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国内最长世界规模最大城市湖底隧道 两湖隧道省博工作井率先主体施工

[综合] 时间:2024-04-20 10:23:5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73次

原标题:建造国内最长世界规模最大城市湖底隧道 两湖隧道省博工作井率先主体施工

地面不见一块泥土。建造井率

12月6日,国内规模工作工走进省博物馆正后方的最长最“绿色工地”内,干净的世界隧道隧道省博项目部让人眼前一亮。

相比2月基坑开挖的城市场面,如今的湖底工作井已经有了“模样”:160米长、约有9层楼深的两湖巨大深坑清晰可见。一个个巨型混凝土横梁、先主红色钢支撑,体施如同一双双大手,建造井率横向、国内规模工作工纵向、最长最斜着支撑深基坑四壁。世界隧道隧道省博

这是城市两湖隧道东湖段省博工作井,是湖底两湖隧道率先进入主体施工的项目。“下穿黄鹂路至秦园东路的盾构机将从这里始发,穿越东湖的盾构机将从这里接收。”中铁十四局两湖隧道项目部经理林尚月介绍,项目部负责省博至秦园东路1690米的盾构施工。

两湖隧道,下穿武汉东湖和南湖,全长19公里,为目前国内最长、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湖底隧道。隧道主要采用长约140米、直径15米多的盾构机施工,即盾构机在地下“打洞”穿越湖底和城市设施。“盾构机的出发,必须先开凿一个巨大的天井,将刀盘和附属设施吊进天井内,安装后才能在地底施工。”

走进深坑内,犹如进入一个超大的地下空间,坑内西侧的工人们正在搭建脚手架,准备侧墙、顶部施工,待盾构机试掘进段完成后,再进行每层中板的施工。东侧,工人们开始绑扎中板的钢筋。“钢筋的横纵向间隔均为10厘米,确保中间板的质量。”

160米长的工作井分为6段,头尾为盾构机的接收井和始发井,中间部分将封顶。“目前全部底板都已经完工,接下来将继续完成中板的施工。”林尚月说。

坑内最宽处达29.8米,最深处达28.7米。分为上下层分布、单向两车道的隧道,为何需要偌大的空间?“可别小看,隧道安全方面的设计规格和标准达到了目前国内外最高等级。”林尚月展开隧道横截面图,只见160米的长的沉井,每一段都不一样,除了上下层车道外,车道四周分别设置了通讯室、通风室、应急通道、消防井、疏散楼梯等。“当一个方向的车道突发事故后,车辆可以通过坡道进入另一层逃生,消防车也可以进入。”

因为工地在闹市区,控制噪声污染成为重中之重。“施工现场全部使用低噪声设备或是给设备安装消音器,此外通过加装钢筋隔离加工棚、渣土车低速运行、设置8米高隔音墙等方式降低噪声污染。”项目部生产经理和棒棒介绍,为确保居民区和工作井安全,工地对基坑及周边小区进行24小时沉降监测。通过加班加点干,工作井预计下个月完成主体施工,盾构机预计明年3月始发。

目前,风光村工作井、蔡家嘴工作井进入基坑土方开挖或结构围护阶段施工,随着南湖段动工,两湖隧道进入全线施工阶段。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林晶 通讯员 刘淑华)

背景链接

隧道安全设计达到最高等级

作为国内最长、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湖底隧道,如何确保安全,成为重中之重的话题。

两湖隧道由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负责承建。其在工程规划阶段,就做好各项安全认证,反复召开会议邀请专家咨询论证;设计方案多次征求应急管理和消防救援等部门和专家意见。据介绍,两湖隧道的安全设计规格和标准,达到了目前国内外的最高等级。

根据设计,隧道每隔120米就有一个上下层的逃生楼梯,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有害气体泄漏以及其他突发险情时,被困人员可下车步行并在1分钟内抵达安全出口,进入另一层安全区域。为了减缓长隧道对驾驶员视觉和心理影响,提高安全驾驶系数,道路设计十分暖心,将全地下隧道调整为“隧+路+隧”方式。其中,在东湖风光村处设置了长约1公里的地面段,增设2进2出共4个出入口。

据介绍,隧道外将设置1个管理中心、1个分管中心和3个应急救援点,配备齐全的救援车辆和物资,实行24小时值守,还将运用应急救援智慧化管理平台等,保证隧道和驾驶安全。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林晶)

记者手记

期盼暖心精品工程

□ 林 晶

两湖隧道建成后,将顺接过江隧道,也会连接二环线、南三环线,有效缓解二环线、珞狮南路、水果湖隧道等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给南湖、水果湖地区百姓出行带来福音。

从过江隧道到两湖隧道,武汉基建正一次次创造历史。

作为国内最长、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湖底隧道,两湖隧道将面临穿越老旧小区、地铁、地下通道等复杂施工环境。如何确保小区不下沉、减少噪声污染、不影响城市环境?城市和市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系列问题考验着建设者的智慧,也倒逼施工单位不断创新施工工艺和方式、优化施工组织。

可喜的是,目前“静悄悄的工地”正在地下“拔节生长”。期待工地一如既往,打造一个既暖心又安全的精品工程。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