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跟拍至深夜12点 ——全媒体行进式报道《千里追访安陆“麦客”》捕捉感人瞬间

[百科] 时间:2024-04-26 12:42:3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3次

原标题:凌晨4点跟拍至深夜12点 ——全媒体行进式报道《千里追访安陆“麦客”》捕捉感人瞬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胡琼瑶(右一)、麦客刘宇(右二)深夜采访麦客。凌晨里追陆捕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坚 摄)

新媒体海报

湖北日报6月15日11版

扫码看视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琼瑶 刘宇 吴坚

夏收时节,点跟点全道千小麦由南向北渐次成熟。拍至安陆有一群“麦客”,深夜式报像候鸟一样,媒体从湖北启程一路向北,行进辗转多个省份,访安去收割丰收的捉感喜悦。

6月初,人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开始了一场“千里追访”。麦客

从犹豫到毅然前往——

用宏观视野捕捉微观现象

麦客,凌晨里追陆捕晚清时候有记载,点跟点全道千那时的拍至麦客背着干粮,拿着镰刀去帮别人收割麦子,深夜式报赚钱补贴生计,主要在西北、山东、河南、河北地区比较盛行。

随着机械化的发展,新时代的麦客有了新内涵——从拿着镰刀转而开着收割机,天南地北地帮别人收麦子。用专业术语说,即农机跨区作业。

6月初,在安陆的一次采访中得知,那里活跃着一群麦客,他们每年开着联合收割机从南至北,奔赴各个小麦主产区收割小麦,历时3个多月。

当时,我们动意去做报道,但又很犹豫。身处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快餐式的新闻资讯”大行其道,要不要花这么大力气去做一组可能被掩埋在信息汪洋中的报道?

于是,我们反复研判这组报道的价值。今年以来,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话题。麦客,就是保障我国夏粮“颗粒归仓”的一支重要队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麦客的故事,正是用宏观视野去捕捉的微观新闻现象。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另外一点考量,只有通过精彩的文字报道和有品质的可视化新闻,才能进一步提升党报的全媒体影响力。麦客题材,非常适合用全媒体的方式去呈现。

据此,我们决定千里追访。

兵分几路体验式采访——

全媒体记录每个瞬间

端午节一过,“麦浪小分队”一行3人就出发了。大家驱车8个小时、600多公里,抵达全国小麦第一省河南。

一下高速,直觉是来对了地方。这里的麦田一马平川,一眼望过去,真的有歌曲《风吹麦浪》里的那种意境;在路上,随处可见全国各地的收割机,它们奔着同一目标而来,场面十分壮观。我们一路走一路拍,生怕错过某一个瞬间。

记录麦客的一天,从凌晨四点开始。“麦浪小分队”早上三点半起床,提前赶到麦客们“驻扎”的加油站,拍下他们早起的状态,原汁原味地记录他们的生活。

凌晨5点多,麦客们会到1公里外的北岭镇上吃早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一路跟随。麦客们把早餐往空地上一摆,蹲着吃了起来。我们一点胃口也没有,但麦客们吃得很认真,因为吃饱才有力气干活。

白天,农机手分散作业,采访也兵分几路。出门在外,车不够用,“麦浪小分队”成员吴坚,抱着摄像机,跳上了农民的三轮车,沿途拍摄,几次没站稳,险些掉下来。

麦客的作业环境很艰苦,“麦浪小分队”成员刘宇登上收割机亲身体验。驾驶室温度高达50℃,前面尘土飞扬,几乎睁不开眼,10分钟下来,小姐姐整个人成了一个“灰姑娘”,口罩里面都是麦渣。可是,我们的麦客一天要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业10多个小时,不少农机手因此患上咽喉炎或肺炎。

作业到深夜是麦客的工作常态,有时甚至熬通宵。那一天,我们一路跟拍到深夜12点。

“在路上”充满魅力——

只有到现场才看得到精彩

行进式的报道方式,让我们走进了麦客的世界,也捕捉到了许多只有到现场才看得到的精彩。我们将一路所见、所闻、所感做成1条长视频和8条短视频《你不知道的“追麦”故事》。

如果不是亲身感受,我们或许不知道,夜深了,在这个距离家乡600多公里的小镇上,劳碌了一天的麦客们,吃不惯面食,会选择一家有米饭供应的小吃店。点上一份盖浇饭,再加个鸡腿,是对这一天辛劳的最佳犒赏。

如果不是亲身感受,我们或许不知道,麦客们招揽生意的方式也很朴实,就是与当地农民拉家常,在河南,拉家常才能拉到活。记者在采访中观察,麦客们大多是夫妻搭档,男人负责收麦子,女人负责招揽生意,会拉家常的,生意往往不会差。

如果不是亲身感受,我们或许不知道,湖北麦客在河南也有“粉丝”,由于收麦技术好,许多村民排着队等候。一些村民从自家抱来西瓜,表达谢意。村民还会主动留下麦客的电话,邀请他们明年再来。

如果不是亲身感受,我们或许不知道,在收割机刚刚收过的麦地里,七旬老人提着篮子,跟在收割机后面,弯着腰,捡起地里一株株未收干净的麦穗。“都是好好的麦子,不捡起来就浪费了。”老人头也不抬,继续捡着。看着年迈的农民们一次次弯腰,我们似乎领悟到“颗粒归仓”的真正含义。

如果不是亲身感受,我们或许不知道,麦客们以车为家,三个月的时间里,吃住都在不足2平方米的驾驶室,那是他们在外最温馨的港湾。

这,就是“在路上”的魅力。

互动

一路向北 “逐麦”人生

6月15日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千里追访,我们记录下这群湖北“麦客”的一天》

又是一年收麦季,跟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一起体味现代麦客的“逐麦”人生。

网友 璇璇

脚下有力度,笔下有温度。有温度的报道,温暖湖北老乡的心。

网友 东湖岸 水火组合

一路向北,收割丰收的辛劳与喜悦。

读者 刘光银

视频中,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金色的麦田上,画面太感人了。

网友 小白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到我们的碗里,真的不容易。我种过田。知道农忙的辛苦,越热越要干活,趁天晴好收割归仓。 网友 张

致敬劳动者!体味麦客的辛苦,更加懂得珍惜粮食的意义。 读者 蕾雷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