临时党支部书记蔡勇自豪地描述着拉祜寨的现状——在“一寨两支部”共同发力下,党建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村民们逐渐掌握了水稻、玉米、花椒、土豆等作物的生产技能,茶产业也迎来首次采摘见效,无论是里外的村容村貌,还是村民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

  “解决了温饱,我们还要向着美丽乡村、幸福生活接续奋斗。”蔡勇的眼神里满是坚定和憧憬。

  拉祜寨“一步千年”的蜕变得益于“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综合治理”的实践经验模式,其背后是绿春县深入推进立体化边境防控体系建设,推行“网格化”管理,整合基层维护社会稳定的力量,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和边境维稳综治联防联治工作机制的具体体现,成功的工作经验广为流传,成为绿春县以基层治理为切口,创造安定和谐边境格局的有力抓手。

  “我从去年4月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就在此执勤,如今这已不单单是个卡点,而成了村民们的服务站、休息室、保卫处。”王红光是平河镇边境派出所梅尼新寨执勤点的执勤辅警,该执勤点距离边境仅数公里,又在两条主要边境道路的交汇处,盘查过往车辆、行人便是王红光最基础的工作。

  “我们执勤点有5个人,由村委会党员干部、辅警、民兵、卫生院工作人员组成,设卡查车查人只是我们工作的一小部分。”

  执勤点的工作人员除日常驻点执勤外,还组建了“抵边护村队”,承担着治安、交通、日常巡逻、调解纠纷、重点人员管控、开展群众工作等任务,时常穿梭于村间小巷,又为村民做了不少实事的护村队深受群众信任。

  “我是本地瑶族,与村民沟通方便,宣传各类政策都是用双语宣讲。”王红光说,“有的村民更改手机套餐都是来找我们帮忙,我们也很愿意为他们解决每一件事。”

  王红光是活跃在绿春县各边境村落的辅警之一,这正是绿春县以党政军警民联动以及“一村一辅警”模式开展边境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稳定管控工作的生动写照。

  边境辖区社会管控插上了“网格化治理”的翅膀,配合辅警使用新模式,形成了“大网套小格、一级包一级”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真正实现了“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边民一个哨兵”。

  自启动边疆党建长廊“153”工程以来,驻村辅警充分发挥作用,引导7个边境村委会主动参与边境治安防控,全面整合村寨治安资源,组织村寨红袖标、治安积极分子、义务巡逻队开展巡逻防控,及时发现并消除治安隐患,真正构筑起专群互补、管防结合的保护网,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河口:巧借外力维稳固边

  河口,与越南一市三县接壤,边境线长193公里,日均进出边境管理区人数达1万余人。

  面对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人员情况,该支队河口边境管理大队坚持“边境管控难点在哪里,党组织联建到哪里”,从基层各边境派出所选拔优秀民警派驻到全县28个村(社区)担任党总支副书记,从而提高了村级党组织的整体功能,有效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和国防意识,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我们寨子以前偷盗和矛盾纠纷较多,民警任村官后,村民出门干活就是忘了锁门,东西放在外面也不用担心了。”马多依下寨村民何强说。

  “民警任村官真好,不仅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我们在民警的指导下还组建了老年义务‘治安守望队’,在村委会安装了边境治安联动报警器,建起了村组与村委会、村委会与边境派出所、边境派出所与村组之间的联防报警系统,方便了群众呼救和派出所及时出警。”城郊村党总支书记林贵东也有同感。

  在五道河边境疫情防控卡点,瑶山边境派出所民辅警和辖区党员、群众、护边员在国门安全屋前执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五道河小组各个村委会派人轮流值守,党员民警带头,群众参与,自觉坚守、冲锋、战斗在一线,绵延数公里的边境线上随处可见执勤人员的身影。

  五道河小组位于中国河口、金平和越南巴刹交界处,居住着瑶、汉、壮、傣等民族,红河、龙脖河在此交汇,顺流而下成为中越界河,占据“两国三县”的特殊地理位置。

  不久前,瑶山乡正式成立五道河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功能型党支部。党支部以“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检查”形成“党委统揽、部队管线、边警控片、界务员包段、民兵守点”的管控格局,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在党旗下凝聚“爱与守护”的力量。通过每月一次的支部会,对近期任务、疫情形势等进行分析研究,深入把握边境治理脉络,出好谋、划好策、带好头。

  6月16日,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功能型党支部举行了首次边境联合巡逻,行动中,巡逻组对中越红河中方一侧92号至93号界碑区域进行了实地踏查。

  除了对边境地形、重要标志物等情况进行核对外,还需向边境村寨村民了解界碑附近便道人员非法出入境情况,及时掌握边境前沿动态,严密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风险。此外,五道河还试点配备了党员志愿者治安巡逻队、边境普法服务队、法律咨询服务队、边境联防队4支队伍,通过发挥先进队伍“巡查在前、维稳在前、宣传在前”的引领作用,让边境疫情防控的开展按下“加速键”。

  如今,每周一次的治安巡逻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惯,从龙脖河大桥到93号界碑将近4公里的路程,他全程步行。

  “我们党员就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民警和群众一起守边护边。”瑶山边境派出所党支部书记、副教导员高鉴说。

  金平:党建引领强基固边

  金平,集“边疆、民族、山区、美丽”的小县,边境线长502公里,27个抵边行政村334个自然村和157个底边村小组在边境沿线构建起“村村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联动联防联治新体系。

  “小辉辉……你们守边疆,很伟大,我们想和你们一样,为我们的边疆百姓做点事。”5月初,一条来自山东日照的信息,发送到了该支队金平城关边境派出所民警的手机上,信息中除了对民警的慰问,还有对边疆人民满满的爱与关怀。

  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该大队为切实守住边境、守好国门、守护群众健康,全面织密防疫网络。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报告,不断丰富宣传内容和形式,并整合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和乡村医生力量,积极向农村山区、脱贫攻坚地区和边境一线延伸,进一步加强集镇和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边境一线,坚持“全覆盖、网格化、秒处置、天天清”防控要求,按照“一守、二防、三强化、四落实、五到位”工作法,采取“县级领导挂乡镇、属地单位包段、军警民包卡点、村组干部驻网”模式,在全县辖区内组建防控网格997个,对边境乡镇农场、抵边行政村(社区)实施封闭式网格化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全面推动抵边村寨、抵边村小组全民参与、全线设防,有力构筑“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边境疫情防控网络,做到宣传进村(社)入户到人,人人知晓,会防会控,群防群控,真正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我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在边境一线,要带领好我们的全体民辅警和村民群众守好我们的家园、守好我们的国门,不让疫情输入到我们国家、输入到我们的村里面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美家庭”勐桥边境派出所教导员黄荣波说,“我们警力下沉,实施警务前移,在抵边警务室服务群众、在公路沿线开展查缉、在边境一线村寨组织巡逻,探索出了一条点上查、线上巡、面上控的立体防控警务勤务模式,把疫情防控和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对边境一线实施了管控。”

  据金平边境管理大队杨敏大队长介绍,今年来,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阵地建设,增强党员思想认识,大队重点打造“边境好支部”示范工程,在思想建设方面,充分挖掘边境地区历史、文化、部门资源,打造提升金平烈士陵园、金水河镇“593”战史馆和“英雄十姊妹”党支部等10个党性教育基地;在边境乡镇、村寨、学校、活动场所开展“红旗飘飘”工程;不断丰富载体,开展“党课进基层”活动。

  党员在哪里,力量就凝聚到哪里;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引领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红河边境管理支队以党建引领治边、强边、稳边、富边,在实现“边疆稳固、边境和谐、边民幸福”三大目标的进程中,边疆“国门党建”品牌在层层压实责任、处处落实到位之中铮铮发亮。

  红河边境管理支队供稿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