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诊断讨论:鲁迅是否死于肺结核?

[热点] 时间:2024-04-26 21:22:2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38次
本文作者:烨烨

灵台无计逃神矢,鉴别结核风雨如磐暗故园。诊断

寄意寒星荃不察,讨论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鲁迅 《自题小像》

鲁迅,否死原名周树人,于肺是鉴别结核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诊断教育家,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鲁迅奠基人之一。

百草园里的否死菜畦、皂荚树;悲戚丧子的于肺祥林嫂;月下刺猹的闰土……耳熟能详的名篇比比皆是,以笔为刃、鉴别结核以墨为锋,诊断鲁迅笔下的讨论近代历史和精神脊梁,穿过时间空间仍在流淌。

尽管身体逐渐虚弱,但他始终没有放下那支笔杆,直至 1936 年 10 月 19 日与世长辞,终年 55 岁。

北京鲁迅博物馆;图源:视觉中国

鲁迅之子周海婴在《父亲的死》一文中回忆道:「关于父亲的死……在我母亲许广平和叔叔周建人的心头,始终存有一团排解不去的迷雾。

一位文学巨匠的离世,引起了人们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掀起了关于鲁迅先生死因的探究。关于鲁迅先生逝世的可能原因,基于各方资料,我们进行了如下「病例讨论」分析……

鲁迅先生现病史

1. 患者中年男性,慢性病程,急性加重

根据 1936 年 9 月鲁迅先生重病时写给母亲的信,先生的肺病可能很早就出现了:「男所生的病,报上虽说是神经衰弱,其实不是,而是肺病,且已经生了二三十年。

鲁迅先生肺病急性加重:1936 年 10 月 18 日发病,于 19 日凌晨 5 点 25 分去世。

2. 主要症状及治疗经过

鲁迅先生 1936 年 10 月 18 日凌晨骤发气喘,服用以「忽苏尔」气喘药,无法安寝。白天,须藤医生前来注射,为其吸入酸素、氧气,患者指甲紫绀,喘息不止,至晚每 2 小时注射强心针,吸氧,于 19 日凌晨 5 点 25 分离世。

须藤医生全名须藤五百三,1932 年认识后,鲁迅先生便几乎只找须藤医生看病,二人关系密切。

鲁迅先生在上海景云里寓所

3. 疑似第一次急性肺病加重

「感冒症状和发热」:

从鲁迅先生的日记可知,在 1928 年 5 月 10 日,出现了「感冒症状」,他仅仅「服阿思匹林共三片(注:即阿斯匹林)」退热。经福民医院诊治后始知病情严重,前后往诊五次。这次肺病维持了半个多月,在治好后,好几年内与肺部有关的疾病没有再发生过。

4.「肋痛」和「发热」

出现「肋痛」:

1934 年 7 月 21 日,鲁迅先生因身体不适,由茅盾陪同去找须藤医生看病,须藤医生诊断为胃病,当天夜里,患者出现「肋痛」的症状。直至 8 月 3 日,「肋痛」仍未缓解,当月 10 日去医院就诊,医生配了「胃药」。

出现「发热」和「背痛」:

同年 11 月,鲁迅先生又出现「肋痛」,11 日至 21 日出现发热,须藤医生上门诊治却查不出病因。12 月初,除了有 3 天体温正常,其他时候一直在 37℃ 左右徘徊,低热不退,该月中「肋痛」变为「背痛」。而后,须藤医生下了新诊断「西班牙流感」,予以「抗流感药物」治疗,鲁迅先生病症有所减轻。

总结:从 1934 年 7 月至 1935 年 1 月,鲁迅先生一开始出现「肋痛」,随后出现发热,最后病症减轻但仍夹杂着背痛和咳嗽。鲁迅先生也认为自这次生病之后,身体大不如前。

鲁迅学医时的笔记;图源:视觉中国

5. 第二次严重肺病

第一次出现气喘症状:

1936 年 3 月 2 日下午,鲁迅先生因受寒,「下午骤患气喘,即请须藤先生来诊,注射一针」,「至于气喘之病,一向未有,此是第一次」。这次生病持续了一个月。

再次出现发热症状:

到 5 月中旬,鲁迅身体再度不适,须藤医生诊断为胃病,吃了 3 天胃药,鲁迅开始发热,10 天都没退热,5 月 25 日起,须藤开始给他打针,29 日甚至需要打强心针。

确诊「肺结核」:

5 月 31 日史沫特莱、茅盾陪同美国邓医生(Thomas. Dunn)前来看诊,邓医生要求照 X 光,并从右侧胸膜腔中抽出黄色半透明液体 100ml,最终诊断鲁迅的病为肺病,每日具体诊治仍由须藤担当,并规律注射抗结核药物,间或抽去肋部积水,期间鲁迅先生仍然有发热症状。

出现咯血症状:

1936 年 8 月 13 日,鲁迅出现咯血症状:「夜始于淡(痰)中见血」, 「肺则于十三四两日中,使我吐血数十口」。

鲁迅先生既往史

既往有「牙病」,常年受其困扰,于 1930 年全口换为假牙:「因请高桥医生将所余之牙全行拔去,计共五枚,豫付泉五十」。

有「胃病」,起于少年时代: 「说来年代长远了,还是从前初次离开绍兴到南京进水师学堂的时候,冬天气候冷,没有衣服穿,于是不得不多吃辣椒以御寒,可就拿胃吃坏了。」

鲁迅先生个人史

长期吸烟,具体烟龄不详,每日 30 至 40 支:「我酒是早不喝了,烟仍旧,每天三十至四十支」,未戒烟。

初步诊断

肺气肿、肺结核、肋膜炎等疾病基础上发生的自发性气胸

鉴别诊断

1. 心源性哮喘

从鲁迅先生最后的记录来看,须藤医生似乎将鲁迅先生的疾病误认为心源性哮喘来医治的。

单看鲁迅先生的最后一夜的几个症状,确实有符合心源性哮喘的地方。

凌晨气喘,无法安眠:

心源性哮喘是由于左心衰导致而引起肺水肿,而导致患者出现发作式喘息,它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指甲紫绀:

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所致皮肤粘膜呈青紫称紫绀,是一种缺氧的表现。左心衰时,由于心排出血量降低,组织处于低灌注状态,同时肺水肿导致氧供障碍,可出现紫绀。

可能基于此,须藤医生为鲁迅先生注射解痉止喘药,并注射强心针、吸氧。

然而,也有一些与心源性哮喘相出入的症状。

首先,心源性哮喘本质上是由左心衰引起的急性肺水肿所导致的气喘发作。虽然这种呼吸困难与哮喘相似,但多数患者在病史中有心血管疾病的记录,例如高血压、冠心病,或风湿性心脏病。但是在鲁迅先生的资料中,几乎不见与这些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详细记录。在与疾病有关的资料中,更常见的是肺部疾病的记载。

鲁迅先生似乎也没有因心衰的导致体力活动受限的表现:10 月 17 日,他还可以步行 400 米前往友人家中。

如果病因是心源性哮喘,在须藤医生的对症治疗下应该能有所改善,但鲁迅先生却在发病后 26 小时便离世了。

1930 年 9 月 25 日,鲁迅 50 诞辰全家合影于上海

最终诊断

1. 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

鲁迅在其书信中曾写道:「我生的其实是肺病,而且是可怕的肺结核」,「我这次所生的的确是肺病,而且是大家畏惧的肺结核」

肺结核可以解释很多症状:

发热: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出现肺部症状加重时,鲁迅先生都出现了发热症状。肺结核病的发热特点为午后和傍晚长期低热发,但在病情恶化进展时发热明显,这时会发生持续的寒战、高热现象。这或许可以解释鲁迅先生第二次出现肺部疾病急性加重的情况——「5 月份持续的发热」

咳嗽、气短:

是肺结核的最多见的肺部症状。鲁迅先生与肺部疾病有关的资料中,频率出现最高之一的便是「气喘」,第一次、第二次肺部疾病急性发作都出现了这个体征。

胸痛:

是肺结核病的主要局部症状,尤其是当病变波及胸膜,尤其是壁层胸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症状。值得注意的是,从 1934 年 7 月到 1935 年 1 月,鲁迅先生一直有着肋间痛的症状,而当炎症扩展到横膈膜时,他还经历了背痛的症状。这一现象也表明,当时鲁迅先生可能同时患有结核性胸膜炎。

但结核性胸膜炎刚发病时会有胸痛,而随着胸膜渗出增多、胸腔积液增多后胸背痛反而会缓解,持续出现肋间痛和背痛也可能是出现了骨结核,即肋骨和胸腰椎受到结核杆菌的侵蚀。从后续关于「胸痛」记录减少情况来看,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的。

咯血:

当肺结核病变影响到血管壁的通透性或直接损伤血管时,患者就可能出现咯血。第二次肺病急性发作时,鲁迅先生就出现了咯血症状。

消瘦:

肺结核的全身症状还包括消瘦。1936 年 3 月份鲁迅病情日渐加重,甚至难以起坐,体重最轻时仅 37kg。

除了符合疾病的症状,当时的医生也下了诊断。那位美国邓医生(Thomas. Dunn)经检查后认为鲁迅先生患有结核性胸膜炎,在这检查过程中也留下了这张胸片:

图源:丁香园用户 @杜氏利什鳗鱼饭

这张胸片也留下了鲁迅先生死亡的直接致死原因的线索。

2. 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发自发性气胸

1984 年,上海市第一结核病防治院(现上海市肺科医院)举行了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读片会,共有 23 名专家参加。他们认真分析了 1936 年 6 月的胸部 X 线光片,并一致得出以下结论:

双肺上中部出现了大量纤维增殖性结核病变,左肺中部存在大片干酪性病变,左上肺第 2 肋间外带可疑薄壁空洞,两肺都呈现重度肺气肿,其中可见到多个大小不一的肺大泡,左下肺受累更为严重。此外,两侧上胸部都有胸膜增厚,右侧胸膜腔内还有中等量积液。

根据胸部 X 线光片和相关病情记录,专家们一致认为,鲁迅先生虽然患有双侧慢性开放性 X 肺结核和右侧结核性胸膜炎,但疾病程度属于中度。他的死因并非直接由肺结核引起,而是由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发自发性气胸所致。

安葬鲁迅时,上海工人,学生及各界人士 5000 余人自动为鲁迅送灵。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断也有相符合的症状。

长达二三十年的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咯痰、气喘,持续时间较长。除了咳嗽、气喘症状外,鲁迅先生患肺病长达二、三十年。鲁迅给母亲的书信中有写:「男所生的病,报上虽说是神经衰弱,其实不是,而是肺病,且已经生了二三十年」。

大量抽烟:

早在日本求学时,21 岁的鲁迅就开始吸烟,而且抽烟很厉害,并且一直没有戒烟。鲁迅先生给章廷谦的信中写道:「我酒是早不喝了,烟仍旧,每天三十至五十支。」给胡风的信里说:「消化不良,人总在瘦下去,医生要我不看书,不写字,不吸烟——三不主义,如何办得到呢?」。而长期大量吸烟与阻塞性肺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进展迅速的病程:

从 1936 年 10 月 18 日凌晨至 19 日凌晨短短 26 小时间,鲁迅先生由相对体健(在前一天白天还能正常活动)急速走向了生命的终结,这符合肺大泡破裂导致自发性气胸的急性病程特点。

专家们认为,鲁迅先生的直接死因是由于左侧肺大泡破裂,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引发了自发性气胸,这一情况进一步压迫了肺部和心脏,最终导致了他的离世。

本文以上分析都只是推测,仅作为一种初步探讨,期待各位能够提出更多宝贵的见解。

致谢:本文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 沈凌 专业审核

策划:yuu. | 监制:gyouza、carollero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