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3时13分“立秋”: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立秋都有哪些习俗?

[知识] 时间:2024-04-25 23:48:1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83次

  “始惊三伏尽,立秋又遇立秋时。分始”《中国天文年历》显示,惊伏尽又北京时间8月8日3时13分迎来“立秋”节气。遇立立秋日这天,立秋我国民间有“贴秋膘”“咬秋”“啃秋”等习俗。习俗

  天文教育专家、立秋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分始每年8月7日或8日,惊伏尽又太阳达到黄经135度,遇立为立秋。立秋立秋意味着炎热的习俗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立秋秋天即将来临。我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分始观察,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惊伏尽又”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凉爽;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今年的立秋仍处在‘三伏’内的‘中伏’和‘末伏’时段,暑热一时难消,还会出现短暂的气温回升,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赵之珩说。

  从中医角度来说,立秋至秋分这段日子被称为“长夏”。“长夏应脾而变化”,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易导致食欲缺乏、精神不振、四肢乏力等,因此,这个时节的养生保健要格外注意。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说,立秋后,不要着凉,多晒太阳,适当运动,规律作息,不要熬夜。日常饮食中,少吃生冷、辛辣、油腻之物,宜多食梨子、银耳、百合、葡萄、石榴、芒果等,可滋阴润燥,养肺健脾,护肝生津。如果已有“湿邪”侵入,在日常饮食中,还可增加一些利水渗湿的食物,如玉米、茯苓、冬瓜、薏米等。(综合媒体报道)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