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不忘苦难记忆,砥砺复兴之志

[探索] 时间:2024-04-19 08:00:1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83次
 12月12日,国家公祭一名小学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汉中门外遇难同胞纪念碑前鞠躬。忘苦(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12月13日电/据新华社报道,难记又是忆砥一年“12·13”。第七个国家公祭仪式上,砺复凌厉的国家公祭警报声将再次响彻这个城市上空,是忘苦哀悼更是警醒。  国行公祭,难记祀我殇胞。忆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以来,砺复对30万遇难同胞的国家公祭深切缅怀和对那段灾难历史的深刻反思,正成为国人传承历史记忆的忘苦自觉追求,化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难记不竭动力。  牢记民族苦难  冬天的忆砥“哭墙”前,有无尽的砺复哀思。  11月25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葛道荣、石秀英、马庭宝、路洪才、艾义英、余昌祥,以及部分去世幸存者家属,齐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内的遇难者名单墙前,再一次为逝去的亲人送上鲜花,留下无尽的哀思。  “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要来。不来我心里难安啊!”家中9口人有7人被杀害,夏淑琴老人蹒跚的身影,几成每年家祭日“标志”。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73人。  参加祭奠的人群中白发老者日渐稀少,但在传承记忆的队伍里,年轻的身影越来越多。  赶在公祭日闭馆前,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们走进纪念馆进行“行前一课”教育。他们参观史实展,向死难者献花,重温民族苦难历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过去是学校的自选动作,现在则是留学前的‘必修课’。”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贺承瑶说,南京市教育局与纪念馆共建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行前一课”教育活动,就是为了让即将出国的学生接受爱国主义与和平教育,打好作为中国人的“底色”。
【第1页第2页第3页】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